這事發(fā)生在1989年的9月,那年的秋天,我在上海南京路上一家鍋貼店打工。
鍋貼店地處南京東路的黃金地段。
有一天下班,我騎著自行車拐向金陵東路。就在這時出事了,一個小娃橫穿馬路,小娃的媽媽在娃娃的后邊走。我騎車轉(zhuǎn)彎,根本沒看到那邊有個小娃。突然那小娃跌倒在地上,張著嘴正大聲地哭著喊叫媽媽。我發(fā)現(xiàn)后立馬支起自行車,走過去雙手將娃娃扶起來。也許是孩子的腳疼,站立不穩(wěn)。我對跑過來的孩子的媽媽說:“阿姨,你孩子不小心跌倒了。”她用上海話不問青紅皂白就將我罵得狗血淋頭,說是我不帶眼睛,把她的孩子撞倒在地,叫我領(lǐng)她的孩子去醫(yī)院檢查。我說我沒有撞你的小孩,是他自己跌倒的,她卻一口咬定就是我撞的。誰能幫我作證?我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已有很多上海人圍攏過來。其中有一中年婦女走出人群,對小娃的媽媽說:“我親眼看見不是他撞倒儂的小娃。是儂小娃自己跑著跌倒的,請你不要陷害人家。不要以為小伙子是外地人,儂要講良心啊!”這時又有一個三十多歲的人站出來說:“你莫認(rèn)為自己是上海人,我們要憑良心說話,不能看人家是打工的,就想欺詐人家。我不認(rèn)識他,也不認(rèn)識你,明明是儂小娃跑得快而跌倒的,怎么能怪人家?還拉著人家不放?”
“關(guān)儂屁事,儂吃飽撐的,沒啥事提做哉!”女人很不講道理,拉著我不讓走,非要我陶出100元,給她孩子去醫(yī)院檢查。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我搜遍全身才搜出20元。
“我身上只有這20元,真的再沒有一分錢了。你先拿去吧。”我把錢遞給她,她嫌少不要,又緊緊拽著我不讓走,還罵我是“窮癟三”。
這時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剛才那幾個為我說公道話的上海人來到我身旁,有給10元的,有給20元的,湊足100元,放到我的手上:“小伙子拿給她,算逑!哼!真是丟了上海人的面子!”
“各位好心人,感謝你們幫我解了圍。不知怎么感激你們!”我握著這一張張充滿愛心的錢,激動得哭了。我要記下他們的名字和地址,等日后發(fā)了工錢,再一個個還給他們。他們說:“這點小事,不要掛在心上,我們看你為人誠實,來上海打工不容易啊!想不到會遇上這個無賴的女人。好了,沒事了。”說完,圍觀的人都各自走了。
我把手中的100元給了那個婦人,她接過錢,領(lǐng)著孩子悻悻地走了。
這時,我騎著車子沿著黃浦江向十六鋪走去。一路上我心里熱乎乎的,上海人的心靈真美,上海人真好!
月底,我領(lǐng)了工資,又來到金陵東路那里,想把錢還給那些當(dāng)時為我解困的好人。每天我都等到夕陽西下,等到點亮街燈時才離開。每次我都渴望能有奇跡出現(xiàn)。可是,我一連等了一個星期,再也沒有等到那幾位熱心的人。后來,因工作的變遷,我離開了上海,離開了那片藍藍的天空,離開了讓我牽掛的那些好心人。
如今我在云南這片紅土地上生存,時過二十幾年后,我始終沒有忘記當(dāng)時那感人的場面。真的,我還欠好心的上海人的100元,沒有還給他們。一直不能了卻這樁二十幾年的心愿,但愿好人一生平安。
責(zé) 編:謝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