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1年專家呼吁慎用板藍根,長期飲用導致免疫力下降之后,今年涼茶含藥再次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喜歡吃辣的四川人都喜歡在就餐時喝點冰凍的飲料,特別是“清熱降火”的涼茶很受歡迎。但專家告誡:涼茶含多種中藥成分,副作用多,常飲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含藥飲料 應該慎飲
據了解,涼茶的包裝上注明的配料中,夏枯草、布渣葉、甘草等7種配料均為中草藥。中醫學家指出,雖是“藥食同源”,但是藥三分毒。專家提醒消費者:絕大多數藥物長期服用飲用,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并出現針對性抗藥、耐藥反應。兒童、老年人更應慎飲涼茶。
涼茶退虛火 越退越“虛”
普通的“上火”,分實火、虛火,同時兼有虛實夾雜,火中帶濕等,像涼茶這類飲料,根據體質,實火比較適合飲用,但虛火、腸胃帶濕滯過重的人就不適宜飲用。虛火多因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如感冒、熬夜等引起的全身潮熱、口燥咽干、五心煩熱、躁動不安等都是虛火。喝涼茶,癥狀反倒更嚴重。
女性喜溫“涼”了不好
中藥分析專家孫冬梅教授也認為:作為涼茶成分之一的夏枯草,長期服用,可能存在多種副作用,增加肝、腎的負荷,造成中藥成分積蓄中毒,確實存在一定的潛在危害。特別是女士,應該慎飲涼茶。因為,女性體質天生喜溫,最怕“涼”,一涼則百病易發。所以涼茶這類性寒的飲料,對女人來說,尤其是體弱、經期和有各種不適的女人來說,應多忌口。
專家提示
通常來說,藥越多,副作用也多。涼茶不但含夏枯草、布渣葉、甘草等多種藥物,而且常飲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如此前很多人長期服用板藍根來抗流感,但實際上這并不能增強人體自身抗感冒的能力,長期飲用,反而降低了人體正常的免疫力。因此對于含藥的飲料,應盡量不喝。
據《成都晚報》
小心!餐廳里的鮮榨果汁“飲患”多
前些日子微博上,一名化學老師迅速躥紅。眾多網友通過一段視頻目睹了一堂特殊的化學課:短短幾分鐘,這名老師就用水和各種食品添加劑瞬間“合成”了新鮮出爐的“鮮榨果汁”。他用試驗告誡同學們:喝鮮榨果汁=喝水+添加劑,一定要“遠離垃圾食品”,并“歡迎微博直播”。
鮮榨飲料是如何誕生的?
“綠茶、紅茶、鮮榨果汁什么的,除了水以外剩下的都是添加劑?”在這段視頻中,網友們驚訝地看到一瓶水果飲料如何從化學實驗室“誕生”,原材料只有水和食品添加劑,與水果沒有半毛錢關系。
這名化學老師先在半瓶白水中加了些檸檬黃,水立刻變成了市面上賣的茶飲料的顏色,老師笑著說道,“你們知道茶飲料是怎么來的吧?”接著,他添加了一些胭脂紅,水立刻變成粉紅色。他接著講到,飲料里還需要添加甜味劑,于是,又加了阿斯巴甜、安賽蜜。
為了讓飲料有“酸酸甜甜”的口感,他又加了檸檬酸。接著,添加水蜜桃香精讓“果汁”變香。最后果膠等增稠劑全部用上,讓飲料看起來像果汁一樣稠。老師把這瓶添加得五花八門的水拿起來使勁搖了搖,像調制雞尾酒一樣,一瓶看起來酷似“鮮榨果汁”的飲料就完成了。
看完這段視頻,不少網友驚嘆:以后也只能喝白開水和礦泉水了。
國家級營養師揭露鮮榨真相
炎炎夏日,人們去吃飯的時候都會點一些鮮榨果汁。但是他們真的有營養嗎?真的都如服務員宣傳的那樣好嗎?北京某高級技術學校食品檢驗專業主任、國家二級營養師王旭峰就此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王旭峰透露:一次一個朋友請吃飯,他們去一個中高檔的餐廳,服務員極力的向他們推銷鮮榨果汁。他們當時就點了一個西瓜汁,一扎48。喝完后他拿餐巾紙擦嘴的時候,發現紙巾上有鮮艷的紅色。他馬上警覺起來,當時就斷定這杯西瓜汁加了大量的色素,或者是拿果汁伴侶勾兌出來的。服務人員告訴他這是百分之百純鮮榨的而且是現場制作的。實際上他天然的成分可能含有一點點,而80%、90%是拿果汁伴侶調配出來的。
那次的事件回來以后他在搜狐博客寫了那篇文章。后來在北京電視臺的配合下他們又做了拿果汁伴侶勾兌飲料的實驗。確實發現勾兌的和天然的有很大的差別,而且目前的市場上拿果汁伴侶調配的飲料占到市場很大的份額。
勾兌的鮮榨飲料沒有任何營養
王旭峰認為:正規產品使用食品添加劑來生產的果汁飲料對人來說,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但是這類果汁飲料對人體沒有任何營養。而且,如果過量飲用,也會給人體健康帶來隱患。
而對于餐廳里自制的鮮榨果汁飲料,王旭峰則表示了更多的憂慮:瓶裝飲料各種添加劑的比例都會按照相應的標準添加。但是在餐飲企業,因為沒有人去監督他,也沒有人檢測這個產品中加了多少添加劑、而且調配的工作人員通常都沒有什么食品的基礎。他在調配的時候完全就是憑感官,或者是手感。和工業生產和我們在超市里面看到的果汁飲料相比,過量使用添加劑的風險更大一些。
綜合央視報道、《廣州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