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挑濃密的眉毛,生動飽滿的情緒,是已故亞洲影后林黛的標志。在那個沒有整形和PS的年代,非典型美女林黛憑著極具表現力和感染力的表演,成為史無前例4奪亞洲影后的絕代巨星。然而,這個有著剛毅五官的影后,卻有一顆柔弱且憂傷的內心。她在事業愛情雙豐收的黃金時代,“殺”死了自己。
“搖船姑娘”變身影后
林黛原名程月如,藝名來自于她的英文名Linda。在上世紀50年代,能給自己取個洋名兒的姑娘,必定不是等閑之輩,不是非富即貴,就是極有主見。林黛的父親是著名政界人士程思遠,曾是國民黨高級軍官的他后來隨李宗仁回歸大陸。林黛與父親相處時間不足30年,且其中一半時間里,她都跟隨父母在動蕩的時局中遷移流離,直到15歲移居香港。林黛如此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在我未滿14歲的少女生涯中,足跡已遍中國大陸的任何角落,心坎里體驗了無數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的現實生活,生活在這偉大時代的艱苦環境里,單是我自己的生活圈就包含了不知多少的戲劇成分。”顛沛流離的童年經歷,濃眉大眼的“粗放式”美麗容貌,機緣巧合成全了林黛在影視界的一炮而紅。1951年,17歲的林黛的一張寫真照,吸引了長城電影制片公司老總袁仰安的注意,立刻簽約不說,還為她就此定下了“林黛”的藝名。然而雷聲大雨點小,林黛風光出道,卻苦無作品,好在又有貴人相助,“緋聞男友”、當紅小生嚴俊將其推薦給了永華影業公司。很快,林黛就出演了成名作,由沈從文小說《邊城》改編的電影《翠翠》。因為自小就與社會底層多有接觸,了解普通百姓的情感表達和日常生活方式,林黛得以將“那個梳著兩根大辮子、天真活潑的搖船姑娘”翠翠演得活靈活現,深得觀眾喜歡的同時,她迅速在香港演藝界贏得了應有的位置,更史無前例地4次奪得亞洲影后。
滾滾紅塵俗事擾
你會怎樣看待在人生低谷時拉你一把的那個貴人,如果,他還是個氣度不凡成熟瀟灑的帥哥?從嚴俊將林黛從平淡狀態中“解救”開始,林黛就對這個男人產生了感情。她愛上了嚴俊,而對方似也有情于自己。然而,一個強勁情敵的出現,讓林黛成為這段感情的失落者。李麗華,50年代香港影壇又一個美人兒加狠角色,曾在《武則天》等電影中有著極其搶眼的演出,是一個無論在生活還是表演中都自帶巨大氣場的“角兒”。曾幾何時,林黛與李麗華還能在人前“勉強做好友”拍個合照,但在李麗華成功挖倒墻角搶走嚴俊后,林黛與其幾乎完全決裂。
紅塵紛擾,不如寄情于戲。此后,林黛在影壇越發活躍,片約不斷,她與有著“憂郁小生”之稱的雷震相處了一段時間,但很快分手。1957年底,林黛選擇暫時息影,專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戲劇系深造。在美國,林黛邂逅了又一段感情,在受到民國時期“云南王”龍云的五公子龍繩勛的火熱追求后,兩人最終于1961年情人節前夕舉行了婚禮。婚后,林黛繼續拍片,并以自由人的身份在當時的兩大電影巨頭邵氏和電懋之間自由選片,更成為創造“邵氏出品,必屬精品”演藝圈神話的先鋒分子。
在外界看來林黛正值順風順水之際,最初就不支持女兒進演藝圈的父親程思遠向其潑了冷水。他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女兒:“聰穎有余,剛毅不足。”他同時認為,林黛在影壇上地位越高,其意識形態就越感孤立,心理發展就越與現實社會脫節。她這些年來汲汲遑遑于財富的追求和榮譽的保持,內心緊張得透不過氣來,大大地影響了她的家庭生活。”
她終于殺死了自己
當一位父親親口言中了女兒的命運,他該驕傲還是該失落?嫁給一個公認的花花公子到底幸不幸福,也許只有林黛自己知道。外界只看到林黛的風光,卻看不到在個人的小家庭里,她多少次與脾氣暴躁、喜歡沾花惹草的丈夫爭吵。并且,她果然如父親所說,名氣越大,就承受了越大的壓力。即使是導演李翰祥啟用自己的好姐妹樂蒂和一位新人凌波出演戲劇,也能令林黛傷心——這部《梁山伯與祝英臺》被評論為邵氏黃梅戲的頂峰之作。見到林黛失意,一位與林黛有過節的導演趁機辱罵她:“還神氣什么?你已經一天不如一天地走下坡路了。”林黛當眾放聲大哭。
如果哭一場就能解決問題,那就不會有后來的悲劇。據1984年出版的由陳蝶衣所著的《香港影壇秘史》介紹,林黛竟有多次自殺經歷!最早的一次可追溯到從影之初與長城電影制片有限公司因續約問題鬧翻時。因為續約談不攏,長城將原定由林黛演出的電影轉讓給他人,林黛一氣之下喝安眠藥輕生,是被嚴俊及時送到醫院才幸而獲救。
這一次,丈夫龍繩勛沒能成為拯救她的那個人。1964年7月17日,在與林黛大吵一架后,龍繩勛被妻子推出臥室,鎖在門外。他隨即在書房看書到凌晨3點,依然不能進房便出門玩去了。當他第二天中午回到家,難聞的煤氣味撲鼻而來,再喚林黛,只見不到30歲的妻子躺在床上,左手攥著15個月大的兒子的照片,已無呼吸。
在林黛去世3天后,龍繩勛在報紙上發表了妻子的遺書,這讓林黛的突然死亡成為“夢露之死”一般的謎團。林黛在遺書中寫道:“萬一你真的想救我的話,請千萬不要送我到公家醫院,因為那樣全香港的報紙都會當笑話一樣地登了!只能找一個私人醫生,謝謝你。”林黛究竟是氣頭上想嚇嚇先生,還是情緒崩潰一心求死,至今沒有定論。只能說,她的“演技”太好,以至于最終騙到了所有人,所有愛她的人。
林黛,林黛,長在我懷
娛樂圈里多風波,但也不乏真友誼,林黛與樂蒂這對同時代的優秀影星就是好姐妹。在林黛去世后,樂蒂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當龍繩勛哀嘆無法為妻子畫出她最美的眉毛為其送行時,從小就害怕鬼神之說的樂蒂接過了眉筆。她在寫給林黛的悼念信《林黛,林黛,長在我懷》中說道:“以這次我為林黛小姐遺體畫眉的事來說,我在當時,心里全無害怕,只有哀傷的感覺。畫成之后,龍繩勛向我再三含淚致謝時,我簡直要嚎啕起來,心想:‘林黛為什么這樣就撒手呢?太不幸了!’這么多人為她哭泣,尤其是她丈夫那種凄楚吞淚、畫眉致花無微不至的情。”
林黛出殯當天,無數港人上街為其送行,使得城市交通都因此堵塞。而在將妻子安葬后,龍繩勛似乎也變了一個人。其后,他很少談及已故的太太,選擇用另一種方式來懷念她。自林黛1964年自殺,整整43年,林黛故居原封不動地被保護下來。這所房子里,從紙貼壁畫到大部分家具布置都由林黛設計的,即使發黃發霉,依然被保留了。而梳妝臺上的化妝箱、首飾盒,已發黃的雙眼皮膠紙,也是原封不動。2007年,龍繩勛去世,其與林黛的兒子龍宗瀚將亡母珍貴的遺物無條件捐贈給了香港康文署,這間記錄了林黛生活與記憶的老房子,這個保留了40多年的時間錦囊,終被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