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穿衣,要么給自己看,要么穿給其他女人看,要么……自己都看也不看。
上周五,加班即將結束,某同事問我:“你今天穿了睡衣來上班?”我迅速分析了她一句話背后的邏輯,得出的結論是:這件衣服比較邋遢。為了不當場丟人,我立即違背良心地承認,是的,這是睡衣。其實呢,這件普通的T恤是我某段時間的心頭好,雖然它衣料輕薄,衣領動輒變形,但是,正面的中央,印著《星球大戰》中的機器人R2D2。作為一個半真不假的“星戰迷”,這是基本著裝。
很快我就為自己的矢口否認感到羞愧。
在一個群眾普遍愛美,人人每天都要換一身衣服的辦公室生存是很有壓力的,總會在某些時候,一個人好像突然想起來什么似的問我:“你怎么沒換衣服?”每天遭遇兩次“吃什么”這種天問已讓人生太沉重,我想,就沒有必要每天早上想一次今天穿什么這種問題了吧。
但人各有異,卻必須擁護擅長并熱愛穿衣打扮的女人們和她們的衣櫥。而我認為幾天不換衣服,只要不發臭也沒問題。電影中的女主角但凡約會,花在換衣服上的時間會超過兩小時,值得敬佩。可是,兩個小時內穿了又脫,脫了又穿的一地衣服收拾起來不是易事,電影中的人不必做家務。
孜孜不倦教導民眾趕緊時尚起來的“胡美麗”胡兵告訴我們:得體的著裝是對場合的尊重。但自從在“天涯論壇”上看了若干與胡兵有關的帖子后,有必要懷疑一下這句話的含金量。每年的各時裝周與電影節算是正式場合,我國女星的穿著卻從來是詬病的對象,本土時尚ICON看起來不過是種類不同的土鱉。我等俗人,穿得好看給誰看?同事的答案是:穿給自己看,圖個高興。這是多數女性的答案。
在一個多數男人不講究基本穿衣審美的國家,女人為男人而打扮這種說法是荒謬的,反正他也看不出來。何況若跟著多數男人的那點可憐的審美而打扮,女人得瘋。而那少數懂得如何穿得適當、好看的男人,他們根本懶得去評價其他任何人的打扮。女人穿衣,要么給自己看,要么穿給其他女人看,要么……自己都看也不看。
我認識一位女老總,喜穿棉麻布料,顏色清淡且剪裁奇異,她的同齡人見了,恐只會訥訥道:很有個性。而我認為,她的衣服就是她自我的延伸,見衣如見人。也有人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掩蓋粗壯的小腿,那么衣服就是她偽裝的工具。還有人對穿衣的興趣表現在刻薄其他人的穿衣風格,于是她是穿衣界的批評家。無論怎么說,穿衣確實有樂趣。
西方人認為,你想成為什么,就得先穿得像個什么,這一學說在華爾街或上海陸家嘴一帶有許多踐行者。可惜,街上大多數西裝革履者,西裝多不合身,更不必提迷人與否,他湊上來,你只想開口先問:“說吧,是推銷營養粉還是保險?”
著名導演伍迪·艾倫曾說:“永遠的虛無沒什么所謂,如果你為之穿著適當的話?!蹦敲?,穿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