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平成名
Christian BaIe(克里斯蒂安·貝爾),1974年1月30日出生在威爾士的彭布冉克郡。出身演員世家的貝爾,在13歲那年擊敗74000個男孩,成為斯皮爾們格執導的《Empire of the Sun》(太陽帝國,1987)中的主角。他在片中扮演的吉姆,是個在戰爭時期的上海與父母失散的孩子。當他被命運拋向了不得不自己照顧自己的危險境地時,他學會了如何去應付這場他根本還不能理解的殘酷戰爭。在這部影片里,貝爾的表演令人叫絕,“小男孩吉姆”這個銀幕形象,也成了貝爾表演生涯中十分重要的角色。
但這樣的好事不會總落在貝爾的身上。1989年,他先后在肯尼斯·布拉納的《Henry V》(亨利五世)和電視版的《金銀島》中扮演角色,可惜的是,貝爾的表演才華在他后來拍攝的《Newsies》(報童,1992)和《Swing Kids》(搖擺男孩,1993)兩部片子中幾乎被淹沒了。
《報童》是一部音樂片,貝爾在片中扮演杰克·凱利。對這部電影來說,所有觀眾和影評的反應簡直像一場災難。但是,它卻為貝爾在影迷中贏得了偶像般的地位,該片錄像帶的發行也大獲成功。貝爾的另一部音樂片《搖擺男孩》也是一部既奇妙又尷尬的電影,他演得不錯,但這部電影的創意完全被浪費了——納粹對于德國年輕一代的影響、以及在給這些孩子打氣的同時又是如何腐蝕著他們,電影不漢沒能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反而以他變成了一個蠢兮兮的搖擺舞迷而告終。
盡管這兩部影片的好評數少,但在這之后,貝爾卻戲劇般地迎來了演藝生涯中的第一個高峰時刻。先是與薇諾娜·瑞德主演了《Little Women》(小婦人,1994),該片另貝爾第一次“暴露”給廣大影迷,他們在“YoungHollywood”網站上為他建立了一個最大最熱門的站點。1996年,貝爾在簡·坎皮因執導的((The Portrait ofa Lady))(貴婦的肖像)中扮演妮可·基德曼的求婚者之一,但這個角色顯然不是太能討好觀眾。
出演了各種不大重要的角色之后,《VelvefGoldmine》(天鵝絨金礦,1998)一片的推山,使貝爾終于突破了以往表演上的局限。他在片中扮演一個記者,采訪了幾個跟明星有關的當事人之后,不斷回憶起他自己當年對這名歌星的癡迷。貝爾的表演十分出包——活脫脫一個為自己的偶像而癡狂的追星族,既被名人的真實一面所震驚,又被其神秘所迷惑。
機遇
就這樣搖搖晃晃地在演藝界闖蕩了幾年,2000年,貝爾終于等來了一個老天賜予的好機會——《美國精神病》中的連環殺手。該片是根據布萊特·伊斯頓·艾里斯的小說改編的。片中男主角是一個80年代的華爾街雅痦,他痛恨這個社會,并以暴力謀殺行為來進行個人的反抗。這部原本很有爭議的影片,原本想選用當時風頭正勁的偶像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但由于種種原因,迪卡普里奧終于頂不住輿論的壓力,自動退出了競爭。“獅門”電影公司也請回了原定導演瑪麗·哈倫,瑪麗則努力爭取到由她原定的第一選擇貝爾來扮演男主角。
除了這次選角的小小挫折之外,這部電影還遇到其它許多困難,包括多倫多市企圖禁止該片的拍攝,因為該市的一個連環殺手聲稱他是受到了艾里斯小說的啟發。這部電影把焦點集中在故事素材的心理方面,而刪除了曾經引起極大非議的大量血腥的暴力面面。在該片在美國首映的一周之前,審查委員會給它定的級別是NC-17。諷刺的是,這個分級跟里面的暴力畫面沒多大關系,而是針對委員會想把其中的性愛場面刪掉。對他們來說,貝爾扮演的角色盡管可以把女人們釘在地板上,用斧子或隨便什么他喜歡的工具把她們分尸,卻不可以一邊和兩個妓女做愛一邊露出空洞的眼神。導演哈倫已經把這個鏡頭縮短,但她答應影迷們在DVD版中將原封不動地送出。
雖然貝爾在新一代演員中不是巨星,但他出色的令人信服的演技已經向世人證明他的才華值得擁有那樣的榮譽,甚至值得擁有更多。
其實,貝爾的戲路很寬,從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到表面上文質彬彬的嗜血狂魔,他演起來似乎都得心應手。但這些人物也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富于浪漫精神的敏感靈魂,這種浪漫使得他們在面對現實世界時幾乎脆弱得不堪一擊。
2000年,美國《娛樂周刊》把貝爾稱作“娛樂圈最有創造力的人物”之一,連《首映》雜志也稱贊他是“30歲以下最熱門杰出人士”之一。作為青年演員,他的演技還曾受到國際影評協會的特別嘉許這一好評的主要來源就是他在《太陽帝國》中的表現。在其后的十年中,貝爾演出了各種類型的影片,既有大制作,也有獨立制片,他給動畫片配過音,還出演過莎士比亞的戲劇;在倫敦西區舞臺上貝爾與英國喜劇演員羅文·阿特金森演過對手戲,他表演的深度與廣度使他成為今人最杰出的年輕演員之一。
“蝙蝠俠”的私生活
無論是電影首映還是頒獎禮,但凡公開場合,貝爾的紅毯女伴絕對是他的妻子希比。涉及到個人生活,貝爾永遠惜字如金,希比更是守口如瓶,這么多年來,她從未接受過任何訪問。人們印象中的希比,永遠一襲黑裙陪伴貝爾走紅毯,對著鏡頭安靜微笑。然而就如貝爾所說“希比給予了我一切”。
跟希比結婚后,貝爾曾經說過,在家里一切都由希比說了算。不過自2005年3月女兒Emmaline出生后,貝爾家的格局就發生了變化,貝爾與希比都心甘情愿地讓古靈精怪的小女兒成為生活的中心。
在去年獲得奧斯卡獎,貝爾發表獲獎感言時,向來低調的他在全世界的矚目下哽咽著說出了當晚最動人的表白:“最重要的是要感謝我的妻子,她是我生命風暴中的支柱,親愛的,我希望對你來說,我也具有同等意義;還有我們的小女兒,她教會我的,比我能夠教給她的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