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式經銷商管理
對廠家業務人員來所,經銷商管理是一個很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既涉及到個人的基礎打造,更涉及到業務人員在企業的生存地位和職業發展。
經銷商課題研究者,擁有經銷商業主和廠家業務經理的綜合經歷,并集合了數十位各行各業經銷商作為研究顧問,充分把握經銷商生存和發展狀態,建立了目前國內最完整的經銷商課題庫,已出版經銷商課題研究專著30余本。
寫在前面
營銷行業的特點是“門檻在門里面”,外面看起來挺簡單的,并且機會多、空間大、接觸的資源多,還能實現跳躍性發展,似乎是個人都能干這行(會說話加上臉皮厚即可),入行也容易(銷售業務人員往往是企業編制中彈性最大的崗位),只要不出大錯混下去也不成問題,其中也不乏諸多的小有成就(實惠多多的大區經理什么的)或是大有成就者(百萬年薪的全國銷售總監之類),甚至還有從銷售業務人員直接升級到股東或是老板的。
但實際入行之后,才發現那些所謂的成功者簡直就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基層業務人員還是處在基層,慢慢地爬向中層,然后遙望著高層。當然,在漫長的營銷生涯中,也會不時地從驢槽跳到馬槽,試圖換個口味,然后發現營銷界黑壓壓一片,哪里都不是那么容易爬上去的,那個高收入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的,自己掙點小黑錢還得提心吊膽的……
營銷行業機會的確多,空間也足夠大,可是看起來多多的機會卻總也夠不著抓不住,人自然也容易焦躁起來。其實,這里有個最簡單的道理:萬丈高樓從地起,自己的基礎決定了自己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所謂運氣,也是在基礎牢靠的前提下所遇到的機會。若是銷售人員自己基礎不牢、底子太弱,又哪來的萬丈高樓?
談起銷售業務人員的個人發展問題,可以從很多個維度展開分析,這里,我們就選取一個最為常見的角度——廠家業務人員對經銷商的管理。
問題叢生的立命之本
國內的生產廠家,其主要銷售工作,是通過與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合作來進行的。作為生產廠家的業務人員,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圍繞著與經銷商打交道的。能不能搞定經銷商,往往是廠家業務人員的安生立命之本。
但是,經銷商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下面,我們列舉一些廠家業務人員在與經銷商打交道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 新經銷商的開發成本越來越高。
● 有些新經銷商一直在接觸,但遲遲不能啟動正式合作。
● 新經銷商直接表明利潤率低于多少不做,或是要求放寬結算條件。
● 在合作初期,經銷商的信心難以建立起來。
● 經銷商不愿意配合廠家的戰略規劃和市場策略。
● 經銷商不愿意承擔市場費用。
● 經銷商沒完沒了地伸手要費用。
● 經銷商先斬后奏,自作主張先花錢,然后找廠家報銷。
● 經銷商虛報費用。
● 下達給經銷商業績任務完不成,整體進度跟不上。
● 經銷商對新產品存在抵觸情緒,導致新產品死在經銷商手里。
● 老經銷商死守著現有渠道,不愿意拓展新市場和渠道。
● 有些野心大的經銷商不斷要求擴大區域,卻沒有配套的資源和能力。
● 廠家業務經理與經銷商確認好的方案, 常常被打亂。
● 經銷商越來越懶,什么事情都希望廠家的人來做。
● 經銷商老板對業務積極,但其下屬不積極、不得力。
● 經銷商對廠家的產品挑肥揀瘦,打亂廠家的產品組合策略。
● 經銷商在備貨上卡得很死,堅決不肯多備貨,導致缺貨影響銷量。
● 廠家投向二級分銷、零售終端或是消費者的資源,被經銷商中途截留。
● 新老經銷商交替中出問題。
● 有些經銷商資歷較深,水平太高,廠家業務人員難以達到其對接溝通水準。
● 有些經銷商老板常年說沒錢,打款像割肉。
● 經銷商把一些小事情、小錢死抓住不放。
● 經銷商老板總是讓下屬會見廠家業務經理,“沒事別找我,有事更別找我”。
● 有些經銷商老板不讓廠家業務人員見到下屬,刻意進行阻隔。
● 經銷商對廠家的業務經理不夠信任,存在防范心理,要點客戶資料都不給。
● 廠家業務經理的誠懇建議和重點強調, 經銷商往往聽不進去。
● 經銷商在廠家總部領導面前很老實,換了人就另一幅面孔。
● 喜歡越級找廠家領導,完全不把對口業務人員放在眼里。
● 常常有第三者(例如老板娘)跳出來, 干擾溝通、談判、執行。
● 經銷商一直抓住企業沒有處理完結的費用和承諾問題不放。
● 經銷商總是質疑廠家所頒布的政策,懷疑廠家對經銷商厚此薄彼。
● 經銷商之間的橫向信息傳播能力很強,甚至是串聯起來對付廠家。
● 經銷商遭遇突發性意外事故,生意直接停盤。
● 經銷商老板的精力開始轉移到別的生意(或某些不良嗜好)上,對經銷生意興趣下降,并抽走資金。
● 廠家的業務人員被經銷商策反,拖下水。
● 經銷商生意盤子大,廠家的項目占比太小,經銷商老板壓根就不重視。
● 經銷商滿足于現狀,小富即安停滯不前,缺乏上進心。
● 經銷商不肯建立業務團隊,堅持自己親自跑業務。
● 經銷商不重視生產企業及產品品牌的維護,濫用品牌。
● 經銷商公司的內部管理混亂,效率低下。
● 廠家的經銷商類型規模特點多樣化,難以實施一致化的管理手段。
● 經銷商只是從附帶的角度經銷產品,并不主推。
● 廠商的合作關系較為松散。
● 競爭對手搶奪經銷商。
● 經銷商被同行實施搶奪性打款壓貨。
● 競爭廠家推出的類似產品不斷在騷擾經銷商。
……
筆者統計,在廠家業務人員管理經銷商的過程中,能出現的問題有130多個,以上所列只是些常見的。基于這些常見問題,各位銷售業務人員可以自己對照一下,如果你所遇到的問題有所列的一半以上,那么經銷商管理對你而言就是個難題,或者說,你還沒有辦法有效地搞定經銷商。
誰是第一責任人
經銷商管理工作中出現這么多的問題,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那么,這些原因是什么呢?若是找些廠家的業務人員就這個問題來探討一下,得到的答案無非是這些:我們的產品沒有競爭力、我們的價格沒優勢、我們的品牌沒有影響力、廠家投入太少、企業內部配套因素不到位、競爭對手太厲害、現在生意都不好做、經銷商都是小農意識……
可是,很少有聽到廠家的業務人員,在經銷商管理難這個問題上,能主動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能承認自己存在能力欠缺或是自己工作有過失的。絕大多數廠家業務人員,都是把問題的原因推卸到廠家、經銷商、競爭對手乃至是市場環境等客觀因素上,和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這可能嗎?
事實上,經銷商搞不定,廠家業務員自己是第一責任人!若是不接受這個說法,我們羅列幾個問題,請對照檢查:
你真的了解經銷商嗎?
我們隨便找幾個簡單的問題,經銷商老板的生日是幾月幾號?其主要家人的生日是幾月幾號?老板身上有什么慢性病?他們公司的工資發放日是哪一天?了解是有效合作的前提,若是連這些基本的了解工作都沒做到位,談什么有效合作和管理。
你會自我檢討嗎?
遇到問題會不會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還是習慣性地把責任推卸到別人頭上?知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是否有勇氣敢于承認自己的無能和懶惰?我們也許做不了一個偉大的人物,但要做一個敢于擔當的人。
你的業務技術有創新嗎?
也許你自認為掌握了很豐富的業務技術,可是你別忘了,你所掌握的業務技術,很有可能在十年前,某個廠家的業務人員就已經熟練掌握并運用了,經銷商也早就見識過了。現在還玩這一套,怎么可能會有好效果?并且,當前絕大多數廠家的經銷商的管理思路都是差不多的,同質化非常嚴重,雖然我們的技術和方法單獨來看沒有問題,但出現高度同質化時,效果必然是越來越差的。
你的溝通能力如何?
做生意就是做人,做人的起步就是學會說話,但你真的會說話嗎?或者,在溝通的時候能把話聽清楚、講清楚嗎?是不是一張嘴就得罪人?
有得罪過的經銷商嗎?
故意得罪經銷商,正常的廠家業務人員都干不出來,但是,無意中呢?甚至,你知道說哪些話、做哪些事會得罪經銷商嗎?在實際的經銷商管理工作中,幾乎每個業務人員都干過得罪經銷商的事,區別是有些業務人后來搞明白了,注意改正了,但仍會有些業務人員在看這個文章時,還在得罪經銷商。
在管理客戶、市場之前,你管理好自己沒有?
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作為一個廠家的業務人員,若是連自己都沒有管好,怎么可能去有效地管理經銷商?這自我管理包括基本的形象儀表管理、時間管理、預算管理、規劃管理、工作事務的分類與跟進管理,等等。做好自我管理工作,就是在經銷商面前展現自己的職業素養。一個思路凌亂、時間概念模糊,甚至連個手提包都亂七八糟的廠家業務人員,怎么可能讓經銷商放心?
廠家業務人員的個人發展問題,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其中,對經銷商的管理問題是其中一個很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既涉及到個人的基礎打造,更涉及到業務人員在企業的生存地位和職業發展。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就廠家業務人員對經銷商的管理問題,展開一系列的問題分析——明確思路、方向建立、結構設計、技術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編輯:袁航 market@vip.sina.com)
下期預告:
廠家業務人員要想管理好經銷商,先要做好對自己的管理,厘清思想,明確個人職業發展項目,確定專業定位,對自己的時間、行為、事務、儀表等方面進行規范化約束和管理,從自己開始,感受什么才是真正的管理。
萬丈高樓從地起,自己的基礎決定了自己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所謂運氣,也是在基礎牢靠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