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場“化學反應”。將不等量的兩個試管放在左右,向里面分別加入對應量的信息素、愛情基因、荷爾蒙……這些物質(zhì)從兩個試管中散發(fā)出來,在空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產(chǎn)生了一種神奇的東西,它被我們叫做愛情,至此,他們的“愛情天平”左右等重……
婚禮上,神父會這樣對你和你的愛人說:“不論禍福,貴賤,疾病還是健康,你們都會相愛,彼此珍視、安慰、照顧、尊重、接納,直至死亡。”他在傳播上帝的福音,他告訴我們,愛情是“彼此”的事情,以此來佐證愛情雙方的等量平衡。
“然而,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關(guān)系變了,我已經(jīng)漸漸地趨于劣勢,TA卻愈加耀武揚威。”很多人這樣抱怨過。柏楊說的:“愛情是不按邏輯發(fā)展的,所以必須時時注意它的變化。愛情更不是永恒的,所以必須不斷地追求。”因此短暫的退讓,是為了愛情的永生。
有人問我,情侶在一起,究竟應該誰怕誰呢?黎里說的:“愛情沒有規(guī)則,也不應該有條件。”所以此問,無解!在現(xiàn)今時代,讀一點瓊瑤,當做戀愛講義,人有裨益。至少你會體會到什么叫做愛的互動與共鳴。拋棄那些俊男靚女不說,那些類似于“梁祝”般纏綿不盡的愛情故事,那些女人的哭喊和男人的喊叫能讓我們看“所愛自會有所得”的道理。
就像張愛玲說的:“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后開出花來。”其實是在教導我們,孰強孰弱的轉(zhuǎn)換,無非是為了愛情這花,花開不敗;天平搖擺,無非是想愛情無量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