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品和古董市場。2011年拍賣和交易數據顯示,中國占據了30%的市場,總銷售額增加7%,達608億美元。”歐洲藝術基金會如此評價中國的藝術品市場。
中國巨大的藝術品市場,以及越來越多天價藝術品的出現,必然需要大量資金介入,雨后春筍般出現的藝術品基金即是最好的佐證。
早在四年前,金達信用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達擔保”)就已開始了藝術品擔保業務,而民生銀行獲準的中國第一支“藝術基金”也不過是在2007年。
作為金達擔保公司總裁的杜健豪坦言,“不同于傳統的擔保公司,我們還做藝術品擔保,輕資產,核心價值是傳世藝術品。有人認可的作品,通過金融杠桿,實現獲取資金,形成良性循環。”
涉足藝術品擔保的緣由
杜健豪接觸藝術品擔保,完全是緣于一位朋友的經歷。這位朋友手上有很多價值不菲的名畫,因急需用錢,以這些名畫找銀行做抵押貸款,但被告之藝術品不能抵押。這位朋友后來找到杜健豪尋求幫忙。
藝術品金融化是未來市場的必然趨勢,但實際中,市場上推出的各種藝術品投資理財產品很多,但藝術品的抵押貸款,即使對于四大國有銀行而言也只是零星業務,規模不大,而涉足藝術品擔保的金融機構更是鳳毛麟角。
制約發展的瓶頸是國內藝術品市場魚龍混雜,還未建立誠信的標準估價體系,也沒有廣為認可的第三方權威機構。正像一些銀行業高層所說“即使銀行愿意接受藝術品作為抵押物,做融資擔保貸款,也找不到一個說了算的機構,甚至是說得準的機構都沒有。”另一外國銀行的高管說得更為直接“中國藝術品市場很復雜,專家很難做評估,第三方擔保公司對藝術品也無法根據實際價值做擔保。所以我們在中國無法開展藝術品抵押貸款擔保業務。”
由此可見,藝術品抵押擔保業務之難,不僅要求從業人員諳熟金融市場,精通藝術品市場,還要面對藝術品鑒定、估價、監管、放款等多項操作難點。這也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愿涉足藝術品擔保的重要原因。
這件事對杜健豪觸動很大,也讓他看到了巨大的市場需求。杜健豪認為“藝術品市場很大,只要控制好風險,回報也是不錯的。但它的門檻很高,如果你不熟悉整個藝術品市場,沒有打通整個流通渠道,一旦被保人不能按時還貸,你就有代償的風險。但我們恰恰有這個優勢。”
諳熟金融、企業與藝術的運作模式
90年代初,22歲的杜健豪從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畢業,一畢業被幸運地分配到建設銀行總部從事國際信貸方面工作,一直在建設銀行兢兢業業工作。小平南巡講話之后,年輕的杜健豪按捺不住創業的激情,經過深思熟慮,毅然辭去建行的工作,和幾個朋友一道去海南發展。
其后杜健豪和朋友們運作過幾個房地產和土地出讓項目。在企業與銀行都工作過很多年的杜健豪,自然諳熟企業和銀行之間的資金流轉,他既知道怎樣做才能讓銀行放心大膽地把款放出來,同時也深知企業怎樣能把經營風險降到最低。
盡管大家都不喜歡風險,但杜健豪從沒把風險看成是洪水猛獸,在他眼中風險如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最平常不過了。“風險永遠不會消失,只有經過縝密的市場調研,嚴謹的風險控制體系,將風險降到最低。”
秉承這樣的理念,他涉足的每一行都做得非常精深,說起藝術品來如數家珍,把握宏觀市場趨勢,深入了解鮮活的微觀業態。由此他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設計擔保方案,從而控制風險。
去年,藝術品的股份基金在文交所上演了“過山車”式的暴漲暴跌。金達擔保也對老畫家作品的股權基金進行擔保,“暴漲或暴跌,只能助長炒作風氣,從而破壞市場聲譽。市場應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讓違規者出局,這樣大家才能更好地遵守市場規則,交易才會陽光化、透明化”杜健豪繼續說,“穩健增長對整個產業鏈健康發展更具積極意義,廣大參與者長期持有投資,穩健經營,文化實體才能實現增長,盛世收藏。”
不與客戶爭利 摧生優秀公司
如果說控制風險是杜健豪的底限,那么他的上限理應是實現利益最大化,但出人意料的是,杜健豪一開始就給自己定下一條鐵律:不放高利貸,不與客戶爭利。他明確表示“金達與其他擔保公司最大的區別有兩點:一、我們求長利,而不是暴利;二、我們提供專業服務,即‘經營你做,金融我來’。我們為客戶提供前期、中期和后期全程一攬子服務計劃。”
盡管從事藝術品擔保業務難度很大,但杜健豪表示:“中國有很大的收藏市場,大家都知道金融資本有很大的操作空間,非常有價值,只是不知道如何人手,因為這需要非常專業的金融知識,我們就是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然要把螃蟹的風險研究透徹清晰,根據市場規律,風險控制原則,創新擔保模式,先行先試,破解藝術品融資困局,率先引導行業,讓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言語間,杜健豪自然流露出對行業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杜健豪篤信佛教,也深受佛教因果論的影響,表現在工作中,他總是強調“努力幫助客戶解決困難,不與客戶爭利,客戶就會成為長單,這是因果。不放高利貸,踏踏實實做一個本分的擔保公司,金達擔保則能良性健康運營,這是因果。對員工關愛有加,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員工自然加倍努力工作回報公司,這是因果。”
任何事情有因果之論,但在杜健豪看來,幫助他人,更多時候其實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我們看到許多中小企業,有很好的項目,但由于自身信用不夠,而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如果我們幫他們一把,很可能摧生出一個優秀的公司。我們幫助一位員工,舉手之勞很可能會改變他的價值觀,以及對世界的看法。”
雄厚資金確保履行誠信責任
誠信固然是擔保公司的立足之本,但僅有誠信的理念顯然是不夠的,真正履行誠信責任,更需要真金白銀的大量資金。
金達擔保成立于2001年,是經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注冊資金為5.5億元人民幣的專業信用擔保公司。第一批取得了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頒發的“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許可證”。
2009年4月29日,金達擔保正式加入北京再擔保體系,與北京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簽署了《最高額再擔保合同》,并于2010年、2011年連續取得了20億元的自動備案再擔保額度,進一步降低了代償風險,極大地增強了公司的信用程度,有利于擔保風險的分散和業務的拓展。
金達擔保與三十家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同時已與北京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結成了戰略合作關系。在杜健豪的記憶中,最大的一筆擔保額項目是1.1億元人民幣的集體信托項目。金達擔保現已被北京市建委列入工程擔保專業機構推薦名單,成為北京市高院和第一、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等各級法院認可的擔保機構。
金達擔保除常規商業擔保之外,更積極創新擔保模式,開拓藝術品擔保、奢侈品擔保、影視劇擔保、司法擔保等多個領域。目前,金達擔保已成功為國內知名珠寶企業進行擔保,也為一些紅木原材料商進行擔保,還成功為《借槍》、《旗袍》、《黑豹》、《關云長》和《刺陵》等知名影視劇做過擔保。
如今,金達擔保已經連續多年獲得全國十佳擔保企業稱號,幫助6家企業在國內主板上市,躋身民營擔保企業第二名,銀行總體授信額度達到200億元人民幣。對于取得的這些成績,杜健豪表示滿意,但不滿足,他堅信金達擔保還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