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璧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意韻豐富,蘊涵深刻,加上九龍璧市場已現雛形,在向文化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只等當地政府給力。
茶文化、花卉文化、紅色旅游等文化產業開發已經成為漳州市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一張張響當當的“名片”。相形之下,堪稱“華夏文化的母體”,以九龍璧為代表的奇石文化,雖然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但由于宣傳力度不夠,離產業化發展目標尚有路途。
中國地質科學院高級工程師、中國觀賞石協會科學與藝術顧問、北京珠寶藝術協會副會長季榮倫,在談到九龍璧文化發展時曾表示,九龍璧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意韻豐富,蘊涵深刻,加上九龍璧市場已現雛形,在向文化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只等當地政府給力。
神韻天成
九龍璧又稱華安玉,分布在福建漳州市九龍江流域,以質地堅貞渾厚,風格迥異,肌理褶皺的變化大,色調雄奇高古,造型精妙獨特,圖案紋理富有國畫意境,聞名于世。
早在唐宋時期就有許多九龍璧精品被名家收藏,被奉為貢品用于皇家辟邪、觀賞之用。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來到漳平旅行考察之后,對漳平的青山綠水、奇石繁花極盡贊美之詞。
對于九龍璧的精美,更是有著“綜合素質第一,全能冠軍”的贊譽。特別是,在目前的眾多石種中,有玉質感的并不多,公認的大約只有戈壁瑪瑙、雨花石、大化石、嶺南蠟石和九龍璧。而九龍璧中的精品還可在質地之外配合色彩、紋理、造型的變化,更加精彩動人,理所當然倍受喜愛,成為新的亮點。
一般來說,摩氏硬度達7度以上的高硬度石頭,在造型上很難有大的變化。九龍璧卻是個例外。它有各種人物、動物、景觀、植物乃至幾何造型,體量大的可超過10噸,小的則可在掌上把玩。
除了造型美之外,九龍璧的圖案構成,更是精彩紛呈。由色差構成、由紋理構成、由紋理和色差兼容構成、由浮雕構成。在色彩上,九龍璧以復色為多,含有濃淡深淺不同的綠以及灰、姜黃、黑、紫等等,尚有少量的古銅、淺紅、白、藏青等色。
九龍璧的紋理千變萬化,有平行紋、水波紋、皺紋、云紋等,色彩與紋理又常常交融在一起,構成多姿多彩的畫面。再加上浮雕的出現,增添了更多的內涵和美感。
市場現雛形
5年前100元可以從采石者手里買到的一塊九龍璧,現在動輒就需要1萬多元。對于精品級的九龍璧,更是價格不菲。2009年,一塊名為“神州鱷”的九龍璧,曾有人出價100萬元購買,卻被收藏者拒絕,這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現如今,除了越來越多的國內收藏者慕名收藏九龍璧,韓國、臺灣地區開始出現了很大的市場,新近還出現歐美買家光顧的身影。九龍璧收藏正異軍突起,成為投資收藏的“潛力股”。
由于九龍璧收藏的日趨升溫,市場的日益火爆,引發遠近奇石界人士到漳平一波又一波的淘寶熱。九龍璧市場也初步形成。
2005年3月,由漳平市文聯牽頭在全省率先成立奇石協會,協會現有會員近百人(帶動了一千多名奇石愛好者),并先后在漳平、龍巖等地成功舉辦四次奇石展(博覽會)。
2009年7月,市文聯再次牽頭成立“漳平奇石文化城”,目前已有二十余家奇石、根藝收藏者及經營商家落戶該文化城。
這個擁有店面近30間的奇石文化城,以奇石為主體,分三個部分進行展示:漳平各類奇石精品展示,由“神州鱷”“天臺山”等160余品奇石組成;景弘出海,以我市明代與鄭和同為正使八下西洋的航海家、軍事家、外交家王景弘為主題,展室由一系列酷似王景弘頭像、王景弘故里圖、船隊寶船、海上升明月等50余品奇石組成;大陸阿里山,漳平永福是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被譽為“大陸阿里山”,展室由一系列酷似大陸阿里山、花果飄香等60余品奇石組成。
奇石文化城的建立,吸引了韓國、東南亞、港澳臺以及上海、廣東、浙江等境內外奇石經營者以及賞石家、收藏家競相前來購買收藏。對九龍璧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一個機遇,對九龍璧的宣傳和產業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政府當給力
雖然現在九龍璧的收藏投資越來越被業內人士看好,市場也在國內外開始打開,但目前的市場開發程度遠遠不能與九龍璧應有的價值相符合,也不能和同為觀賞石的黃蠟石、靈璧石、松花石同日而語。
九龍璧不管是在歷史文化價值、奇石本身的美學價值、潛在的收藏價值都不輸于當前市場火爆的黃蠟石、靈璧石、松花石,而后者憑借很高的知名度,受到了市場的青睞,并成為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的先鋒。
縱觀看來,除了這些這些知名度高的名石,除了本身的獨特魅力外,還與當地政府的給力不無關聯。
自首屆中國·龍陵黃龍玉旅游文化活動周成功舉辦后,龍陵縣委、縣人民政府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大了市場培育、礦區規范開采、擴大了對外宣傳推介面,使黃龍玉產業步入一個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松花石更是筑巢引鳳,大力培育松花石市場,依靠政府職能和很強的執行力,把主要媒體和國家行政部門的關注、外交活動與政府活動的參與結合起來,讓松花石(硯)展走進了全國政協禮堂、上海世博會、人民大會堂,使松花石異軍突起,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奇石名品。
目前,九龍璧的文化產業開發,如果僅僅靠某個藏家或者企業家來炒作的話永遠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也就不會帶來顯著的效果,單單是一次展覽或展銷只是暫時的市場行為,對奇石文化或奇石產業沒有根本性的觸動。
而此時發展九龍璧更是得天獨厚。據悉,中國地礦部江西南昌檢測中心和國家建材局曾對九龍璧進行放射性檢測,對九龍璧的綜合評價是,九龍璧不僅符合國家規定A類標準,不含有放射性元素。還含有鋅、鉬等20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起到保健和延年益壽的作用。這無疑對九龍璧投資與收藏市場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已經成為“全黨、全民共識”。季老表示,奇石文化又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九龍璧除了作為觀賞石以其獨特的魅力,已經在市場上初露鋒芒,當地政府給力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