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2月5號下午,本刊記者在三一重工長沙基地看到了最新修建落成的混泥土拖泵的生產廠房—18號廠房。光線透亮,地面干凈,廠房中間休息區布置著綠色植被和噴泉小溪,宛如公園一角。休息區兩邊都是流水線型的生產線,產線一頭是一個全自動化的立體倉庫。置身在這樣的廠房中,會恍惚感覺中國已經邁過僅僅依靠規模和人力的低端制造,步入到現代化工業的軌道#8202;中。
稍早之前,1月31日,三一重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收購德國工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俗稱“大象”)。1991年,梁穩根正考慮要進入混泥土機械這個行業時,中國90%的市場都被德國大象壟斷。20年后,追隨者三一重工要收購曾經的模仿對象。
然而,三一的內里真如表面盛景如此繁華嗎?
“往年都有開門紅包的,今年紅包都沒有。”一位在三一重工混泥土泵車做質量檢測的員工告訴《環球企業家》,他推測三一因為收購德國大象花費了過多的資金而砍掉了這一支出。最讓三一重工一線生產員工擔憂的是,2011年12月公布的工資改革方案會讓他們的薪酬大幅降#8202;低。
24歲的黃明(化名)從湖南一家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加入了三一重工,成為混凝土泵車調試產線上的一名工人,在三一已經待了三年時間。
黃明的工作是對混凝土泵車進行調試,將生產出來的泵車每個性能都檢測一遍,看是否符合作業標準。黃明的工作地點位于10號廠房,里面有將近30個調試車位,2011年上半年忙碌的時候調試廠房幾乎擺滿了混凝土泵車。下半年,生產情況發生了變化。
有時候10號車間只有零星幾輛泵車擺在調試車位上,黃明通過直觀感受估算,混凝土泵車的產量從上半年600臺/月下降到200至300臺/月。
1987年出生于岳陽汨羅的陳瀚(化名)感受更深。陳瀚原本在湖南吉首廣本修車店做汽車維修,每月拿2000元的工資。2010年4月,三一再制造公司成立。這家三一重工的子公司意在對已經廢舊的、且部分零部件開裂或變形的混凝土泵車進行修復翻新,在通過評估、全面拆解、修復、檢測、總裝等程序實現再制造后,其產品性能、質量能不亞于新車。
2010年7月,陳瀚加入三一再制造公司,成為再制造產線上的一名工人。薪水跟以前相比豐厚許多,一個月能拿到近5000元。整個再制造一線生產工人由兩個班共計26名工人組成,平均每月可再制造12至14臺混凝土泵車。工作忙的時候,陳瀚一天可以工作12個小時,一個月休息四天。
2011年秋天,陳瀚第一次感受到了危機。2011年11月,陳瀚拿到的工資驟然減少,僅1000多元。再制造公司的產量沒有多大變化,只是接收了來自三一重工其他子公司的工人。陳瀚回憶,2011年10月份,車身公司和湖汽公司(均為三一重工子公司)因生產量減少而部分班放假,無事可做的工人被借調到再制造公司,原本僅有26個生產工人的再制造產線一下子增加了30多人。
“來了30多個人,事情又只能那么多,他們也不會做,只是打打下手,但是分走了我們的錢。”陳瀚說。
11月還不是最壞的日子。12月,三一重工推出了工資改革方案,影響最大的就是一線工人。“大家反映都很不好,想著做兩個月看看情況再說。”陳瀚說。
黃明向《環球企業家》解釋,工資改革以流程不順為由頭,將流程理順即減少每個生產環節的工時,工時減少后每個工時能拿的工資提高,但是整體來看,若按件計算工資,生產每件產品的工資實際降低。黃明此前調試一臺混凝土泵車的工資約1200元,按照新的工資標準,工資約減少到800元/臺。而且每月工作量減少,工資相應地也降低。
三一重工下半年生產不景氣是受到與混凝土機械最直接相關的房地產、高鐵兩個產業的宏觀調控的影響。此前三一重工混凝土機械產品幾乎有50%都是用于房地產,現在用途越來越多元,隧道、海洋重工等。
去年年底三一重工開始進行成本控制,據三一研究院員工介紹,現在能夠用視頻會議解決的問題絕不出差解決,出差次數嚴重控制。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工資改革,而工資改革影響最大的則是一線工人。從本刊記者對三一研究院、三一服務以及三一泵送國際員工的采訪來看,研發、服務、國際業務這幾個塊并未有太大變故,薪酬水平以及人員流動變化均不太大。
一名三一服務員工認為,此前有“三一裁員30%”的消息根本不可能發生,如此規模的裁員,若生產擴大后再招人,對生產質量影響太大。
事實是生產量的減少已經影響到一線工人,有人賦閑太久主動離開,也有以開工不足為理由來辭退掉人。12月19日,陳瀚被人力資源告知,因“駕駛室衛生沒打掃干凈”被開除,弄得他一頭霧水。另一個再制造產線工人也因為累積曠工三天被開除。以這兩個緣由開除員工,“此前從來沒有過。”陳瀚說,“三一不會主動裁員,因為已經在通過降薪變相裁員。”
新的工資改革方案中2012月1月份開始執行。黃明通過新的改革標準計算了一下1月份的工資,僅2000多元(過年休假9天),而他在12月份的工資是6000元。“對我們影響大約是降低了40%至60%,但也有些部門工人只降低10%的。”黃明說。
工資改革方案出來后,陳瀚也沒有再爭取繼續留在三一的念頭,12月回到了岳陽汨羅老家。2012年2月,他將從家鄉出發,開始新的工作尋找歷程。黃明則決定再堅持一段,若長達半年時間只能拿月薪2000元的工資,也會不得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