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近期中國不少行業的龍頭企業如家電行業的美的集團、房地產行業的恒大等,出現了大裁員的現象,你怎么看?
A:中國正在經歷巨大的轉型,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隨著這一轉型,中國有關“世界工廠”的定位,以及巨大的不斷上升的出口型經濟已成為過去式。因此,尤其在出口行業,我們看到面臨裁員潮的這些企業中的許多公司,它們獲益于過去的經濟模式,那么現在必然要針對這一轉型做出調整,包括它們的雇員情況。在我看來,這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現象,每個國家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這些現象,并需要及時著手解決。
Q:裁員是否意味著經濟結構調整正在開始?
A:我的想法恰恰相反。我認為,從2008年開始的全球經濟危機實際上對中國在世界上的角色扮演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中國不可能永遠依靠不斷擴大的出口來生存,因此這是一個機會,迫使中國調整。如果沒有危機,中國恐怕不會自愿地進行這種調整。現在,中國正在邁入一個新的階段,其經濟增長放緩到7%至8%左右,但這是一個更依賴于國內消費為驅動力的經濟體,是更可持續發展的。
Q: 中國部分企業的裁員與美國的裁員潮有何異同?
A:由于中美兩國經濟的差異很大,因此裁員潮的出現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相同之處。唯一共通的地方在于,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當一些行業因為經濟轉型或者外部原因導致它們的關聯性與重要性發生改變的時候,在這一行業中的人們就會面臨失業的可能。
Q:你是否贊同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結束了,開始步入比較平常的增長階段?
A :是的,我贊同這一種說法。中國經濟增速達到10個百分點甚至更多的日子已經過去了,7%至8%的增幅是可預見的在未來十年內的常態。這無論對于中國還是世界來說都是更可持續的情況。這也仍然意味著,中國離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越來越近,并且將在十年后達到這一目標。更保守地說,我覺得2027年之前中國將達成這一目標。
Q: 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認為2012年將是75年來全世界最嚴重的經濟災難走向更嚴峻階段的開始。你認同這種觀點嗎?
A :2012年,世界經濟將有3.5%至4%左右的增長。鑒于目前全球市場對于經濟增長的預期很低,我認為這樣的增長幅度將會從積極正面的角度給人們一個驚喜,正如它現在的情況一樣。歐洲不是世界經濟的重心所在,金磚經濟體和美國才是,而后兩者目前的狀態都還保持得不錯。因此,我并不同意斯蒂格利茨有關悲觀之年的說法。
Q: 中國經濟能否按計劃軟著陸?
A:我覺得中國并不會面臨任何“著陸”,中國將始終保持其吸引力!
如果你要說“軟著陸”定義是“3%左右的通脹率、7%至8%的經濟增速以及國內生產總值中國內消費的比重越來越高”的話,那么的確,中國將完成一個“軟著陸”。
Q: 在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美國失業率高居不下的背景下,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中國經濟該如何過冬?
A:美國并不是正在經歷經濟蕭條的國家,美國正在通過其IT產業強勁的復蘇來帶動整體經濟逐漸向好。與此同時,中國在世界上的作用日益舉足輕重,中國目前已占據了全球GDP的11%-12%,并且是推動世界進入一個更好階段的動力之一,因此中國不會也不應該因為在美國或者歐洲發生的問題而自亂陣腳。對于中國來說,成為一個“成年人”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變得越來越依靠自己而發展,越來越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