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以低調為特色的聯想投資總裁朱立南終于露面了,這是在聯想投資2月16日更名為君聯資本的溝通會上。但即使是在這樣重大的事件上,朱的本意可能也是“悄悄”地過去,是聯想控股的“大家長”柳傳志把這位愛將推到了前臺。
“立南原本不想開這個會,但是我對他說,我們不僅僅要低調做事,做了之后也要不怕讓大家評價,不怕讓大家知道。”柳在答謝晚宴上表態。
從創業至今,“聯想投資”這個名字已經沿用了11年,成為中國本土創投界數一數二的品牌,為什么要突然改名?這讓很多VC界人士大惑不解。成熟的VC品牌在爭取創業者上擁有很大優勢,更能獲得信任,這是投資界的共識。
或許柳在更名晚宴上的一句話能夠解釋這次不同尋常的改名,“4月份,我們將公布聯想控股的整體上市計劃。”區分原聯想投資旗下以投資回報為目標的財務投資和聯想控股直投層面以扎根產業為目標的戰略投資,可能是聯想投資更名的更大推動力。
聯想控股助力
在初創期,聯想投資的第一期基金的3500萬美金都來自聯想控股。“我們想用自己的資金,也準備好把這些錢當學費。”柳這樣回憶。
但聯想投資的成長比設想的要更順利一些,他們的一期基金就獲得了將近7倍的最終收益。“在他們做出了不錯的業績之后,我們才想到去做弘毅投資。所以可以說君聯資本是聯想控股投資業務的‘先行軍’。”柳大力贊揚說。
目前聯想投資已經管理五期美元基金和兩期人民幣基金,總規模達到130億元人民幣,投資近一百四十家企業,成為國內VC界的佼佼者。聯想投資合伙人、首席財務官王能光表示,聯想投資前幾期基金的投資回報率能位居全國VC界的前25%。
在驕人業績的背后,是來自聯想控股的強大支持。朱立南亦承認“很多公司是相信聯想這個品牌,才接受我們的投資”。
“聯想投資跟我們的方向不大一樣。”一位美元基金合伙人講道,“它們的優勢有很多方面,一是在中科院、大學、地方政府的網絡里能得到比較好的支持;二是它背后的大股東能為企業謀求比較好的一些實際的利益,比如銀行授信、園區政策優惠等等;三是它里面的人畢竟是產業出身,因此對一些高科技制造項目看得準,創業企業也比較服它們。”
剛剛向美國SCE提交招股說明書的神州租車,就體現了聯想投資背后的聯想控股能給予企業的一種優勢。
2007年,神州租車創始人投資5000萬殺入租車市場,但購置車輛需要占用大量現金,盡管已經獲得聯想投資和凱鵬華盈中國的前期投資2100萬美元,但仍然需要第二輪融資。2009年4季度,神州租車開始尋求大規模資金。此時聯想投資背后的聯想控股實力開始展現。2010年8月,后者以“股權+ 債權”相結合的方式注資12億元并成為控股股東。在解決資金瓶頸后,神州租車開始快速擴張,并超過一嗨租車占據了國內租車市場份額第一位。
變名一半
在承接了來自聯想控股層面的巨大人脈網絡及授信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高調地把成熟的聯想投資改名為君聯資本,一直讓業界人士表示“看不懂”。
前述美元基金合伙人表示,“做早期投資,VC過往的成功案例和品牌會讓創業者更加相信你的實力和眼光。”從這個角度,聯想投資的更名畢竟是冒了一定的風險。“至少需要向地方政府、投資者和創業企業家都重新講一遍”。
而朱立南對更名的解釋是,希望聯想投資能夠和聯想控股旗下其他投資業務區分開來。
目前聯想控股旗下有多個投資平臺:以VC投資為主的聯想投資,以PE投資為主的弘毅投資,聯想控股層面也在同時開展以聯想之星為平臺的極早期天使投資基金以及大手筆的戰略投資。
柳傳志對各業務板塊的要求是“三軍聯動”,即聯想之星為聯想投資和弘毅投資提供項目儲備,聯想控股直投為聯想投資的項目“站臺”。聯想投資所投資的企業也可能成為聯想集團的下游供應商。但這種復雜的架構需要各業務板塊嚴守邊界,各自有自己的清晰定位。
隨著PEVC化的趨勢,聯想投資亦在內部成立了“特殊極早期”基金,“已經投資近10個項目”。這跟聯想之星存在“打架”的嫌疑,跟聯想集團的戰略投資亦有邊界相互覆蓋的嫌疑。
這種混亂的現狀顯然是聯想投資更名為君聯資本,力求品牌區分的部分原因,但定位的改變亦不是一蹴而就。
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首席投資官陳浩表示,聯想投資在戰略上沒有任何變化,他總結為“扎根中國、背靠聯想、專注行業”。而背靠聯想依舊是更名后的君聯資本的核心戰略之一。在核心文化的表述上,君聯資本依舊延續了“事為先、人為重”的聯想色彩。
在改名上,聯想投資也沒有一步到位,仍然保留了“legend captial”的英文名。“聯想投資做了五期美元基金,這個品牌在海外LP心中還有一點美譽度,他們不想完全舍棄。”前述美元基金人士這樣分析。
不在整體上市之列?
朱立南表示,公司更名在兩年前就已啟動。而與此同時,聯想控股宣布會在2014年到2016年完成整體上市。這彰顯出聯想投資更名與聯想控股整體上市不同尋常的聯系。
2011年9月,柳傳志曾表示,聯想控股投資占比51%以上的企業才會一起打包上市。目前,聯想控股旗下的君聯資本和弘毅投資所投項目,絕大部分達不到51%的絕對控股比例。
2月20日,柳傳志針對聯想投資更名接受媒體訪談時,強調了聯想控股與君聯資本的不同;“聯想控股投的企業將來會形成自己的產業,是要負責到底的,但是,聯想投資作為風險投資機構來說,它所投的企業,不管怎么好,它也是要退出的。因此,這些企業后邊如果發生了其他方面的事情,其實跟聯想控股是沒有什么關系的。”
在聯想投資的更名晚宴上,柳傳志表示,“四月底將會有一個非常龐大的整體上市計劃公布”。
根據柳傳志此前的表態,聯想控股的整體上市“肯定會包含聯想集團”。在內地限制母子公司上市的前提下,香港聯交所是最為順理成章的選擇。
而聯想投資在當口選擇的“更名”,是否是君聯資本在整體上市中將被另眼視之?它在整體上市中會占怎樣的地位?這可能需要靜待四月份聯想控股上市計劃最終的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