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慶幸的是,四月以來A股的整體表現,遠強于歐美股市和絕大多數亞太股市。對投資者而言,這幾乎稱得上是一種幸福,因為很久以來,A股已經淪為“你牛我不牛,你熊我比你更熊”的弱勢市場。近階段表現確實在全球可用不同凡響來形容,雖然幸福不可能是永恒的,但我們需要體會市場走強的內在邏輯。
我們注意到,相比3月末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下降4.97%。截至4月13日,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為72.48%;其中,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下降4.44%,從81.15%下降到76.71%;開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倉位下降5.84%,從71.25%下降到65.42%。機構整體倉位已經很低了。換言之,四月以來的市場是頂著外圍股市以及場內最大的機構投資者投資基金不斷減倉的雙重壓力,頑強逼近2400點的!這種有點“異常”的堅強,肯定是有理由的,就像我們在暴跌中很容易選強勢股一樣,這種該跌不跌的表現,說明市場中期趨勢將繼續向上。
有人可能認為既然基金一直在減倉,說明股市中線趨勢堪憂,對此我們并不認同。我們說過,自基金98年正式成立以來,除了03年主導了“五朵金花”行情,其他沒有任何一波行情是由基金主導的,06、07年制度性大牛市中,基金大部分踏空,“5·30”大跌之后才開始進場發動行情,并創造了著名的歷史大頂6124點。從基金的歷史上看,大多數情況,基金所扮演的角色是后知后覺,而隨著基金業的高速發展,很多基金經理是06、07年才進入基金的,使得基金管理人隊伍年輕化,缺乏應變市場的經驗,很多時候不是能力問題,更是經驗問題。
有數據顯示,今年基金13次倉位變動中,僅四次踏準節奏,正確的比例僅為三成,剩下七成很顯然就是反向指標的作用了。因此,不能把基金倉位的變動,作為判斷大盤趨勢“正向指標”,因為不管歷史還是現在,基金大多數情況充當的是反向指標!
對于市場中期趨勢,最大的動力是來自于政策,我們反復說過,這波行情并不是炒經濟復蘇,也不是炒業績增長,這些都不是市場的直接推動力。因為幾乎所有投資者對今年的業績面和經濟面都不看好,不然1600點論、1800點論就沒市場了,但我們注意到,研究機構所預期的GDP8.1已經兌現,但指數仍在2300點上方,至少現在還沒有看出跌到1800點的跡象。這是因為,市場對此有充分的預期和消化,公布不利的數據的市場打擊力度已經開始弱化了。
中國是典型的政策市,這波行情其實就是炒政策預期,不論是股市政策還是經濟政策,相當一部分先知先覺的機構資金是相對樂觀的,尤其今年是換屆的一年,大家對政策的寄望比往年更高。政策面一旦發生變化,市場對經濟面、業績面的預期自然會改善。我們重點分析過,A股市場在二級市場投資者沒有取得定價權之前,無法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投資,如果我們的基金經理們單純從價值投資角度去理解市場,跑輸市場的概率很高。可能熊市更適合他們,熊市中找一些消費股抱團取暖這也許是基金所擅長的。
4月以來市場最大的亮點,莫過于以浙江東日為代表的金融改革概念的炒作,該股在十幾個交易日迅速實現超過150%的漲幅,可謂牛氣沖天,這是場內游資機構的的杰作,基金絕不會有這樣的創造力,反觀所有基金重倉的金融改革概念股,基本上還是一副熊樣子。有人會說這樣的炒作是投機,我們會反問:成熟市場就沒有投機嗎?如果沒有投機,股市就會死水一潭,如果都按照PE和PB炒,新興市場的生命力又在哪里?在我們的認識中,只要是符合管理層制定的交易規則,都是合理的交易。
當然,金融改革概念的炒作從一個階段角度看,確實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短線風險已經開始顯現,投資者不可盲目追高。對于金融改革概念板塊可能出現的分化或者調整,是我們短期看大盤調整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該板塊是4月以來的主流熱點,一旦出現退潮,對市場人氣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后市板塊趨勢的變化是值得關注的,特別是新龍頭品種的出現,可能會減緩板塊老龍頭品種出現震蕩,對人氣的影響程度。
下周是五一節前最后一周,也是年報、季報風險消化的最后一周,很多績差年報、季報可能集中公布,對市場的影響依然存在,這會造成短期市場的波動。但與此同時,從五一節后開始,市場基本上就沒有業績壓力的困擾了,所以,下周是業績利空釋放的最后一周,節后市場將迎來利空出盡的輕松感。
我們分析過,三浪很可能是“逼”出來的,其中最重要的邏輯是,經濟危局逼經濟、貨幣政策放松,經濟、貨幣政策放松加上股市政策扶持,很可能把三浪“逼出來”,所以,市場對于未來經濟、貨幣政策以及股市政策有很高的預期。比如說貨幣政策,在3月新增信貸超萬億之后,本周央行有關負責人再度表示適時采取下調存款準備金等多重手段釋放流動性,該負責人稱下一步將靈活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綜合考慮外匯占款流入、市場資金需求變動、短期特殊因素平滑等情況,合理采取有針對性的流動性管理操作。如通過適時加大逆回購操作力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央票到期釋放流動性等多種方式,穩步增加流動性供應。這種表態與我們的預期是相符的。4月是二季度的第一個月,下周為4月的最后一周,市場對于降準的預期依然在起作用,所以,有這樣的預期可以有效封堵市場的調整空間。
同樣是金磚四國的印度,其央行本周宣布,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將該國基準利率大幅下調50個基點,為三年首次降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目前雖然看不到國內降息的理由,但我們可以聯想到很多刺激經濟軟著陸的措施,很可能會陸續出臺,比如說,降稅、適當加大水利、高鐵等領域的建設、更大范圍的金融創新改革等等,如果市場達成這樣的預期,加上股市政策扶持,三浪的機會依然存在,所以我們對中期趨勢依然看好,預計在5月中下旬之前,市場不會有太大的調整風險。
我們在肯定趨勢的同時,也不能完全漠視短線可能存在的調整風險,盡管預期指數調整空間有限,但對于那些漲幅較大的題材股,可能會造成明顯的影響。
對于可能發生短調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理解,其一,主流熱點金融改革概念板塊的龍頭品種短期漲幅過大,有調整的要求,板塊內部分化即將顯現。其二,下周是年報、季報的最后披露階段,可能會出現績差公司集中披露的局面,加上五一長假在即,市場謹慎情緒觀望情緒有所抬頭。其三,技術角度看,2400點也有一定壓力,我們分析過本輪上漲如果從反彈角度看,大概幅度是100點-150點,2400點就是反彈的上限,即使2400點不是頂,也需要一個技術休整的過程,畢竟目前日線指標已經進入到超買區。其四,這輪始自2240點的上漲,到本周四已經是13個交易日,周期上看也有短期震蕩蓄勢的要求。
總之,下周市場存在一定調整壓力,預計空間相對有限,但個股風險將會出現差異化,換句話說,指數可能跌幅不大,但個股風險可能會大得多。操作上宜采取避高就低的策略,那些已經漲幅較大的題材品種應該采取賣出動作,那些低位優質的成長股則可逢低吸納?;趯ξ逶滦星榈臉酚^預期,建議大家持股過節,下周是調整持股結構的關鍵一周。
(作者系深圳芙浪特首席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