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前沿》
汽車技術在日新月異的同時也讓人眼花繚亂,各種稀奇古怪的技術名字和五花八門的字母縮寫往往讓消費者在費了大把腦細胞后驚呼:坑爹啊,這個不就是那XXX嘛。本著救苦救難救腦細胞的美好愿望,《前沿》欄目應運而生。在《前沿》中,我們將為消費者介紹最酷最炫、同時最不坑爹的前沿汽車技術,讓您不至于隨便就讓銷售顧問給忽悠了。
新能源很火,電動車也很火,不管真的假的,各大車廠都卯足了勁,做出一副要在新能源領域大干一場的架勢。愿望是美好的,前景是可期的。遺憾的是,在電池技術沒有重大突破,以煤電為主的能源結構沒有根本變化的情況下,中國離電動車,真的還有點遠。
不少明智的廠商在舉旗為新能源吶喊同時,在傳統發動機領域更是煞費苦心,整出了不少頗有可行性的技術。本期《前沿》,通過解答“CAM車友俱樂部”的車友提問,讓我們一起瞅瞅這些近在眼前的環保技術。
奧迪S8搭載的V8發動機就采用cylinder on demand system技術
八缸變四缸?
Q:我對北京車展上亮相的奧迪S8很感興趣,再看車輛介紹的時候提到一個“cylinder on demand system”,這是什么技術?有什么用處?
A:“cylinder on demand system”可以理解為按需氣缸管理系統,是一套依靠對車輛動力需求(發動機負荷)的判斷,來對發動機的工況進行相應調整的系統。具體到奧迪S8使用的V8發動機,在發動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系統會關閉發動機的4個氣缸,使發動機僅以4個氣缸來工作。這種技術有一個比較通用的名字——可變排量控制系統,在不同的廠商,它有多中不同的叫法,比如本田的VCM (Variable Cylinder Management),克萊斯勒的MDS(MDS-Multi-Displacement System)等。
編輯點評:
這種技術一般適用于多氣缸大排量車型,因為日常行駛,大多數情況下并不需要大功率的輸出,所以大排量多汽缸就顯得有點浪費,于是可變汽缸技術應運而生。
增加兩個傳動比率擋位的9速變速器,為獲得提升的性能和燃油經濟性提供了基礎
9速變速器問世?
Q:有報道稱,奔馳會在新一代S級產品上應用9速變速器,從而實現更好的換擋平順性和燃油性價比。這條新聞的真實度有幾分?節油方面真的會有提高嗎?
A:從目前自動變速器的發展來看,4速制品是較為基礎的配置;5速是目前的主流配置。而在高檔車領域,更多前進擋位的變速器也屢見不鮮。由于自動變速器是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因此,更多的前進擋位可以更有效的分配車輛動力輸出,避免發動機低擋高轉速造成的高油耗,從而實現更好的換檔平順性和更佳的燃油性價比。當然,多前進擋位制品在節能方面的優勢是需要有足夠的加速時間和行駛速度,因此,只有在長時間高速行駛時,多前進擋位制品的經濟優勢才能得以體現。
編輯點評:
與奔馳目前大量裝備的7速變速器相比,傳說中的9速變速器可以承受更強的扭力輸出,從而可以提升車輛的整體性能。奔馳的9速自動變速器一旦推出,將再次站在世界汽車技術的最前沿,就像2003年奔馳推出7速Tronic變速器時一樣讓世人驚嘆。另外,據說道奇Dart也有望在換代車型中推出搭載9速變速器的車型。
車展上賺足眼球的大眾E-buster就配備了制動能量回收技術
剎車能充電
Q:大眾的藍驅技術中有提到制動能量回收(Recuporation),這是怎么實現的?
A:大眾的制動能量回收的工作原理是:當駕駛員釋放油門踏板或施加制動,車輛減速時,能量回收系統將多余的能量進行回收,在發電機控制單元的調節和控制下,將發電機的電壓升高,給電池系統進行充電,將多余的能量以電能的形式回收儲存。該系統還能夠控制在車輛加速或勻速行駛時降低發電機的電壓,甚至完全關閉發電機,以降低發動機負載。
編輯點評:
該技術最先被國際汽聯使用在了F1賽車上,其實最核心的原理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將車身制動能量存儲起來,并在賽車加速過程中將其作為輔助動力釋放利用。
怠速也能省油
Q:好幾次車展上都看到有車企宣傳“啟停技術”,這個技術有什么作用?
A:該技術在國外一般稱為Start/Stop,即啟停技術。具體工作模式是在在等紅燈、走走停停的路況下,使發動機可以自動熄火來降低油耗。目前該技術在該汽車廠商已經比較普遍,歐洲甚至已經計劃讓該技術成為新車標配,不過在國內尚未普及。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國內車企也已經有了自主研發的啟停技術,比如吉利的智能啟停GSSG技術。
編輯點評:
汽車怠速時尾氣污染和燃油浪費最為嚴重,啟停技術就是為此而生。啟停技術不會影響到駕駛舒適性和安全性,當怠速熄火時,空調等車內電子設備仍能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