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故宮新掌門人、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上任后召開媒體座談會。在考察完故宮的32個部門之后,單霽翔確定了履新故宮博物院院長之職后的新政方向:“對外要更加開放,對內將采取措施關閉漏洞之門”。單霽翔稱:“有人問我,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三把火’從哪里燒起?我回答,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宮保護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也沒有。好在我的名字里有‘雨’,我倒是準備好‘水’了。”
有媒體稱:“這看似玩笑的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故宮的事業是永遠的事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事:二是面對故宮這處有著600年歷史的文化瑰寶,面對故宮博物院這座有著87年歷史的文化圣地,必須心懷敬意”。
單霽翔指出,為了解決故宮游覽人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平衡,須修繕故宮更多文物使其建筑保持健康狀態,從而對公眾開放。目前故宮開放面積為45.79%,近33公頃。
根據《故宮保護總體規劃》,故宮開放區和非開放區的比例將達8:2,未來故宮對公眾開放面積將占76%。故宮將通過展覽布局和有序疏導人流,增大接待能力,降低單位面積人流,減少擁堵風險。
目前故宮紅墻以內有十幾處被辦公科研單位占用,單霽翔表示,故宮決心在2016年前把所有紅墻內的辦公機構全部搬出,使其在夜間是封閉的安保區域,白天能容納更多游客參觀。在紅墻外最西部將建一層古建科研用房,納入這些科研單位,形成文物科技保護長廊,未來可以向專家學者,也可以適度向社會公眾開放。故宮院內特別是南部有不少行政庫房、花房及堆放修繕材料的料場,這些場所將在近期遷出故宮,凈化故宮院內環境,消除隱患。
單霽翔介紹,上周故宮博物院院長辦公會原則通過了《故宮博物院規章制度匯編》,正在抓緊修改、編輯、出版。內容包括綜合管理、安全管理、人事管理、古建與工程、觀眾服務、后勤服務等11大類規章制度,其中僅“綜合管理”類就包含22項內容。單霽翔表示:“修復故宮受損的聲譽需要面對公眾的批評和建議,每一個故宮人需要以實際行動來說話,用工作成效來證明,盡快修復故宮聲譽。”
深陷多重“門”的故宮,令公眾對其利用公共資源牟取私利產生諸多質疑,其中以“會所門”為代表。此事發生后,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單霽翔明確表示對故宮建會所不贊成。在新聞發布會上單霽翔再次表態,今后建福宮花園完全由故宮博物院進行管理,不會成為公眾擔心的頂級富豪私人會所。建福宮花園今后將用于舉辦小型展覽等文化活動,如面對公眾的文化講座、面對媒體的新聞發布會等。“總之要堅持建福宮花園更加注重公益性原則,增加公眾的參與性。”單霽翔說,今后將有更多的公眾走進建福宮花園,參加這里的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