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征收中公民財產權的法律保障

2012-04-29 00:00:00高景芳王永強
商業研究 2012年4期

摘要:對我國公民財產權法律保障的根本在于限制政府對征收權力的濫用,本文通過對國家征收權的正當性——“公共利益”的需要及其界定的討論,從限制政府濫用征收權的現實需要出發,提出國家征收權行使的合法性要件包括:法律保留原則、比例原則、正當程序原則、公正補償原則等。

關鍵詞:征收;公共利益;公民財產權;法律保障

中圖分類號:DF521;D912.29 文獻標識碼:A

征收是指依據法律的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強制取得非國有(集體或個人)財產權利,并由國家事先給予公正補償的行為。我國憲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第十三條第三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①”。憲法的這兩款規定,可謂微言大義。它同時蘊含著對國家征收行為的授權和對公民財產權的保障。本文的理論意圖就在于從公民財產權保障的角度出發,分析國家征收權的正當性基礎,對公共利益的界定進行探討,進而提出國家征收權合法行使的原則。

一、國家征收權的正當性基礎

正當性,又稱為正統性、(廣義的)合法性,主要是指某項制度或某個做法具有能被社會成員普遍認同、信任、接受或支持的屬性,國家征收權的正當性就是指國家征收權具有這種的屬性。與所有的公權力一樣,國家征收權的來源及其行使的正當性必須從保障公共利益的實現中去尋求。

(一)公共利益和公民財產權沖突的現實性決定了國家征收權的必要性

國家與公民的關系歸根到底就是以國家為代表的公共利益與以個人財產權為基礎的私人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與調和問題。在現代社會,政府所追求的公共利益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本質上應該是一致的。法律所保護的、所應保護的是一種以公正為核心的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一致關系[1]。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不存在誰上誰下的問題,兩者之間的關系應該基于“正義”的立場,實現法權的最大化[2]。典型的個人主義的價值觀與極端的整體主義的價值觀都是非理性的。然而,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一致性只是一種理論上的虛設,在現實生活的某一具體時空之下,兩者不可避免地會存在沖突與矛盾。為此,就需要從社會的現實物質條件出發,用法律的手段對二者加以協調,以實現最大限度的正義。按照羅爾斯的觀點,社會公正既不容許為了少數人的更大利益而犧牲多數人,也不容許為了多數人利益或者社會整體而犧牲少數人[3]。而這一利益的協調者只能由擁有暴力壟斷權的國家及其機構來完成。

廣泛存在的公共利益與公民財產權的沖突,則是國家征收權必須存在的理由。公共利益與公民財產權之間的沖突,從根本上說來源于兩個方面:公共利益的非排他性與某些情況下公民財產權的負外部性。首先,根據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公共利益屬于無法排他占有和消費的公共產品。當不能將任何人排除在公共產品受益之外時,任何人都有可能自己不付出而從別人對該公共產品的開支中受益,這就是眾所周知的“搭便車”行為。由于存在這種搭便車的動機和行為,所以通過市場對公共產品的自愿支付是非效率的。換言之,公共利益具有非排他性,市場不可能實現公共利益的有效供給。從根本上說,公共利益只能由國家來提供和維護。而在特定情況下,公共利益的實現不可避免地要求公民財產權作出“特別犧牲”。如果寄希望于私有財產權人“雷鋒”式的奉獻,那么所謂“公共利益”永遠不可能達成,即使有個別情況下可以達成,也不可能長久。“基于經濟人和理性人的假設前提,我們無法將公共利益實現的籌碼押在私有財產自愿受到限制的基礎之上,此時國家權力對私權利的限制就具有了必要性”[4]。其次,公民財產權作為一種基礎性的個人權利,如果正確行使無疑將促進整個社會的繁榮和穩定,具有顯然的正的社會價值。但在某些情況下,財產權“過度”行使也會產生所謂“負外部性”。以舊城改造中的房屋拆遷為例。如果公民個人所有房屋破爛不堪、周邊街道狹窄臟亂,在不直接影響該房屋權利人居住的情況下,該權利人一般不會產生翻建房屋的激勵,主動遷離市中心的可能性更小。如果任由這種狀況長期、大面積存在,那么不僅影響市容的整潔,甚至還影響公共安全,該區域內的居民生活質量也不可能得到整體提高。由此,財產權負外部性是國家征收權必須存在的另一正當理由。這種建立在國家強制性基礎之上的征收權,由于事先給予被征收人一定的補償,如果正當行使,可一定程度上協調公共利益與公民財產權之間的沖突。

(二)公共利益的暫時優位性決定了國家征收權的強制性

如前所述,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公共利益與公民財產權存在著沖突,寄希望于國家與財產權利人訂立平等自愿的契約來實現公共利益的目的顯然過于理想化。現代社會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人際交往的頻繁,社會的一體性增強,社會連帶關系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了發展。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與協調發展并最終使個人利益得到保證,公共利益就必須首先得到維護。正如丹寧爵士所說:“……今天的社會革命的意義是,較之于過去偏重于產權和契約自由而言,現在政府不斷地對此干預,以給公共利益以適當的地位”[5]。也就是說,當公共利益與公民財產權產生沖突時,為了維護公共利益而在一定限度內犧牲特別個人的財產,這樣公共利益相對于公民財產權(個人利益)獲得了暫時的優位性。這里有必要指出,強調公共利益的暫時優位是建立在首先承認公民財產權基礎之上的,這與根本否認公民財產權的極端整體主義根本不同。那種通過根本否定公民財產權去維護的所謂“公共利益”,往往是政府濫用權力很隱蔽的借口。

總之,政府為更高的價值而對公民財產施加限制或減少時應有足夠的理由,這種理由只能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本身構成征收的核心條件,也是國家征收權的正當性基礎。可以說,如果不是基于公共利益,政府根本不能動用征收權,即使給予再高的補償也是如此②。

二、公共利益之界定

《憲法》第十條第三款和第十三條第三款及《物權法》第四十二條均把“公共利益”作為征收的理由,但“公共利益”至今未被法律明確界定。公共利益本身仍是一個高度抽象、撲朔迷離的詞匯,也是一個很難論證的命題。

(一)公共利益的界定之難

公共利益,在德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著作中一般被稱為“公共福祉”,大體是指可為不特定多數人所享有的利益。但是,“復雜社會的公共利益是件復雜的事情”[6]。 “‘公共利益’是崇高的圣杯。發現它簡直就和科學探索過程中發現真理一樣”[7]。因為,“‘公共利益’并非恒定,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演變,并且在其所處的時代中經常充滿沖突。尤其在當今國家事務多元化的時代,關于什么是公共利益,以及發生利益沖突時如何選擇重點,總是疑問叢生”[8],很難判斷其具體所指,且可因時間等情況作出不同的解釋。公共利益作為一個正面價值評斷的概念,“必須以一個變遷之社會中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等因素及事實,作為考量該價值的內容。尤其,在民主及法治國家,對于公益價值之決定,更須以法的角度來予以充實”[9]。國家不能僅僅根據一個抽象的“公益”就隨意地剝奪公民的基本權利,執法機關也不得任意要求個人利益服從自稱的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可能判準

命題的困難不能成為回避求解公共利益的理由,本文努力嘗試給出公共利益的“近似解”。

1.公共利益必須能夠轉化為不特定多數的個人利益。這里包含一個辯證的命題:公共利益既應具有非私人性,又應具有私人性。一方面,公共利益雖然以私人利益為基礎,但其本身不應當直接體現為純粹私人利益,而應當體現的是私人群體中的合理多數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公共利益又必須是能夠為“合理多數人”中的“個人”感知或享有的。“利益, 不論是個人的或集體的,最后必須像饑餓或發癢那樣,落實到個人,為個人所感覺到。換句話說,不存在不能落實為個人利益的國家利益或社會的集體利益③”。如果某種所謂公共利益最終不能還原為個人利益,不能被個人感知,那么這種公共利益一定值得檢討,或許還是“冒牌貨”。譬如,政府推倒公民房屋修路,一定是公民在新修的路上行走更加方便。如果政府推倒公民房屋,卻建起了公務員宿舍,則公共利益便是幌子。

2.國庫利益并非征收上的公共利益。國庫利益一般被理解為國庫收入的簡單增加,譬如為了增加政府財政收入而進行土地開發。國庫利益作為征收的理由是不充分的,確切地說,必須具有具體的、可以實現的公共利益需要才能動用國家征收權。這一原則明確了:政府本身的利益不等于公共利益,即征收行為必須直接為了滿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是間接滿足了公共利益的要求。德國巴登州高等法院在1950年7月3日的一例判決中認為,國庫利益并非征收上所謂的公益。政府為了解決公共財政所采行的措施雖然使公共財產單純的增加而有利于國庫,卻非該法意義之下公益,若允許此種征收,則任何一個財產權的轉移而有利于國庫之收入皆可被視為合法的征收,如此對人民財產權之保護似嫌不足。因此,公用征收所要求之目標應超出國庫之目的以外[10]。將國庫利益明確排除于公共利益之外,有利于防止少數人的利益被政府過度代表,致使分散的、沉默的大多數的利益受損。

3.商業利益應予排除。市場經濟體制下,商業目的取得公民財產的行為應通過市場交換機制解決。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做好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如果為了商業目的政府動用強制手段把從上家“搶”來的財產再高價賣給下家,這是極其不道德的。目前中國土地征收過程中,由于公共利益的界定缺乏法律標準,往往導致地方政府通過地方政策進行實用化解釋和具體明確,而地方政府的利益往往被商業化的利益團體“綁架”,結果是政府政策將廣大公民的利益轉移給了商業化團體。“在征地拆遷中將基于公益目的的征地拆遷與商業性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和拆遷混同起來,是中國征收制度在功能和手段兩個方面的正當性上所存在的巨大缺陷”[4]。對于公共利益過度商業化的傾向,有學者主張從保護公民個人財產權的角度出發,有必要對2004年憲法修正案第二十條和第二十二條的公共利益進行限制解釋,并把經濟開發排除在征收和適用范圍之外[11]。

綜上所述,社會公共利益既不是某些個人的利益,也不是某些團體的利益,而是關涉公民生活質量的文化、教育、醫療、環境保護等社會公共事業和國防建設等符合絕大多數人愿望的非直接商事性質的利益[12]。

(三)公共利益界定制度安排之思考

鑒于“公共利益”概念的寬泛和不確定性,應當以制定法的方式對中國憲法和有關法律中的“公共利益”用語的內涵和外延加以大致的界定。筆者認為應制定一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征收法》④對“公共利益”進行法律界定。

具體來說,可以采納姜明安教授的觀點[13],結合中國《行政訴訟法》確定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立法方式:(1)給“公共利益”下一個簡要的定義,如公共利益是指涉及國家安全和廣大社會公眾福祉的利益。(2)盡可能較全面地列舉出可能列舉的屬于公共利益范疇的事項:如(一)國防設備;(二)交通事業;(三)公用事業;(四)水利事業;(五)公共衛生;(六)政府機關、地方自治機關及其他公共建筑;(七)教育學術及慈善事業;(八)國營事業;(九)其他由政府興辦以公共利益為目的之事業。(3)設立一個概括性(兜底性)條款,即立法時無法列舉或難以列舉的其他應屬于“公共利益”范疇的事項; 此外,再設立一個排除條款,即明確排除哪些事項不屬于“公共利益”的范圍,如企業從事商業性開發等事項。(4)還可考慮設立一個一般限制性條款,即規定在處理個案中,“公共利益”的范圍應以相應事項所必需者為限等。

總之,不能以國家想像中的公共利益需要而排除公民實際上的需要,不能由行政機關自行決定如何理解公共利益(從而自行決定如何理解憲法),以免行政權力的膨脹不能受到足夠的制約⑤。

三、國家征收權行使的合法性要件

如前所述,國家征收權的正當性基礎是公共利益。除此而外,國家征收權的具體行使,還必須符合相應的法定條件,以阻卻其違法性。這些條件大體可歸納為下幾條原則:

(一)法律保留原則

法律保留原則要求國家在對公民財產征收時必須依據且僅依據法律。這里的法律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定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即狹義之法律。

除前引憲法規定征收必須“依照法律”之外,《立法法》第八條規定,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只能制定法律⑥。《物權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以上各部相關法律中規定的“依照法律”、“制定法律”、“依法”等都只能解釋為狹義上的法律,即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等。

由于“現代政府的復雜性和多面性已經發展到了這樣的程度,以致于立法機構對所有真正的政策決定中比其一小部分稍多一些的問題發揮作用,都將是不可能的。自由裁量權必然授予那些掌握有廣泛決定權的官僚們”[14],因此,法律保留原則的目的就是試圖控制住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該原則的寓意是:財產權作為公民憲法權利,只能通過或者根據法律加以限制;征收強制雖然是國家的特權,但這種特權必須通過法律賦予;民意機關制定的法律,是征收啟動的前提。

(二)比例原則

比例原則強調“目的和手段之間的關系必須具有客觀的對稱性;禁止任何國家機關采取過度的措施;在實現法定目的前提下,國家活動對公民的侵害應當減少到最低限度⑦[8]”。比例原則的核心要求是政府公權力的侵害行為不能逾越憲法所容許的范圍;或者是面對特定目的若有同等效用的手段足供役使,應選擇對人民權利自由最少侵害者為之。此種考量,揭示了比例原則的“必要性”原則的精神,有助于保障人民的權利自由[15]。

從廣義上講,比例原則包括妥當性原則、必要性原則和均衡性原則[16]。妥當性原則就是要求國家機關所使用的手段能切實完成法定目標。如果采取的措施不是為完成法定目標,或者達不到法定目標,則違反了妥當性原則⑧。必要性原則,又稱最少侵害原則,是指在眾多能夠達成行政目的的手段中,國家機關應當選擇對公民權利限制或侵害最少的手段。必要性原則是比例原則的核心內容。均衡性原則,也稱狹義比例原則或“法益相稱性”原則,是指國家機關對公民個人利益的干預不得超過實現行政目的所追求的公共利益,兩者之間必須合比例或者相稱。均衡性原則是從“價值取向”上來規范國家權力與其所采取的措施之間的合理性關系的。因此,很難有具體的指標直接可以作為均衡性與否的判斷標準。但是,如果國家對公民權益造成的損害超過了其所具體維護的某一公共利益,則一定違背了均衡性原則,僅從功利主義角度考慮,國家機關亦不應施行以公民個人較大利益犧牲換得較小公共利益的措施。

根據比例原則的內涵,國家征收權,必須能夠完成預期的目的,即實現公共利益;必須是在其他行政手段不能完成該任務時,作為最后手段使用;所采取的強制措施,必須與預期實現的公共利益相稱。也就是說,公共利益必須是顯見的,且在實質上大于其所導致的損失。簡而言之,征收權對公民財產權的剝奪或干預,只能發生在維護公共利益顯系必要且必需之時。

(三)正當程序原則

正當程序源于英國普通法上自然公正原則。其核心思想可以凝練為兩句法律箴言:任何人都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任何人在受到不利影響之前都要被聽取意見。自然公正原則最初是為節制司法權的行使,到了近代成為任何公權力行使時必須遵循的原則。美國接受了自然公正的理念并將其發展為正當程序原則⑨。一般認為,正當程序應包含的要素包括:主體的平等性、裁判者的中立性、程序的公開性、程序的參與性等[17]。

在公共利益難以精確界定的情況下,程序首先是一種彌補公共利益泛化的法律裝置,從而將政府“眼前那個特殊的目標的重要性加以夸大”的傾向減到最低⑩。正如美國學者所言:“正當法律程序本身就是對財產權的重要的實質性保護”。“它的保護傘中包括了所有對政府干預財產權的行為所作的來自憲法的明示的和默示的限制”[18]。在現代法治國家背景下,正當程序原則的基礎性價值在于型塑“以程序制約權力”的制權機制。強調征收必須遵循正當程序,實際上在于防止國家處分、干預公民財產權的恣意與專橫。其次,“法律程序就是交涉過程的制度化”[19]。正當程序具有吸收不滿的功能,根據正當程序做出的征收決定也有利于當事人接受,從而減少政府與公民之間的對立與敵視,增進合作與信任,減少決定執行的成本。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極度缺乏程序正義理念。即使有所謂“程序”也被狹隘地理解為老百姓到政府機關辦事的步驟,缺乏用程序制約權力以保護公民權利與自由的正當程序理念。具體到財產征收方面,中國除土地征收有一個不太成熟的程序外,其他征收大都沒有專門的程序規定。

中國行政程序法治的基本問題,應當在擬制定的《行政程序法》中“一攬子”解決。任何行政行為都應遵守基本的程序要求,如情報公開、告知、說明理由、聽證、回避、職能分離、禁止單方接觸等等。對征收的最基本的程序要求,就是保障被征收財產的權利人在征收決定做出及公共利益判定程序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陳述權、申辯權、復議權、訴訟權及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一定要通過正當程序徹底剪除目前中國征收過程中政府“一手遮天”的霸道作風B11。

(四)公正補償原則

雖然各國一般都規定國家征收公民財產必須出于“公益”的目的,但是憲法制約的松弛往往導致征收制度養成了過度追求公益的性格。因此,人們只好轉而更加關注比較實際的“補償”問題了。國家對公民財產權實施征收后,公正的補償實系給予公民的心理平衡措施。中國現有法律法規對財產征收補償雖做出了一些原則性規定,但現階段財產征收補償仍有很多問題值得探討。

1.關于征收與補償的關系,應明確“無補償便無征收”原則。“‘無正當補償便不能剝奪’的原則,在任何實行法治的地方都得到了承認。然而,人們并不總是能夠認識到這項原則實際上是法律至上原則的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在中國有必要建立這樣的安排:除法律列舉的極特殊情況外,補償必須是事先的,即補償問題不能在征收之后再另行解決。

2.關于補償標準,應明確市場公平價格是補償的底線。國家征收權的行使,勢必造成公民財產權的“特別犧牲”,而補償則是對財產權利人這種“特別犧牲”的彌補。應當假設征收公民財產就是在公開市場上就公民某項財產的一場交易,只不過這場交易很大程度上并非雙方合意的結果而是帶有單方強制性。這場非自愿交易的價格,也就是征收補償的額度,應當是基于市場的公平價格。之所以強調市場的公平價格,從理論上也內含除去財產權利人漫天要價和財產征收人“耍橫”的可能性之意。通過公平補償,政府將征收的成本(部分)內部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政府恣意征收的沖動,有助于防止政府濫用征收權。“主張對損失進行完全補償的主要目的在于對這類侵犯私域的行動施以制約,并提供一種手段,以使人們能夠確定某個特定目的是否重要到了足可以證明為實現這個目的而對社會正常運行賴以為基礎的原則進行破例為正當”。“私有財產的所有者應當始終被假定為是無辜的,而且對侵害的補償應當被確定得盡可能的高,以堵塞濫用剝奪權力之門”[20]。

3.關于補償的范圍,應適當考慮被征收人的主觀感受。財產權實際上可以分為具有人格利益的、不可替代的財產權和不具有人格利益、可替代的財產權。兩張面值相同的郵票,如果一張是收藏得來的紀念票,一張是隨時可到郵政網點購買的普通票,在持有人心中的分量肯定不同。又如,居住了幾輩子的老屋,它不僅規定了權利人的生活方式,還寄托了幾代人沉淀起來的情感,其在權利人心中的價值自然不能簡單等同于再翻建一座同樣的房屋的價值。因此,在確定征收補償標準時,應當適當考慮被征收人對被征收財產的主觀感受。“對于深藏于財產之后的那些重要的主觀價值或者人格利益(或者任何其他的價值),如果沒有仔細斟酌這些系統的變量的作用和影響,那么就不能說對這些價值進行了嚴肅的思考”[21]。當然,由于財產的主觀價值的確非常難以量化,因此,筆者僅主張予以適當考慮。

注釋:

① “征收”乃一法律用語,而類似 “行政征收”、“公益征收”等等則是闡釋或界定“征收”的學術語詞。征收與行政征收(一般認為包括稅收和行政收費)、公益征收等類似概念存在或多或少的聯系。但廓清這些概念之間的關系,既非本文主旨,亦非幾句話所能及。因此,本文僅在法律規范的一般意義上使用該詞。另外,對征收和征用的內涵、條件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學術界至今亦仍存爭議。但更多的學者傾向于認為征收是標的物的所有權從被征收者轉移到了征收者,而征用則僅僅發生標的物使用權的轉移。而且,這一觀點也為中國2004年憲法修正案所吸收。但是,從保障公民財產權的角度檢視,征收與征用原理基本相同,征用僅僅是征收的特別現象而已。

② 《土地管理法》實際上擴大了國家征地的范圍,從憲法規定的公益性用地擴大到了經營性用地。而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對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縮小政府征地的范圍,把征地限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③ 這一精彩之言曾被多人引證。但筆者一時無法找到其原始出處。

④ 因征收與征用原理基本相同,故在《征收法》中對征用作出特別規定即可。

⑤ 事實上這種公共利益的隨意性也碰到了所謂“釘子戶”的強烈抵制。這些“釘子戶”的出現,表面上看起來是對補償數額的不滿,但實際上隱含追問的是這些拆遷是否符合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條款?或者說政府主導的經濟開發是否屬于公共利益?我們注意到,在功利主義哲學的指引下,各國對“公共利益”的解釋總體來說呈現逐漸寬泛的勢頭。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2005年6月在凱洛訴新倫敦市一案中判決經濟開發征收符合美國憲法第5修正案。(參見程鐵鎖.經濟開發征收的合憲性追問—對凱洛V.新倫敦市一案的分析[J].財經界(下旬刊),2007(9).)但是,筆者仍然認為,在農用地征收和城市房屋拆遷領域,由于公共利益無度擴張,成為利益集團攫取暴利的工具,這不應僅僅歸咎于有關人員執法觀念的缺陷,從深層次看這是法律本身不完善的后果。

⑥ 2000年制定《立法法》時,“私有財產”雖尚未獲憲法明確肯認。但一般的認識是,“公有”包含“國有”和“集體所有”。此處“非國有財產”應該包括“集體所有財產”和“私有財產”。

⑦ 在德國,比例原則不僅僅作為行政法原則存在,而是具有憲法位階的基本原則, 任何國家權力包括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行使,均須遵循該原則。

⑧ 當然,實踐中往往任何一個措施都多多少少會有助于目的之達成,因此本原則實際上很難派上用場。因此,有學者主張比例原則只包括必要性原則與合比例原則兩個部分。參見陳新民.德國公法學基礎理論(下冊)[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374-375.

⑨ 美國憲法修正案第5條、第14條均規定,對私有財產權的限制與剝奪應當遵循正當程序。如第5條規定:“任何人…不得未經法律正當程序,即被剝奪生命、自由或財產。不給予公平賠償,私有財產不得充作公用”。美國憲法這一規定對世界各國憲法產生了重大影響。

⑩ 大多數情況下,政府活動的可取性是很難置疑的。因此,張千帆教授甚至建議我們不要再在界定什么是“公共利益”這個問題上浪費時間,而應該借鑒國外經驗,完善對征收決定的程序(而非實體)控制。參見張千帆.“公共利益”與“合理補償”的憲法解釋[N].南方周末,2005-08-11.

B11 解決行政機關作風霸道的問題,單靠行政程序唯恐不夠,最終要靠政治體制改革解決。但在政治體制改革啟動之前,行政程序還是 “有勝于無”。

參考文獻:

[1] 葉必豐.行政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12.

[2] 童之偉.法權中心的猜想與證明——兼答劉旺洪教授[J].中國法學,2001(6).

[3] [美]羅爾斯著.正義論[M].何懷宏,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4.

[4] 趙萬一.葉 艷.從公權與私權關系的角度解讀國家征收制度[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7(2).

[5] See Sir Alfred Denning, Freedom under the Law(London:Stevens,1949), page 71.轉引自羅納德·科斯.社會成本問題[A].盛洪.現代制度經濟(上冊)[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22.

[6] [美]塞繆爾·P.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華,譯.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0.

[7] [澳]杰佛瑞·布倫南.[美]詹姆斯·M.布坎南.規則的理由——憲政的政治經濟學[M].馮克利,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44.

[8] [德]哈特穆特·毛雷爾.行政法學總論[M].高家偉,譯.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7. 106-107.

[9] 陳新民.德國行政法學基礎理論(上冊)[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205.

[10]陳恩儀.論行政法上之公益原則[A].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C].臺北:三民書局,1997:180. 轉引自石佑啟.私有財產權公法保護研究——憲法與行政法的視角[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38.

[11]程鐵鎖.經濟開發征收的合憲性追問—對凱洛V.新倫敦市一案的分析[J]. 財經界(下旬刊),2007(9).

[12]費安玲.對不動產征收的私法思考[J]. 政法論壇,2003(2).

[13]姜明安.界定“公共利益”完善法律規范[N].法制日報,2004-07-01(9).

[14][美]詹姆斯·布坎南.財產與自由[M].韓旭,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15.

[15]黃學賢.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則研究[J]. 法律科學,2001(1).

[16]周佑勇.行政法基本原則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51.

[17]石佑啟.私有財產權公法保護研究——憲法與行政法的視角[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43-145.

[18][美]伯納德·施瓦茨.美國法律史[M].王軍,譯.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0:117.

[19]季衛東.法治秩序的構建[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20.

[20][英]弗里德利希·馮·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鄧正來,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276.

[21][美]尼爾·K.考默薩.法律的限度——法治、權利的供給與需求[M].申衛星,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158.

[22]孟旭.侵權責任歸責原則體系分析[J].商業研究,2011(4):129-134.

On Legal Guarantees of Citizens′ Property Rights in the Process of Levy

GAO Jing-fang1,WANG Yong-qiang2

(1.School of Art and Law,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26,China;

2.School of Law,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The foundation of safeguarding citizens′ property rights is to restrict the abuse of government levy power. Based on the legitimacy foundation of state levy power - the public interests demands and its definition,the paper presents the legitimacy elements of state levy power including legal reservation principle, proportionality principle, due process principle, and fair compensation principle from current need of limiting abuse of government levy power.

Key words:levy;public interests;citizens′ property right;legal guarantee

(責任編輯:嚴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免费|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91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干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中文字幕第4页|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5555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黄网在线|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精品|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一级毛片高清|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91亚洲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免费欧美一级|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国产第一页亚洲| 日韩无码一二三区| 在线毛片免费| 在线观看视频99| 不卡无码网|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国产黑丝一区|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久久公开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婷婷成人综合| 婷婷色中文网| 91一级片|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综合色在线|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区|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欧美日本在线|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久久国语对白|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欧美有码在线|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第一区| 亚洲看片网|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9| 91青草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