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身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3歲在街上擦皮鞋,12歲到洗染店當學徒,14歲進廠做工。這個孩子一生只讀過5年小學。后來,還受過傷殘、進過監獄。他的前半生可謂跌宕起伏、命運多舛。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人,若干年后,竟然參加了總統競選,并在經歷了三次失敗之后,于2002年10月,在第四次競選中擊敗對手,成為該國歷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統。在21世紀,能以如此卑微身份登上總統寶座的人,是非常罕見的。
這位總統,就是巴西歷史上第40任總統盧拉。盧拉是憑借著什么登上總統寶座的呢?后來,有記者就此問題專門采訪過盧拉。
當時,盧拉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記者的提問,而是饒有興味地講了一件發生在童年時期的事。
盧拉說:“大概在我7歲那年,有一天,我放學回家,在準備開門的時候,突然發現鑰匙找不到了。當時,我的爸爸在貝倫碼頭,媽媽去了一個叫蒂若卡的地方,他們星期天才能回來。怎么辦呢?于是,我轉到房子的后面,想從窗戶里爬進去,可是,窗子是從里面關死的,不砸壞玻璃就無法進去。就在我準備爬上房頂從天窗里跳進去的時候,鄰居博爾巴先生看到了我。‘你想干什么,小伙子?’他問。‘我的鑰匙丟了,我無法從門里進去了。’我說。‘你就不能想點辦法嗎?’他說。‘我已經想盡了所有的辦法。’我回答。‘你確信你已想盡所有辦法了嗎?’他微笑地望著我。看我楞頭楞腦的樣子,博爾巴笑了,他說:‘你肯定沒有想盡所有辦法,至少,你沒有請求我的幫助。’說著,博爾巴變魔術般地從口袋里掏出一把鑰匙,把門給打開了。當時,我一下愣住了。原來,我媽媽在他家留了一把我家的鑰匙。”
盧拉總統在緩緩講述完這件遙遠的往事后,意味深長地對在場的記者說:“從此,每當我迷茫困惑、遇到難題、面對難關時,我都會想起博爾巴先生的那句話——你想盡所有辦法了嗎?”
說完這句話后,盧拉總統雙手一攤,做了一個詼諧的動作。短暫的沉默后,現場的記者起勁兒地鼓起了掌——是的,你想盡辦法了嗎?多么簡單,又多么不簡單的一句話呀!正是這句話,伴隨著盧拉成長,成熟,直到成為總統。
盧拉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成功,在想盡所有辦法之后。現實中,很少有想盡辦法也解決不了的疑難,改變不了的境況。人生路上也很少有想盡辦法也爬不上來的溝,趟不過去的河,越不過去的坎坷。所以,當你受挫、失利、迷茫、彷徨的時候,當你舉步維艱,唉聲嘆氣,自以為山窮水盡的時候,當你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的時候,你是不是也要象盧拉總統那樣,問一問自己——你想盡辦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