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對供應鏈物流成本概念進行界定,在此基礎上詳細分析基于供應鏈的跨組織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幾大問題,并提出采用先進的跨組織成本管理方法、提升供應鏈成員企業跨組織成本管理意識、積極構建獨立的物流成本核算體系、加強企業間合作交流、供應鏈成員企業選擇物流成本標準、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等解決辦法,以期對實踐有所裨益。
關鍵詞:供應鏈;跨組織;物流成本;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12)01-0072-02
1 供應鏈物流成本概念及范圍
供應鏈物流成本是指在供應鏈條中的所有企業在運作過程中所發生的與物流相關的物化勞動與活勞動的總和。與企業物流成本對比,供應鏈物流成本更加強調供應鏈成員間通過互相協作,共同提高供應鏈物流效率,降低總體物流成本。
供應鏈物流成本主要包括運輸成本、庫存持有成本、訂單處理成本及缺貨成本四大塊。其中,運輸成本是供應鏈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運輸、裝卸搬運成本等。庫存持有成本是供應鏈中的企業為了保持存貨而發生的成本,可分為存貨資金占用成本、調價損失成本和庫存風險成本三類,具體包括倉庫管理員工資、存貨資金利息、倉庫租金或折舊費、挑選整理費、存貨破損等費用。訂單處理成本是指當企業庫存低于安全儲備量時向其供應商取得訂單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費、常設機構開支、采購機構管理費等。
2 基于供應鏈的跨組織物流成本管理問題分析
雖然供應鏈物流成本概念的提出促使企業站在整個供應鏈的角度,通過協同作業及跨組織成本管理降低供應鏈總體成本,但現階段仍有不少問題存在。
2.1 跨組織管理意識淡薄
很多企業還沒有完全理解并接受跨組織管理的概念,企業主認為物流成本的降低主要靠自己的力量進行,通過跨組織管理不僅不能降低總體成本,反而會增加企業間協調成本,甚至會導致商業機密的泄露,這種觀點嚴重影響供應鏈企業間跨組織物流成本管理活動的開展。
2.2 供應鏈成員企業參與度較低
供應鏈成員企業及時了解降低供應鏈成本的重要性,也知道通過跨組織管理可以長期性的降低供應鏈總體成本,但是由于實踐中缺乏具體操作指導及方法,很多企業參與跨組織管理的積極性不高。
2.3 缺乏獨立的物流成本核算體系
現階段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還沒有單獨核算物流成本的科目,物流成本被分散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中,使企業內部物流成本統計分析困難。如果企業內部缺乏獨立的物流成本數據,供應鏈物流成本統計就無從淡起,進一步加大供應鏈企業間跨組織物流成本管理的難度。
2.4 信息不對稱
跨組織物流成本管理要求供應鏈成員企業站在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共享物流成本相關信息,共同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而努力。但是根據信息不對稱理論,一般而言,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關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相反的情況也可能存在。只要存在信息不對稱,對于跨組織物流成本管理的就會產生不利影響。
2.5 供應鏈成員企業缺乏一致的物流成本標準
雖然有《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國家標準的指導,但是國家標準中僅將企業物流成本按照成本項目(物流功能成本、存貨相關成本)、成本范圍(如供應物流成本、企業內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等)及支付形態(如材料費、人工費等)進行分類歸集,但是缺乏具體可操作性的劃分標準,而且成員企業間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物流成本歸類統計,缺乏對比性。
2.6 缺乏政府支持
無論從法律上還是制度上,政府都沒有專門針對供應鏈物流成本的相關規范,僅籠統的頒布一些標準、條例,缺少法律手段促使供應鏈跨組織成本管理的有序開展。
3 基于供應鏈的跨組織物流成本管理對策分析
3.1 采用先進的跨組織成本管理方法
國外先進的跨組織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有在產品開發階段的目標成本法和在產品生產階段的改善成本法。目標成本法要求將客戶需求及時地傳達給供應源頭的設計者,將供應鏈終端的銷售壓力傳遞到供應鏈源頭,因此它是最有效的跨組織物流成本管理方法。其目標是在生產出具備特定性能和質量的產品同時。還必須合理確定產品的生產成本,以保證產品在生命周期內能以預期的市場價格銷售時能產生令人滿意的利潤水平。改善成本法主要運用于產品生產過程中,是以“成本可以持續改善”為核心理念,要求在工作中不滿足現狀,不斷地向現有績效水平挑戰,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對目標成本法的有力補充。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供應鏈上的總體物流成本。
3.2 提升供應鏈成員企業跨組織成本管理意識
應該積極采用全方位的宣傳手段,迅速提升供應鏈成員企業的跨組織成本意識,比如新聞媒體、專業網站、行業協會、企業交流、專業會議等方式,徹底轉變傳統企業各自為政的孤立狀態,打破企業界限,使企業間圍繞共同目標,在供應鏈上共同協作以降低供應鏈物流成本。
3.3 積極構建獨立的物流成本核算體系
雖然目前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中沒有單獨的科目用于物流成本的核算,但是同一供應鏈上的企業可以在核心企業的帶領下采取一些替補措施,完善物流成本核算體系。比如:可以在正常財務會計核算體系前提下,統一設置一個物流成本一級科目,專門用于歸集物流相關成本費用,根據企業需要分設二級科目;也可以設置兩套賬,一套采用傳統財務會計核算方法歸集,一套專門進行物流成本核算;或者僅僅只是設置備查賬,專門歸集物流成本數據。
3.4 加強企業間合作交流
通過先進的信息手段(如電子數據交換EDI系統、電子郵件等技術的運用)盡量減低企業間交流過程中的噪音干擾,降低企業交易費用,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負面影響。
3.5 供應鏈成員企業選擇物流成本標準
通過供應鏈核心企業的推動,可以使成員企業通過共同運作,逐步協調一致,最終達到共同采用同一物流成本標準,方便整個鏈條企業間互相對比物流成本情況,及時查找問題,共同商討降低物流成本方法。
3.6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近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對我國社會物流頑癥進行系統剖析,已經促使政府加大對物流企業的支持力度,政府可以借此契機,通過專門的供應鏈物流成本相關法案,各執法部門也應積極配合,加大執法力度,為供應鏈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