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是會呼吸的痛
據我所知,很多學生都有偏科的情況。那些成績不穩定,有時能沖進前五,有時卻又掉落到二三十名的學生,百分之八九十是偏科惹的禍。作為一個嚴重偏科在數學跟英語之間的過來人,我深刻地體會到——偏科,是會呼吸的痛。
作為一個數學的手下敗將,我似乎沒有資格講述經驗,教訓卻是多到足夠可以“傳授”。我的數學成績,從上學開始似乎就沒有好過。而小女子又是個好強的人,越是拼不下的科目越是會下工夫。因為有古人證實的理論,還因為老爸天天在耳邊叫囂:木桶效應,木桶效應!你拼不下數學,你就上不了好大學!
我想上好大學,于是就乖乖在數學上面傾注了幾乎全部的空閑時間。整理筆記,好好聽課,多做練習,假期上補習班,沒事就問同學,該完成的作業全部完成……反正,我覺得自己不比任何一個人在數學學習上付出得少。可是等到考試來了,最怕的科目還是數學,每次總是硬著頭皮祈禱考題一定要是我見過的。然而,有些事情真不是那么輕易就能改變的。
看到這里,也許有人會說,其實我這種情況不算偏科,因為對于數學我也是在拼命學的。而我想說的是,偏科有時候并不一定是體現在行動上,而更多的是在于心里的態度。譬如說,你不喜歡數學,你認為自己一定學不好數學,那這種偏見就會讓你的心態有所傾斜。
現在的我,坐在大學的圖書館里,對于高考、偏科、數學的概念開始漸漸模糊。雖然還是對數學拖了高考總成績的后腿憤憤不平,但早已沒了當初那般激烈,反倒是多了幾分清醒。我想,如果有時光機讓我回到過去,假如上蒼可以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想要改變的東西只有一件——心態,對數學的心態!
對于數學,一開始我就敗在了心態上,一開始我就認定自己會輸。我把我的偏科當做是理所當然的事。在內心深處,已經潛意識地認定了數學不好的事實。這算是當局者迷,因為當時的我沒有發現也沒法擺脫,所以再多的努力,終究敵不過做題那一刻覺得自己應該不會做、應該做不對的想法和懼怕。
如果,你也有偏科,千萬不要再像我一樣給自己“下套”,首先自己就認定了偏科的事實。你不妨大方一點,牛氣地跟別人說:“我哪有偏科,我只是暫時弱一點而已。”自信滿滿地對待自己將要開始的學習和考試,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偏科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強大,它只是一個紙老虎,需要你自信滿滿地卸掉它虛偽的盔甲。
一朵花是樂在其中的學
我喜歡英語,非常地喜歡英語。我的高考成績,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英語。而且這個英語成績在大學的新班級里也是獨一無二的,這讓我很是開心。
心態決定一切,請相信并記得這句話。這在偏科的弱勢科目和擅長的強勢科目上一樣適用。我一直都覺得我的英語很棒,即使在英語考試考砸了的時候,也從來不懷疑這個想法。只可惜我沒有了改變對數學心態的機會。那么,我就在此弱弱地給各位在英語學習這個問題上支上幾招吧。
英語是個實用性的科目,說白了,它是語言,就是一個工具,用來交流的工具。我們怎么這么會說漢語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天天在說,天天在聽,天天在看。想要學好英語,就需要我們像對漢語一樣去對待英語。
課本語法也許是難以下咽的,這時候的好方法就是把它化解到日常生活中。喜歡聽歌的不妨常常唱幾句英語歌,記一些英語歌詞;喜歡看電視的假期不妨追一下類似《老友記》《摩登家庭》的電視劇,學著他們的語調跟朋友調侃聊天;看見喜歡的東西想想英語怎么說,想把暗戀的人寫在日記里又怕人看,那不妨試著寫成英語讓別人誤以為是作業……
然后,說到最笨的方法,我推薦背書。現在在大學里學習英語專業之后,背書正是每一個老師推薦的學習方法。算一下,背書這一項工作完成下來,我們可以得到什么?書背完,單詞都認識了,固定搭配記得了,完形填空有救了,口語也會了,語感上去了,聽力也不是問題了,寫作文時能套用的也可以“照搬”了。背書,我們一點都不虧。
我想,英語學習最讓人頭疼的應該是它需要長久的堅持和耐心。每一個方法都不是靈丹妙藥,不是服下就會見效。一天或者一個星期的細微長進,似乎難以給人堅持下去的力氣。可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別就在于此,一個堅持到底,一個半路放棄。
另外,我還要悄悄地告訴你,英語不是像數學一樣,選了某些專業之后就可以全部放棄的。大學里有一門叫做《大學英語》的必修科目,你還有四級六級的證書要拿下。所以,趁著時光尚好,堅持你所相信的東西。一路走來,你會漸漸明白,我們所付出的,在時光流轉中,總會得到回報。
編輯/粱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