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優質高效課堂的積極構建,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阻礙新課改前進的步伐,本文嘗試運用“探究式教學”從更新教育觀念、創新課堂結構、如何組織挖掘教材潛力等方面就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進行嘗試,力圖改變原來空泛的思品課教學現狀。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 政治課 教學 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b)-0192-01
“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沖破課堂約束,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自己探究問題,讓各門學科相互結合起來,讓學校,社會,家庭都可以形成育人網絡。讓政治課的成為教育的中心主題,把課上理論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讓政治課教學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得到實現。
1 更新教育觀念,做探究式、開放型的現代教師
教師不能以自我為中心,需要尊重學生,接納不同的意見,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們把自己當做是研究者和探究者來參與并獲取知識,然而老師應該作為一個欣賞者,主持人和學習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當中。
1.1 扮演欣賞者的角色
為了讓學生自學的積極性能夠充分的被調動起來,應該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比如在教《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這一課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課前給學生講明教學目的和要點,讓他們可以提前查找有關資料,聽取別人的意見,然后在講課的過程中,讓學生們發言,提出他們自己的觀點。最后教師再來總結教學內容,以達到畫龍點精的目的。
1.2 扮演主持人的角色
《實話實說》等電視節目,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因此,我們認為,政治課堂上要多加一些有創意,開放式的課堂,讓學生盡情的展示表達他們的內心情感與行為,這時教師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引導學生在這個“大舞臺”上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道德行為,鼓勵他們積極地參與到這個“大舞臺中”,使他們在心靈和情緒,情感上都受到觸動。如教《責任與角色同在》一課時,教師以主持人的角色參加,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然后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分析。最后老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
1.3 扮演學習者的角色
這是一個知識更新迅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渠道在拓展。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將所學到的知識傳授給每位同學,只有教師把自己和學生們都當作是接受教育的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生活中,才能真正在學生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教《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把自己當作是學習者,讓學生把搜集到的各類信息一一向大家展示,因為同學們提前做好了準備,信心滿滿,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
2 溝通課本內外,學探究式,開放型的教學內容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教學理念和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所以,我們在運用手中課本的時候,要學會靈活的運用。
(1)教材內容由大變小。根據中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實踐能力,教育內容要由大變小。例如給同學們上《讓世界充滿愛》一課,培養學生的國際主義精神,對于現在的中學生來說,像白求恩,羅盛教這類的英雄人物他們覺得在現實生活中太遙遠,目標又大。所以為了更能貼進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來補充現實的材料,讓他們可以關心到世界各國小朋友的生活情況。孩子們懂得了,一個笑臉、一個幫助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不需要翻譯,給予無小事。
(2)教材內容由繁變簡。從認知、思維和記憶角度上出發,研究的對像越具體,人的認識才會越深刻。在教學中可以選擇其中的重點:如同學們都熟悉的一項—— 體育,把奧運會金牌零的歷史奧運金牌名列第二,亞運第一等各方面相關的內容進行生動形像的描述。這樣更能讓學生有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3)教材內容由虛變實。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運用故事,寓言等方式讓抽象的道理更形像化,運用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更好的進行教學。但也不否認,有時候內容與學生相脫節的現象。如《艱苦奮斗,開拓創新》一課,是用古人陳正之、蘇秦、孫敬等刻苦學習故事作為教材內容的,與我們現代的生活太遙遠,學生沒有深刻的印象。但是我們可以補充班級里品學兼優的同學們是如何合理的分配時間,利用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的提高自己。
3 創新課堂結構,建探究式、開放型的教學模式
教學改革關鍵是教學觀念的更新。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必須在自主、和諧的氣氛下才能進行,因此,構建探究、開放型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1)體驗領悟式。所謂體驗領悟式學習,指強調主體的親身體驗,是學生內在的一種自主活動。讓這種體驗不斷的累積,就會形成一種自我意識,然后就會轉換成自我統約束,自我教育的能力。平時我們經常講要尊老愛幼尊重殘疾人,我們可以親自做到輪椅上感受對于我們正常人是多少簡單的一個動作,但是對于殘疾人是多么的艱難;講到拾金不昧,可以讓學生換位學習一下,體驗一下作為一個失主的心情,通過親身體驗可以讓同學們增進對殘疾人、失主的心情和同情。
(2)實況再現式。政治課的實踐性非常強,因此學生學到的知識要在實際中進行實踐,只有這樣才可以從實際意義上得到鞏固和加深,從而變成自己精神上的財富,也讓教育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創新性。力求形式多樣,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理解本節課的內容如教《當老師不在的時候》一課時,我故意晚到了一會,走進教室時候發現,學生有預習課文的、涂鴉的、講笑話的,……老師讓同學們自我評判:當老師不在的時候,我在做什么?做的這些是否對?等等,學生要對自己的實際行為進行剖析,同時教育也落到了實處。
綜上所述,傳統教學與開放式教學相比,開放式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起到的主體作用;同時也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生認識形成中的作用,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不再沉悶,呆板,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發揮自己所有的專長,使他們各有所獲。因此,只有進行開放式教學,進行實施與研究,才可以讓學生們在接受思想教育的時候感覺更加輕松和愉快;學生更應該積極主動地在教師幫助下采用探究式學習模式來幫助自己的學習,提高自身,發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