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廣大用戶對供電企業的服務質量,特別是持續供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戶對停電的敏感性以及對電力的依賴程度逐漸增加。一旦出現供電中斷現象,不僅會給工農業的生產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同時還會影響人民的日常生活,甚至對社會的安定造成影響。因此,加強配網管理,增強供電企業的持續供電能力是衡量供電系統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配網 管理 持續供電能力
中圖分類號:TM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b)-0095-02
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也是企業發展的基礎。“科技是頭腦,資金是血液,管理是中樞神經”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管理在企業發展所起的關鍵作用。三分科技,七分管理,任何企業一旦缺乏有效的管理,其生產效益以及科技創新都會出現問題。目前,“樹立市場營銷意識,不斷開拓電力市場,提高供電服務水平”是所有供電企業的發展目標,而持續供電能力的提高,則必須通過加強配網管理來實現,同時也是供電企業增供擴銷,提高服務水平的重要的基礎工作。
1 影響持續供電能力的主要因素
供電系統對用戶的持續供電能力又被稱為供電可靠性,它是電力可靠性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供電企業管理水平以及技術裝備水平的綜合體現。供電可靠率的高低,一方面直接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代表著供電企業的服務水平。影響供電企業持續供電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1 設備故障和線路故障
配電設備的性能、設計、制造工藝以及安裝的質量,設備的自動化水平,繼電保護以及自動裝置動作的正確性、配電線路的裕度和傳輸容量等都會對配網的持續供電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外,電力系統的輸配電線路和各種電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都可能發生不同的故障,比如汽車撞桿、用戶電纜被挖傷、垃圾廢物等造成的線路故障等,這些都會影響供電系統的正常運行,從而造成停電、斷電現象。設備和設施采用技術標準的不統一,配網運行采用的設備廠家眾多等情況,都增加了設備故障搶修的難度。
1.2 外界環境的影響
環境方面、自然現象、環境保護水平以及地理條件都會影響供電系統的持續供電能力。自然現象中對供電持續能力影響最大的因素是雷電災害,其次是大風災害。據相關數據表明:雷電災害造成供電故障主要是由于絕緣子、針瓶、避雷器爆炸等情況。大風災害造成故障的原因主要是開關被吹到的廣告牌、樹枝等壓住造成的短路故障。
1.3 電網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的配電網網架大都采用放射式的網狀結構,未能形成多分段多互聯的電網結構。放射式的網狀結構具有供電面積廣、供電半徑大的優點,但是,該結構也具有可靠性差、線路互帶能力差等缺點。一旦由于設備故障或者線路故障出現停電現象時,通常是一停一線,一停一片,造成大范圍的停電現象,不僅嚴重影響了當地企業的生產以及人民的正常生活,也損失了大量的供電量,對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造成了不良影響。
1.4 配網自動化系統尚未健全
倒負荷操作方案目前仍處在臨時狀態,大幅度增加了倒負荷的操作時間,特別是在設備故障狀態下,倒負荷的操作影響范圍更大。目前,網絡和設備仍然采用人工臺帳管理狀態,缺乏配網GIS、MIS等先進管理信息管理系統和管理網絡的運用。
2 加強配網設備管理,保證電網穩定持續運行
2.1 加強設備的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是保證配網正常運行的一項重要的維護工作,其目的在于及時發現并消除線路、設備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防治配網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于設備缺陷管理應采用閉環管理方式,也就是缺陷的發現、記錄、匯報、消除以及檢查工作要做到環環相扣。
2.1.1 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視過程中,要認真細致,及時關注設備的異常聲音、現象等。對于肉堿無法發現的缺陷,應借助相關設備進行檢測。例如可以通過紅外測溫儀發現接頭接觸不良的情況,通過接地電阻測試儀檢測接地設備是否合格等情況。
2.1.2 工作人員一旦發現設備缺陷,應詳細記錄設備缺陷的地點、名稱、情況、設備型號、緊急程度等情況,并及時向相關領導回報。
2.1.3 對于工作人員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的緊急缺陷,相關領導又要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修。
2.1.4 運行的專責人員應對運行班組的消缺工作進行及時的檢查和監督,檢查設備的消缺情況,保證消缺的及時率和合格率,嚴格避免因設備缺陷而造成的故障或事故的出現。
2.2 提高設備的裝置水平
2.2.1 對舊型的、技術落后的配網設備進行集中整治。目前,我國的配網設備整體裝置水平較低,單以發達地區來說,仍有大量的舊型設備,如SJ型變壓器、產氣式環網開關柜、針式絕緣子等設備處在運行狀態。這些設備不僅運行時間長、技術落后,而且其絕緣水平及安全性能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嚴重影響了配網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對此,供電企業應逐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舊型的電網設備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和更換,進而全面提高設備的健康水平,為配網的持續穩定運行提供堅實的硬件基礎。
2.2.2 大力推行高技術含量的新型設備。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上涌現出了大量的高技術含量的配網設備。供電企業應摒棄傳統的保守觀念,積極大膽地對新設備進行嘗試,并總結相關經驗加以推廣。以筆者所在企業的實際經驗為例,近年來,先后在配網中使用了VSPS型真空自動化開關等新型設備。實踐證明,該設備在投入運行以來,有效地降低了事故停電的范圍,極大地提高了配網供電的持續性以及自動化水平。
2.3 逐步改善配網的運行環境
2.3.1 對線路周圍的違章建筑進行集中整治。近年來,雖然電網已經在電網配網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但是,在城鄉結合部及農村區域,架空線供電仍是配網的主體。由于部分居民電力安全知識的缺乏,許多住宅和廠方都建在架空線路的安全距離內,給電網及人民的人身安全帶來較大的威脅。對此,供電企業應加大電力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和普及力度,對于威脅配網安全運行的違章建筑可以聯合相關執法部門依法查處。
2.3.2 防止自然外力破壞線路設施。目前,據相關數據顯示,外力破壞已經成為引發配網事故的首要因素,而最主要的外力就是施工單位野蠻施工造成的電纜斷裂等。這種外力破壞通常會造成大面積停電,故障的修復時間也較長,給供電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造成較大的影響。對此,供電企業應采用內外結合的措施進行預防。一是供電企業應完善電纜走廊的標識,對于交通密集地區的桿塔應在底部砌置混凝土保護墩并涂上警示色;二是運行人員應加強線路巡視工作,與外施工單位做好交底工作,也可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監護,以保證線路安全。
2.3.3 不斷完善配電房內的基礎設施。在城市里,電氣設備大都安裝在配電房內,因此,房內的環境對設備的安全健康運行至關重要。在配電房內應安裝排氣扇、百葉窗等通風設施,保證空氣對流和通風,為設備散熱創造條件。此外,也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在配電房內安裝排水裝置,保證房內的設備的干燥性。
3 加強配網資料的管理工作
配網資料管理同樣也是配網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齊備、準確的配網資料是運行維護我工作和電網調度的基礎。因此,要不斷加強配網資料的管理,為配網的安全運行提供決策依據。
3.1 做好配網資料的合理歸檔工作
通常配網資料都多且繁雜,因此,只有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歸檔分類,才能便于今后數據和資料的查閱。目前,對于配網資料,常分為“臺帳”、“規范標準”、“運行數據”等類目,而“臺帳”又可根據線路的不同進行細化。總之,對于配網資料的分類,各單位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分類標準,確保資料管理的有序進行。
3.2 及時對重要資料進行更新
配網資料常會出現拆除設備、新增線路及線路運行方式的變化。因此,更新配網資料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10kV線路接線圖,它是進行兩票填寫和審批的重要依據,一旦發生問題,就會導致重大事故的出現。所以,供電企業應不斷完善配網資料更新的管理規程和工作流程,保證存儲的配網資料和線路設備的變更始終一致。
3.3 大力推行信息化技術的使用
隨著電網線路和設備的不斷增加,傳統的配網資料管理模式存在著資料卡片更新繁瑣、資料查詢工作量大等弊端已經無法滿足形勢的發展需求。尤其是隨著GIS技術和電子數據庫技術的發展,使配網資料的集中化管理變成了現實,極大地降低了查詢工作量,優化了資料更新方式,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結語
不斷加強配網管理水平,增強持續供電能力,是供電企業發展的根本,也是其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鍵。因此,供電企業必須從設備管理和配網資料管理兩項基本內容著手,深化管理,提升企業供電能力,滿足人民的用電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毅彬.淺談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的管理[J].中國電力教育,2007(z1).
[2]楊棟華.淺談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的管理措施[J].科學與財富,2010(7).
[3]朱長春.配網管理若干問題探討[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9).
[4]宋海勇.新技術應用對配電網管理的影響[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4).
[5]黃金潤.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J].中國科技博覽,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