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流動資產的內涵,從加強企業應收、預付賬款的日常管理,加強對企業貨幣資金的管理,加強企業存貨的日常管理等方面對如何加強企業流動資產的管理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企業 流動資產 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b)-0207-01
1 流動資產的含義
流動資產是企業資產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指企業在一年內或者一個營業周期內耗用或者能夠變現的資產,由實物類資金以及貨幣資金兩部分組成。實物類資金包括產品、半成品、原材料等,貨幣資金包括應收款項、銀行存款、現金等、待攤或者待處理款項等。由于這些資產流動性強,變現能力強,所以,流動資產往往在企業生產流通的整個過程中都存在,從原始的貨幣形態開始改變形態:一部分貨幣當做固定資金投入到生產實踐中,成為產品資金,最終回到貨幣形態。一部分資金以儲備資金的形式存留了下來。
企業必須加強對流動資產的管理,才能夠保證各項經濟活動有序、高效的進行,提升企業流動資產的運行效率,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維護企業的信譽。
2 加強企業流動資產管理的策略
2.1 加強企業應收、預付賬款的日常管理
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使得企業只有進行合理的應收帳投資才能夠提升競爭力,但是應收帳存在著自身的風險,因此,必須加強對應收帳款的管理以及核算工作,才能夠保證企業資金正常運轉,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首先,加強對客戶的信用管理。企業應當根據實際需要,成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對客戶的信用情況進行調查、記錄與分析,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機制。其次,建立一套健全的應收款、預付款的催收機制。將責任明確、具體到人,將應收款的回收工作和各部門的績效考核聯系在一起,激勵員工積極工作,催收應收款,對預付款項等及時列銷。再次,企業應當編制賬齡分析表,對應收帳的賬齡等進行科學而全面的分析,對應收款的存量、壞賬的可能性、增量等信息進行及時而準確的把握。
2.2 加強對企業貨幣資金的管理
貨幣資金主要以銀行存款和現金的形式存在。第一,現金管理方面,企業應當充分考慮到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對現金的收支進行規劃,定時的編制現金預算表。對現金進行管理的主要方式就是現金預算表,這對企業的財務管理至關重要。而現金管理工作中,對現金的收支管理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企業應當積極思考途徑與方法,及時收回應收款,加快資金的運轉,縮短回款周期,讓應收款以現金形式存在,為企業提供備用款,其余的現金應當進行存儲或者進行再升值處理。同時,企業也要注重對現金的開源節流,對現金支出進行一定的控制管理,在合法、合乎規范的前提下,在不損害公司形象與信譽的前提下,適當推遲現金支付時間。考慮到流動資產中現金的流動性最強,管理者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保障現金安全。第二,銀行存款管理方面,一些企業開設了不同銀行的很多存貨賬戶,對支票的管理不夠合理與妥善,一些轉賬等未能及時做賬,對銀行的存款等工作未能及時核對,未達款項較多,時間跨度大,使得銀行和企業之間的賬戶余額存在較大的差距,對企業的正常經營與高效運作帶來的一定的困擾。因此,必須加強對銀行存款的核算與管理工作,盡量讓銀行賬目與公司實際相符合,為公司高效運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2.3 加強企業存貨的日常管理
企業應當對存貨的周轉速度以及存貨規模等進行合理的控制,企業存貨管理是否成功取決于存在周轉的效率。企業應當積極的進行市場調查,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采購,使庫存量合理化,在確保產品及時銷售的前提下,使購買的原材料得以及時的投入生產,使原材料、包裝品、燃料等的庫存量最小化。
首先,對材料物資的儲備量應當作出科學而合理的預測,為了以盡量少的資金獲得盡量大的經濟效益,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將各種材料物資的最高儲備量計算出來,從而對材料物資的儲備規模進行合理的把握。對材料物資的資金需用量進行合理的測算,物資儲備量越多,則越有利于增加資金的占用量。對材料物資的經濟購進批量比進行嚴格的控制,所謂材料物資經濟購進批量比,即讓某個階段內的存貨總成本最低的進貨量。
其次,加強對產品規模、資金需求量以及投資量的管理。對產品規模進行合理的預測,才能夠保證產品得以均衡、連續、正常運行的前提;對產品資金需求量進行合理的預測;控制好產品的投產批量,為了將產品的資金占用量,就必須對產品數量進行合理而嚴格的控制。
最后,對產成品的規模進行合理預測。這就需要對企業產成品資金、產成品資金需求量進行合理預測、對存貨周轉率指標進行合理計算,從而提高存貨投資變現能力,提高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3 結語
流動資產是企業資產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流動資產在企業資產中占據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企業管理者應當對其予以充分重視,積極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嚴格加以貫徹執行,提高流動資產的運轉效率,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梁靜萍.淺談如何加強企業流動資產的管理[J].天津經濟,2011(3).
[2] 韋幫填.芻議企業流動資產管理的方法[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6).
[3]李麗.流動資金的管理初探[J].集團經濟研究,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