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教育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啟蒙階段,其中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使小學生識字、開發思維、培養表達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學科。語文教學承載了重要教學任務,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科目的時候應享受學習的樂趣,培養愛好,語文教師在講課的時候應更加生動形象的講解課文中的內容,其語言表達應充滿感情色彩,讓小學生更好地領悟其中的意境。自從小學語文教學開展創新活動以來,我們應不斷地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講課方法和特色,利用新的教學模式,投入到嶄新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b)-0162-01
1 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
1.1 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語文課是小學教育科目中的主要課程,保證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以及課余生活,這在無形當中增加了老師的工作任務和負擔。最大的難題是怎樣使學生從幼兒園的無拘無束過度到有規律、有紀律、愛學習的學生,這會讓教師們不知道從何做起,走進教室就感覺面臨戰場一樣。其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低年級的小學生,在思考能力上是直觀的,善于模仿老師的一舉一動。所以,語文教師在課程備案的過程中,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應有趣些,講課的方式新穎。語文教師的幽默的語言、夸張的動作、眼神的傳達等肢體動作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將目光轉移到老師的身上,認真聽老師講課。
1.2 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愛好
學習熱情與興趣愛好都是從心理上自主產生的積極性,所有人都是先對某些事從心里產生興趣才會表現出積極熱情的態度,有了熱情才能把學到的內容完成的更加出色。絕大多數小學生的天性都是以玩為主并且有強烈的求知欲,這些表現都是潛在的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興趣來引導學生學習,運用新穎的教學模式與靈活的方法,有趣的互動,把學生因為興趣產生的學習動力變為現實。與學生進行互動,例如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提問:“美霞,你喜歡文中的人物(動物)嘛?為什么?說說你的想法?其他同學有跟美霞不一樣的看法嗎?”,類似這樣的互動能使學生在活躍的氛圍學到更多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主動參與到互動中,還培養了學生的獨到觀點。
2 通過參加實踐活動,豐富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內涵
現代小學語文教育觀強調了豐富的校內生活與精彩的校外活動應在學校教育里面合二為一,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解放學生的學習包袱與緊繃的神經,讓學生放松身心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習更多的知識,參加更多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從而擴大對語文學習的認知程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展開各種對學生學習有所幫助的活動。
(1)搜集平日里的聽、說、讀、寫材料,采取針對一件事情進行討論的方式,每位同學以小評論員的角度闡述自己的想法與建議。
(2)讓同學們對一些事物或是人物進行模仿或是表演,發掘學生的潛在優勢。
(3)結合校園內舉辦的各種文藝活動、社會實踐、主題班會等內容進行總結。
(4)以學校小主人的身份向家人、親戚、朋友做介紹,介紹的內容應包括學校的概況、學習環境等,這樣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通過對電視中的健康廣告和生活中的接觸親自設計與制作,為自己所喜愛的東西進行廣告設計方案。
(6)根據社會新聞、學校熱點、班級情況等實時性問題,充當記者的角色展開調查、分析研究、展開“記者會”利用搜集的信息進行熱論,或是舉辦演講比賽,在整個活動中鍛煉敏銳的觀察能力。
3 加強學生們的朗讀能力
在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夠使學生正確的認識漢字,還能對我國漢語言文學初步的了解,并且正確使用詞匯,讓低年級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比在幼兒園時懂得的更加深入。使低年級的學生在無形道中,通過自我學習懂得思想品德,給學生們更大的空間,使他們盡情發揮聰明才智的同時也為今后在語文課學習中打下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堅實的基礎。
對低年級學生在朗讀訓練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很特殊的情況,授課老師不要擅自離開教室,在老師的監督下進行朗讀訓練,這樣就能避免學生出現懶惰的現象發生,從而影響到其他學生的訓練,使朗讀訓練課程出現不正之風。只有加強朗讀訓練的力度,做好監督工作,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學習更多的知識。如果長期性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還可以讓學生們增強語言的敏感性和感官認識,學生閱讀能力也相對提高,在朗讀更加通順與流暢的同時,鍛煉學生在組詞和造句方面的初步認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增加對朗讀的興趣。
4 領悟豐富而優美的語言意境
語言意境就是把枯燥的情景運用生動的描述更加藝術的表現出來,把聯想的情景與枯燥的內容融為一體,創造更為豐富的感情色彩與藝術氛圍,把讀者拉進到一個可以盡情無限遐想的空間達到一種藝術境界。小學生是最有想象力和聯想豐富的人群,他們總是通過自己的創造能力去想象他們所認識的事物,并生動夸張地進行詮釋。他們所幻想的另一個世界的樣子應該是花兒沖著他們微笑、小鳥沖著他們唱歌、小草為花兒伴舞、魚兒能與他們聊天。。。。。。。所以,低年級的小學語文教學要符合他們的創造心理,充分發揮出小學生天真爛漫的性格,在教師的引導下低年級小學生能更好地領悟對語文學習的真正意義,利用具體的表演形式去感悟更加豐富的語言意境,體會語文科目的獨特魅力。例如: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其中有一篇題為《大海的歌》課文,這是一首詩,其意境優美,充滿奇幻的色彩,借助很多的修辭手法和多種比喻的運用,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會有一種奇幻色彩的美麗圖畫的感覺完整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充分體現了兒童生活的樂趣以及對大自然生活的向往,這首詩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用來體會文中的意境,教師在領讀的過程中要進入到當時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和美輪美奐的意境,抓準了這種意境,就抓住了作者的創作目的,小學生在閱讀這種題材的課文時,不僅是獲得知識的一種途徑,而且通過多種語言方法進行描述,能通過課文的內容了解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并且領悟到另外一種深層涵義。
5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屬于起步和接受的階段。小學語文教師應做好這一項工作,讓低年級學生學好語文課,對其在今后的學習生涯和未來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對于他們一生的發展都將受益無窮,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方法應有獨到的方式,讓學習顯得更加輕松,這樣才能收獲最佳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白金聲.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小學語文教師,2003(3):84-85.
[2]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6.
[3]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5.
[4]周小妹.引導小學自制生字卡識字,小學語文教師,2002(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