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湖南省錫田地區位于南嶺成礦帶中段北苑,地處湘贛交界處,自從國土資源調查項目開展以來,錫田區內地質找礦工作進展比較明顯,已發現規模較大的錫鉛鋅多金屬礦脈,并且礦床的類型多種多樣,錫田地區地質找礦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本文主要進行研究錫田地區錫鉛鋅多金屬礦勘察的進展以及找礦的前景。
關鍵詞:錫田地區 錫鉛鋅多金屬礦 勘察 找礦前景
中圖分類號:TD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b)-0101-02
1 錫田地區錫鉛鋅多金屬礦勘察的進展
自從國土資源開展大調查以來,湖南省錫田地區錫鉛鋅多金屬礦的勘察取得很大的進展,到目前為止湖南省錫田地區的桐木山、隴上、曬禾嶺以及山田四個礦段主要礦體可估算資源量具有超大規模,對“湖南省茶陵縣錫田礦區錫礦的普查”探礦權范圍內的勘察示范工作也具有很大的進展,并且隨著對錫多金屬礦勘察工作的不斷深入,對鎢錫多金屬礦估算的資源量也具有顯著的增加。
1.1 礦體特征的研究
國土資產調查的過程中,在湖南錫田地區找礦進展取得重大的成就,經過項目組對區內已有的地物化遙資料以及找礦結果進行總結,并深入研究了錫田地區成礦地質條件,從而提出本地區的鎢錫礦模型與南嶺其他的礦床的找礦模型以及成礦模型有很大的區別,通過國在勘察工作進行及時有效的驗證,從而取得非常優越的找礦結果。隨著對鎢錫多金屬礦的勘察工作的開展,對找礦模式以及成礦模型不斷完善,取得一次由一次的重大找礦突破:2008年在礦區外圍山田礦段首次發現厚大的矽卡巖型鎢錫工業礦體,通過對這一地區進行細致的勘察工作證實已經達到大型規模;隨之2009年在湖南東部的桐木山礦段的花崗巖體基礎部位以及巖體突起部位的泥盆系碳酸鹽巖發現了隱沒在云英巖型鎢錫富礦體,并且經過對湖南錫田地區的地質不斷進行勘察,礦體不斷被發現,到目前為止已知的礦床規模正進一步增大。
1.2 勘察評價取得的突破與進展
湖南錫田鎢錫多金屬礦是今年來南嶺地帶尋找鎢錫礦繼騎田嶺錫礦取得重大突破的又一次發現,下面主要分析勘察評價取得的進展以及突破:
(1)到目前為止,錫田地區勘察出鎢錫多金屬礦床達到8處,其中大型規模的鎢錫金屬礦床有4處,中型規模的鎢錫金屬礦床有1處,通過勘察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將會勘察出中型以上規模的鎢錫金屬礦床至少有3處。
(2)通過對湖南錫田進行仔細的勘察發現,通過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綜合異常處共圈定錫田區內41處,其中已知礦床分布,仍然有可擴大找礦意義的甲類異常鎢錫多金屬礦床有9處,而無已知鎢錫金屬礦床分布,通過進行勘察推斷出可能發現大中型鎢錫多金屬礦床異常2處,推斷出可能具有中小型鎢錫多金屬礦異常處有11處,并判斷具有一定的找礦意義。在勘察工作中發現錫田地區地質工作程度較低,并且找礦前景目前沒有判斷的異常處有13處,而找礦性質不明的異常處共有6處。
1.3 取得的找礦成果以及重大的突破
通過對湖南錫田地區進行勘查,并根據該區的地質條件以及探測的工作成果,勘查取得了顯著的找礦成果,工程成礦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并顯示出該地區具有較大的找礦潛力。
(1)找礦類型的突破
通過進行勘查發現桐木山地區的巖凸部位共進行施工9孔,發現隱伏云英巖性鎢錫多金屬礦床有10個,對走線的控制為70m到230m,斜深的控制為60m到410m,并且通過勘查發現單個礦體厚度為0.51m到2.41m,礦體品味為WO3為0.095%到0.782%,Sn為0.031%到1.872%,并且沒有對礦體的界限進行圈定。
(2)鉆探施工成果
自從勘查工作的開展,通過對勘查工作的不斷總結發現成礦規律為找礦工作的突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2008年到2009年通過對錫田地區進行勘查發現錫田地區隴上礦段并進行示范施工鉆孔成礦率高達890.5%,對錫田地區的桐木山進行施工鉆孔的成礦率達88.5%。
(3)深度找礦取得的成果
在找礦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對于錫田地區深度比較隱伏的鎢錫多金屬礦床,在勘察的過程中通過采用多種勘察方式以及物探手段進行對比勘察效果,最后對深度比較隱伏的礦床主要采用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身測量,在勘察的過程中根據電阻率的高低異常并且在新成礦理論的指導下采取鉆探驗證,通過勘察以及鉆探驗證錫田地區的桐木山礦段具有良好的找礦成果。
(3)面上找礦取得的重大突破
根據錫田礦區的泥盆系中上統接觸帶矽卡巖型鎢錫礦床的成礦規律,并推廣應用于石灰系中上統壺天群找礦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并且在錫田礦區外圍的接觸部位發現3條鎢錫礦脈,其中正接觸帶礦脈長度在3000m,并且礦體的厚度為0.83m到4.72m左右,平局厚度在2.66m,礦區品味為WO30.046%到0.526%,Sn為0.156%到3.843%,WO3的平均品味為0.246%,Sn的平均品味為0.607%。
D2q中泥盆統棋梓橋組,印支期中粒黑云母花崗巖;燕山期細粒白云母花崗巖;(1)矽卡巖型鎢錫礦體以及相關的編號;(2)推測、實測斷層以及編號;(3)鉆孔以及編號;(4)視電阻率異常等值線以及異常值。
2 找礦前景分析
通過對湖南錫田地區進行勘查發現,錫田地區的成礦條件是十分有利的,并且這一代地區的斷裂發育、褶皺以及巖漿活動強烈并且非常頻繁,物化探非常明顯、目前在該地段已經發現很多條鎢錫礦脈,通過進行勘查發現錫田讀取的資源遠景是非常大的,并且將成為湖南南嶺地區大型的鎢錫多金屬礦產地。
并且在勘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通過根據目前的勘查工作程度、重力異常、找礦模型以及成礦的地質規律進行分析發現:在錫田地區的巖體西基礎帶山田、東接觸荷樹下找礦遠景區,并且遠景資源潛力WO3+Sn,可以達到48.9×104t。
(1)錫田巖體西接觸帶:該地帶主要位于嚴塘復式向斜啞鈴柄西部之內外接觸帶,并且在隴上礦區發現具有主要礦脈3條,已經探求出資源量WO3大約有6.52萬t,Sn大約有8.31萬t,其中在該地段的21號礦體的控制長度為4100m,礦體的斜度為375m,厚度在大約在0.73到11.98m,平均為5.05m,其深度主要采用鉆孔控制,礦區的平均品位WO3為0.32%,Sn為0.331%,已經探求資源量為WO3+Sn為9.87萬t,
(2)錫田巖體東接觸帶:該地段主要位于錫田巖體小天復式與啞鈴柄東段的斜內外接觸帶,發現礦脈有12條,通過與西接觸帶進行相比,該地段更加有利,因為該地段主要為小田復式向斜之一的系列刺激背,并且在泥盆系中上統一地層組成,褶皺軸部與發育基本平行的斷裂,并且錫田巖體向東部隱伏延伸,并且錫品味普遍較高,而且可能在褶皺部位出現厚大的巖體,因此這一地帶的找礦前景比西接觸帶更加廣闊。
3 結語
綜上所述,湖南錫田地區成礦地質條件優越,資源豐富,并且具備優越的構造、巖漿層、地球物理化學條件,具有良好的找礦前景,是大型以及超大型鎢錫多金屬礦產的重要的地帶。
參考文獻
[1]曾桂華,胡永哉,余陽春.湘東錫田壟上矽卡巖型錫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前景.[J].華南地質與礦產,2005(2):69-72.
[2]余陽春,伍式崇,梁鐵剛.錫田地區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J].資源調查與環境,2006,27(2):137-142.
[3]徐輝煌,伍式崇,余陽春.湖南錫田地區矽卡巖型鎢錫礦床地質特征及控礦因素[J].華南地質與礦產,2006(2).
[4]伍式崇,洪慶輝,龍偉平.湖南錫田鎢錫多金屬礦床成礦地質特征及成礦模式[J].華南地質與礦產,2009(2).
[5]黎傳標.湖南省桂東-汝城地區鎢錫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前景[J].華南地質與礦產,2010(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