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Y800型起重機擺脫了超大型起重裝備“拆裝難、耗時長”的難題,其獨有的大臂自組裝技術和配重自適應控制技術,只需1h即可完成大臂和配重安裝。
從千噸級全地面起重機的誕生到應用,從技術壁壘的突破到創新,從外資品牌的獨霸天下到本土品牌的群雄崛起。近兩年,我國在超大噸位起重機領域的騰飛著實讓國內外吃了一驚。而在這場本土品牌的攻堅戰中,徐工重型功不可沒。
2011年12月28日,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徐工重型QAY8D0型起重機第一次伸展大臂,成功完成了84m、65t工況風電設備的首吊任務。而后,經過技術團隊多次吊點、吊距、重心等的確認,第一次葉輪吊裝也于12月29日上午9點順利完成。
QAY8D0型起重機是徐工48年起重機研發歷史的沉淀,該設備首先擺脫了超大型起重裝備“拆裝難、耗時長”的難題,其獨有的大臂自組裝技術和配重自適應控制技術,只需1h即可完成大臂和配重安裝;該起重機背負重達205t的大臂、卷揚和超起裝置依然能夠在15°的山坡上行駛,速度可達1.5~1.8km/h,轉場僅需十余分鐘;該起重機還擁有成熟的超起組合臂技術,專注于大型設備吊裝的超起工況,使起重性能最大提升300%;同時,該機型在實際施工之前已針對6大主要工況進行了上萬次的起重、行駛和坡道強化實驗,本次20天吊裝5臺風機的速度就是實力的證明。
在徐工重型800t級起重機首秀之后,緊接著又完成了2012年的首次接力——1月12日,徐工重型QY160K型汽車起重機正高懸于80m高空,而它身后QAY1200型全地面起重機正張開一雙超起巨翼,以鶴嘴型塔臂吊住QY160K的4只支腿,上演了“全地面起重機吊裝汽車起重機”的好戲。
這次演出是徐工重型千噸級技術團隊精心策劃的一次吊裝試驗,采用了技術含量最高的塔式工況:63m主臂+36m塔臂+超起的組合臂工況。據徐工重型技術中心主任介紹:這種工況看似吊重不高,卻是40m幅度、80m高度下吊重70t的極限工況,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驗證千噸級的微動性,本次操作人員特意在QY160K的車身上放置了一滿杯水,并為QY160K設置了與其底盤形狀幾乎相同的特定放置區域,而杯中水一滴都沒有灑出的完美結局恰恰反映出該機型的高穩定性。
近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對于超大噸位設備的研發制造不僅凸顯了本土品牌勇于創新的決心,更徹徹底底地驗證著本土品牌進軍并占領國際市場的實力。那么為此,未來更需要國內企業尤其是精尖企業的共同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