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路課程是電氣信息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電路的基本理論、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進行實驗的初步技能?!半娐吩怼闭n程具有內容多、理論性強、計算繁雜、習題量大的特點。需要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才能學好電路理論課程。由此將“學習過程轉變為學習、應用、發展知識的過程”。本文主要介紹了電路原理課教學改革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電路原理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M1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2(c)-0000-00
在 “電路原理”的實驗教學建設與改革的實踐中,根據長期的實驗教學經驗,探索實驗室建設、實驗教材建設、實驗內容設置、實驗模式和實驗考核方法的改革,運用傳統方法結合計算機仿真的實驗方法,以規定實驗結合自主實驗的形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延伸教學互動空間,形成了一套分層次遞進的實驗教學模式。
基礎課程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和科學實驗技能,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如何在有限學時內使學生掌握電路的基本知識、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實驗技能是主講老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及方法、教學質量評價方法與評價體系、實踐環節等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實踐
1教學內容
1.1?線性電阻電路
1.2?正弦電流電路
1.3?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1.4 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
1.5?動態電路的復頻域分析
1.6 非線性電路
1.7 網絡矩陣和網絡方程
1.8?二端口網絡
1.9 分布參數電路
1.10 磁路
???
2教學手段與方法
2.1編寫教學計劃?
??? 編寫教學計劃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授課計劃、授課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 ;授課的總學時和學時分配要符合教學計劃 ,教師不僅要“吃透”教材 ,積極參加教材建設 ,同時還需要認真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責任心。認真備課、做好備課筆記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
2.2教學方法
(1)在電類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結合電路課程的特點和教學內容,安排好先修的數學和物理學課程。
(2)在教學中,強調基礎知識,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計算方法的掌握。注意理論聯系工程實際。
(3)在教學中,注重教學方法,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使學生對基礎知識牢固掌握、靈活應用。
(4)結合課堂講授內容,精心配備例題和習題,開展課堂討論,以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5)電路原理課程多媒體教學的實踐。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增大了信息量。制作上網課件,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加強訓練。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采用多媒體教學已經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的學習環境.改變了單一的教學形式,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
(6)注重實驗教學和課堂理論教學的結合,通過常用儀器儀表的使用和對實際電路的調試、現象的觀察、參數的測定、故障的排除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電路元件的基礎知識、電路模型知識、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互感現象。通過驗證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加深學生對重點和難點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7)將電路計算機輔助分析引入教學,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動態電路的過渡過程和正弦穩態電路的頻率響應。
3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
3.1教材內容方面
在課程體系上要體現專業基礎課的特點,采取橫向聯合改革的做法,對一些與工科物理重復的內容只作過渡,不再重點講授。而將重點放在講述分析方法,如時域及頻域網絡分析。從時域和頻域這兩個角度對網絡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并建立起復頻域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對后續課程有極大的影響。學生通過學習這兩部分內容在電路理論方面的思維和能力得到了訓練和提高。
3.2設計實驗方面
實驗教學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的重要環節,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動手實踐緊密結合, 使學生具備了基本的實踐技能,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工程意識。[1]
開設出既能加強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訓練又能反映當代科技水平且與相關專業密切結合的實驗。以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綜合分析能力和潛在創造能力。將實驗內容按功能分塊,分別是基礎模塊、設計模塊、應用模塊,刪去一些陳舊落后的實驗,加強了設計型實驗和仿真實驗。
4課程考核及教學改革的目的
在課程考核方面,強調平時階段考試的重要性,弱化了期末考試的比例,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最后的總評成績真正能夠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
隨著高校新一輪的建設,給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大專業、大平臺、大院系的建立進一步整合了教學資源,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重要的基礎;高校擴招使得大班授課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形式。為了適應這一形勢,同時也為了保證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順利實施,課程組加強教材建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材體系。
深化教學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智能。現代的教學觀是發展型和開拓型的教學觀。把知識的傳授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很好的結合起來,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基礎上,注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智能?;谶@種認識,在電路原理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采用啟發式教學,不要過細過長,而應讓學生懂得知識的來源和獲取知識的手段要比知識本身更重要,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
5實踐教學的效果與意義???
通過教學改革促進了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的改變,達到預期目標。
在重視電路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實際,重視現代電路分析的方法,培養學生熟練使用現代化設計工具,增強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實踐教學內容的安排,旨在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驗課程內容可分層次開出基礎型、設計型。實驗采取開放式教學模式,實行實驗時間開放,實驗內容開放,實驗器材開放。
實踐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其自身的創新能力。提高了實驗的操作能力,增強了學生操作實驗的自覺性。強化了學生細致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科學的實事求是精神。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對其自身的綜合素質也有很大程度的加強。[3]
6結語
本文通過對電路原理課教學改革的實踐分析,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實驗、實訓變得有趣味、有探索性,提高了學生對實踐環節的重視程度。強化了理論分析與實際工程的聯系。通過實驗、實訓,學生具備了基本的實踐技能,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工程意識,也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洪亮,田社平,張峰.基本電路理論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中國大學教學,2009年第2期.
[2] 田健仲,吳敏華,張俊方,王凡.電路原理實驗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年10期.
[3] 孟繁鋼.“電路原理實驗”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