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序質量是基礎,直接影響產品的整體質量,工序質量控制是過程質量控制基本點,是現場質量控制的重要內容。要控制產品加工過程的質量,必須控制工序的質量。
關鍵詞:產品加工工序質量
中圖分類號:V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2(c)-0000-00
工序質量是在產品加工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檢驗出來的。為了把工序質量從事后檢查把關,轉向事前控制,達到“以預防為主”的目的,必須加強加工工序的質量控制。
1工序質量控制的概念
產品加工過程,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零(組)件工序構成的,工序質量是基礎,直接影響產品的整體質量。要控制產品加工過程的質量,首先必須控制加工工序的質量。
加工工序質量的控制,就是對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控制和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控制,據此對整個加工過程進行的質量控制。
加工工序質量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質量(人、機、料、法、環的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動結果的質量,即每道工序加工完成的產品是否達到有關質量標準。
2工序質量控制的原理
加工工序質量控制的原理是采用統計分析的方法,通過對工序一部分檢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來判斷整道工序的質量是否穩定、正常;若不穩定,出現問題須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從而實現對整個加工工序質量的控制。其控制步驟為:(1) 檢測。 (2) 統計分析。(3) 判斷。(4) 糾正或認可。
3工序質量控制的內容
進行工序質量控制時,應著重于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嚴格遵守工藝規程。加工工藝和操作規程,是進行加工操作的依據和法規,是確保工序質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須嚴格執行。2.加強質量檢查。主動控制影響工序質量的五大因素,即:人、機、料、法、環。只要將這些因素切實有效地控制起來,使它們處于被控制狀態,確保工序投入品的質量,避免系統性因素變異發生,就能保證每道工序質量正常、穩定。3.開展檢驗工序活動結果的質量。工序活動結果是評價工序質量是否符合最終的標準要求。為此,必須加強質量檢驗工作,對質量狀況進行綜合統計與分析,及時掌握質量動態。4.設置工序質量控制點。為了保證工序質量而進行控制的重要件或關鍵件,或薄弱環節,以便在一定時期內,一定條件下進行強化管理,使工序處于良好的控制狀態。
4質量控制點的設置
質量控制點的設置,是根據產品零(組)件的重要或關鍵程度,即質量特性對整個產品質量的影響程度來確定。為此,在設置質量控制點時,首先要對加工的對象進行全面分析、比較,以明確質量控制點,爾后進一步分析所設置的質量控制點在加工中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或可能造成質量隱患的原因,針對隱患的原因,相應地提出對策措施予以預防。由此可見,設置質量控制點,是對產品質量進行預防的有力措施。
質量控制點的涉及面較廣,根據產品特點,視其重要性、復雜性、精確性、質量標準和要求,可能是復雜的某一產品,可能是技術要求高,加工難度大的某一零件,也可能是影響質量關鍵的某一環節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均可作為質量控制點來設置,主要是視其對質量特征影響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例如:1.人為因素。人為因素很關鍵。某些工序或加工重點應控制人為因素,避免人的失誤造成質量問題。2.材料的質量和性能。材料的質量和性能是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某些工序,更應將材料質量和性能作為控制的重點。3.加工順序。有些工序或操作,必須嚴格控制相互之間的先后順序。工序劃分有利于加工和質量控制,上、下工序要合理銜接,冷熱工序要合理安排。4.技術間隙。有些工序之間的技術間隙時間性很強,如不嚴格控制亦會影響質量。5.環境因素。有些產品需要在適宜的環境條件生產或加工。6. 工藝的合理性。工藝規程是規定產品加工、裝配、檢驗等工藝過程的工藝文件,它直接用于生產現場,指導工人操作和檢驗產品質量,是生產管理的基礎文件。工藝規程編制的合理,利于機械加工,否則會導致加工報廢。如:某型角位移傳感器“上安裝板”,原來選用的材料是2Cr13,根據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加工工藝要求進行平磨,但2Cr13耐鹽霧性能差,不能滿足產品環境要求;設計員出于1Cr18Ni9Ti材料的耐鹽霧性能良好,將“上安裝板”的材料改為1Cr18Ni9Ti,但該材料沒有磁性,不適合進行平磨。而工藝未取消平磨工序,導致投產200件“上安裝板”中75件報廢。7.質量不穩定、質量問題較多的工序。通過數據統計表明,質量波動,不合格率較高的工序,也應作為質量控制點設置。如大氣溫度傳感器的敏感元件封口焊工序,由于焊接質量不穩定,多次出現虛焊現象,造成產品耐濕熱性能下降,絕緣電阻超差,產品濕熱試驗不過關。針對問題,對此工序的工藝進行細化,采用成熟的防冰大氣總溫傳感器的焊接工藝,即高頻真空封口焊。加強焊接過程的質量控制后,未出現產品耐濕熱性能下降,絕緣電阻超差,徹底地解決了產品濕熱試驗合格率低的問題。
綜上所述,質量控制點的設置是保證加工過程質量的有力措施,也是進行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5工序質量的檢驗
工序質量的檢驗,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對工序操作及其完成產品的質量進行實際而及時的測定、查看和檢查,并將所測得的結果同該工序的操作規程及形成質量特性的技術標準進行比較,從而判斷是否合格。工序質量檢驗,也是對工序活動的效果進行評價。工序活動的效果,歸根到底就是指通過每道工序所完成的產品的質量如何,是否符合質量標準。
6加工質量的預防與控制
加工產品質量的預防與控制,是事先對要進行加工的產品分析,在加工中可能或最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采取對應的預防措施。
每個產品中都有引線和焊點,在工序中占很大的比重,如果引線或焊點出現問題,整個產品將失去功能,比如防冰大氣總溫傳感器在振動過程中就出現了引線斷裂問題。首先對故障件進行解剖分析,找出故障原因,造成引線斷裂的主要原因是在剝線時,導線的芯線受傷,加之導線沒有采取加固措施。
采取質量預防控制措施為:1.剝線環節,要求將以前用刀片剝線改為采用熱剝器剝線,剝完后認真檢查過渡處有無受傷。2.在焊接過程中導線芯線和外皮過渡處不能折硬彎。3.焊接后要采取固定措施,使導線和電路板固定為一體,避免線頭過渡處受力。4.對每個焊點檢驗員必須認真檢查。
7結語
總之,加強工序質量是保證產品質量的必要前提,在控制過程中實現加工前、加工中、加工后全過程有效監控,將事前預防控制作為工作重點,以減小由加工工序產品質量偏差帶來的損失,確保產品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