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落地時的第一聲清脆的哭聲,就是最原始的“說話”。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有的父母會發(fā)現(xiàn)孩子性格內(nèi)向,不大愛說話,或者說話聲音跟蚊子一樣小。孩子金口難開,父母一籌莫展。孩子不愛說話怎么辦?
要打開寶寶的話閘子,首先,父母需要弄清楚孩子為什么不愛說話。孩子不愛說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因素:
1 環(huán)境因素。有的家庭中用多種方言與小孩講話,如父親講普通話,母親講廣東話,爺爺講上海話,保姆講陜西話。孩子對此無所適從,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說。
2 病理因素。一些疾病,如智能發(fā)育落后、腦性癱瘓、聽力障礙、兒童孤獨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損或功能失調(diào)等,可導(dǎo)致說話延遲,同時也存在其他相應(yīng)的異常表現(xiàn)。
3 心理問題。由于孩子剛開始說話時口齒不清,把“毛驢子”說成“毛魚子”,“饅頭”說成“饅斗”,而引起成人的笑話,造成了孩子懼怕說話的心理。
4 個性問題。有的孩子內(nèi)向不愛說話,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5 教育問題。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或少言寡語,與孩子交流過少或缺乏交流;家庭環(huán)境不和睦或者許多事情由父母包辦代替,使孩子得不到鍛煉。
下面是一些小技巧,父母們可以參考:
1 為寶寶提供一個語言環(huán)境。你手邊做著什么事,就對他說什么事,如你在盛飯,你就說:我在給寶寶盛飯呢!你在洗衣服,你就說:我在繪寶寶(爸爸、奶奶等)洗衣服呢……孩子多聽是學(xué)說話的前提。
2 鼓勵孩子說。在你問孩子問題時,不要滿足于她點頭、搖手,要讓她回答,比如問她:“你要吃桔子嗎?要吃大個兒的,還是小個兒的?”必須要她開口回答,才給她。
3 和孩子一起看有圖的兒歌,一邊講故事,一邊學(xué)兒歌,這時,往往孩子會開口講話,他也就得到訓(xùn)練了。
4 當(dāng)孩子說話聲音很小時,你可以表示聽不清楚,要孩子再大聲說一遍,并按她說的替她解決問題。這樣,她就會明白:聲音大些有好處。
5 在孩子情緒好、迫切地想要什么東西(如薯條、餅干)時,可以用激將法,你可以說:“你告訴我要薯條我馬上給你,你只是點頭要,我可不給你啊。”她如果說了,你不但給她薯條,還要表揚她。
6 如果有條件(如幼兒園很近、老師又很好)可以送孩子上幼兒園,由于有小朋友交往,她學(xué)說話要快得多。
最后,需要提醒父母的是,不要操之過急,一開始還不宜讓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回答問題,因為有的孩子在這個年齡還會怕陌生人,會擔(dān)心在陌生人面前說不好。如果操之過急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收到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