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衛生廳近日下發了《關于建設江蘇省集約式預約診療服務平臺推進預約診療服務工作的意見》。準備在今年6月之前,建立統一、高效,集預約和管理于一體的“江蘇省集約式預約診療服務平臺”,向江蘇省乃至全國公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預約診療服務。搭建江蘇省統一預約平臺,嘗試影像檢查網上預約
從江蘇省衛生廳推出的時間表上,要求在今年6月之前完成江蘇省服務平臺建設,江蘇省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及部分三級以下公立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上線;12月之前完成江蘇省二級以上(含二級)醫療機構及部分二級以下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上線。實現85%專家號源、全部普通門診號源投放。在完成江蘇省服務平臺建設,開展預約掛號服務的基礎上,逐步開展醫學影像檢查、醫學檢驗檢查、入院等多種預約診療服務,探索實現費用支付、檢驗檢查報告查詢、信息交換等功能,推進區域內醫療資源共享,提高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省級預約平臺和各個市“互通”
據了解,江蘇13個市都已經建立了12320預約診療服用平臺,一些大醫院也可通過自己網站和電話預約掛號系統。而患者通過這個省級統一掛號平臺,既可以直接預約省級大醫院,也可以鏈接到各個市醫院的預約平臺。《意見》要求,江蘇省服務平臺為主平臺;各省轄市已建立或擬建立的區域預約診療服務平臺為子平臺(未建立子平臺的地市由全國預約診療服務中心負責構建);各醫療機構自建的預約診療服務平臺為自建平臺。主平臺直接提供省管醫院的預約診療服務,提供與子平臺、自建平臺的鏈接服務,并為省管醫院及下級醫療機構之間提供轉診預約。
投放至全省平臺的專家號不低于20%
預約掛號開展了這么長時間,難掛的專家號,還是難掛到。很多患者關心,一些知名專家會拿出多少號放到網上來掛?《意見》要求,總的開放預約號源的比例應在2011年預約診療服務的基礎上,只能增加,不得降低,并逐步擴大。
江蘇省服務平臺試運行階段,二級及二級以上醫院號源投放可從專家門診號源,逐步擴大至普通門診號源,其他醫療機構號源原則上全部投放;二級及以上醫院投放至江蘇省服務平臺開放預約的專家門診號源,不低于全部專家門診號源的20%,剩余號源根據本院實際情況分別按一定比例投放至自建平臺或用于現場掛號。
預約掛號全部實名制,實行預約優先
《意見》要求,預約掛號實行實名制預約。患者預約時須提供真實姓名、有效身份證件號(限身份證、軍官證、護照、港澳臺同胞證)、聯系方式等真實信息。患者就診當天取號時出示有效身份證件信息必須與預約掛號時登記的一致。代預約的需使用就診患者的身份證件。16周歲以下(不含16周歲)青少年、兒童患者預約的需使用監護人的身份證件并在掛號時出示。
根據衛生部文件規定,堅決實行“預約優先”,即對預約的患者包括社區和對口支援協作關系醫院預約轉診的患者優先安排就診。部分號源開放預約的醫療機構,應當確定開放預約號源的就診順序;全部號源開放預約的醫療機構,原則上患者預約的順序即為就診順序。
①醫師替診、停診怎么辦原則尚不允許,非常原因需通知到位
醫師門診一旦進入預約程序,原則上不得停診。因政府指令性任務、身體不適、緊急會議或其他公務等原因不能如約坐診的,可由本醫療機構同級別醫師替診。醫療機構應當及時通過相應平臺發布醫師停診、替診信息。實行數據統一管理的醫療機構,其停診、替診的患者通知服務由全國預約診療服務中心提供;不能實現數據統一管理的醫療機構,應當通過電話、短信等途徑通知已預約的患者,并確保通知到位。
醫師停診、替診信息發布的時間原則上不晚于醫師坐診時間前的24小時。
②患者“違約”怎么辦三個月內違約三次進入“黑名單”
已成功預約的訂單不可更改,如更改需重新預約。如無法按時就診,患者需要在預約的門診開診前通過網絡、電話等途徑取消預約,否則視為違約。
成功預約的患者在未辦理預約退訂的情況下,未按約定時間至相應的醫療機構取號就診,自動視為違約。3個月內累計違約3次將被列入違約名單,此后3個月內,無法享受主平臺、子平臺及自建平臺提供的預約掛號服務。
③如何遏制“炒號”?同一身份證件一家醫院一天不能掛超三次
同一身份證件在同一地區(市、縣)當天預約的醫療機構數原則上不能超過2個;同一身份證件在同一醫療機構當天預約次數原則上不能超過3次;同一身份證件在同一醫療機構同一科室當天的預約次數不能超過1次;同一身份證件在同一醫療機構當月預約次數原則上不能超過6次。由醫療機構工作人員負責完成的預約診療服務原則上不受上述規定限制,醫療機構要加強監管,確保預約診療服務公開、公平,杜絕醫務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參與“炒號”等不規范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