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攝影新手:什么是直方圖,它有什么用?
直方圖是一張畫面影調或亮度范圍的圖形化指示。在相機的機背LCD顯示屏上查看照片時,它會顯示在照片旁邊;在即時取景模式下,它會始終出現在顯示屏上。但無論在什么位置出現,它顯示的內容都是相同的:它是一個小小的圖形,其中指示了當前圖像所包含的影調分布信息。
那么,我為什么需要它呢?
因為它顯示了一個場景中亮度階層分布的情況,它是評判一張照片曝光情況的最有效工具。它也會為我們提示,是否需要進行增曝或者減曝。
數碼單反相機上的標準直方圖將亮度分為256級。直方圖的最左側對應于0,也就是純黑;最右側對應于255,也就是純白。在這兩點之間的亮度階包含了所有可能出現的影調,橫軸的中心點所對應的,就是標準中間調亮度級。橫軸上256個亮度級點上的峰值高度所指示的,就是當前畫面中,亮度為該等級的像素數量。直方圖的峰值大小和形狀,會根據場景中明暗影調的不同組合的而有所區別。
好吧,那么是否存在某種特定的直方圖形狀,能夠代表最理想的曝光情況呢?那我就照著這樣的直方圖來拍就好啦!
直方圖所反映的,是相機鏡頭所面對的現實。如果場景或者拍攝對象很暗,那么直方圖就應該是向左堆積的;相反地,如果場景或者拍攝對象很亮,那么直方圖就會呈現向右堆積的狀態(如果想要記住分布規律的話,牢記“左暗右亮”就好了)。
如果當前的場景主要是由中間調組成的,比如綠色草地上的一匹棕馬,那么直方圖的大部分信息就會集中在中間區域。但是,并不存在所謂“完美”的直方圖。
這就是說,我們只能盡量獲得一個更加“準確”的直方圖,從而獲得更加準確的曝光。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我的相機的內置測光系統并不怎么準確?
就如我們上期在討論曝光的時候所發現的那樣,數碼單反相機并不總是能自動得出正確的判斷。因為相機的內置測光系統是為了讓曝光結果傾向于中間調而設計的,而比中間調亮得多的場景(如雪景)拍出來就會發灰或欠曝;比中間調暗得多的場景(如黃昏時陰沉的風景)拍出來也會發灰,或者過曝。
若想避免這樣的結果,可以使用曝光補償來提亮或者壓暗畫面。要實現這一點,只需按下“+/-”按鈕,并撥動控制撥盤即可。順時針撥動即是增曝或提亮畫面,逆時針撥動則是減曝或壓暗畫面。
這就是直方圖最有用的地方——你可以借助它來判斷,還需要提亮或壓暗多少,才能接近理想的曝光。比如說,在明亮的陽光下拍攝一片白色的沙灘,此時,你知道直方圖應該要大幅度地堆積在右側。那么,如果拍攝結果不是這樣,就要加一些正向的曝光補償(增曝),直到直方圖呈現這樣的狀態為止。不過,要注意不要增曝或減曝過度,否則就會出現“修剪”。
我之前就聽說過“修剪”這個詞。它到底有多糟糕?
如果直方圖的信息超過了最左端或最右端,就意味著有一部分圖像信息被丟失了。如果直方圖的左端出現了修剪,那么畫面中最深的陰影部分就會是純黑色的沒有任何細節。
詳解 如何閱讀直方圖
相機的直方圖是對照片曝光情況的準確反映,它以圖形形式描繪了影調、或者說亮度級的范圍和分布。每拍一張照片,你都應該隨即查看它的直方圖,這樣你就能判斷,是否需要對曝光進行調整。
直方圖圖表中的橫軸代表了亮度等級,左端最暗,右端最亮。縱軸代表的是每一亮度級上的像素數量。
直方圖的大小和形狀為你判斷場景的反差大小提供了極為直觀的依據。在這幅畫面中,包含了一個完整的影調范圍,其中既有略有修剪的陰影(出現在畫面的左側),也有幾乎全白的高光(出現在窗戶上)。
詳解 曝光基礎
不要僅僅依靠相機顯示屏上的預覽圖像來判斷曝光是否準確,顯示屏的亮度往往會造成誤導。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查看直方圖。
欠曝
如果直方圖的大部分信息都集中在左側,這就意味著畫面整體的影調是暗于中間調的。而如果實際的景物并非這么暗,那么照片就是欠曝了。
過曝
如果直方圖的大部分信息都集中于右側,那么畫面肯定相當明亮,并且出現了高光修剪。如果實際的場景沒有這么明亮,那么照片就是過曝的。
曝光正確
如果直方圖的信息較為均勻地分布在整個圖表范圍之內,而且最左端和最右端都沒有出現明顯的信息堆積,那么就意味著,畫面已經包含了盡可能寬的影調范圍,完整涵蓋了陰影部、中間調和高光部。注意畫面上方的天空中央仍然出現了輕微修剪的情況。
詳解 直方圖在哪兒
在大部分數碼單反相機上,你可以調出三種不同形式的直方圖。在這里我們將演示,如何調出其中最常用的兩種。
亮度直方圖
普通的黑白直方圖顯示了照片中影調或亮度級的分布情況。要調出它,首先按下照片預覽按鈕,顯示照片,然后調節照片預覽模式(在佳能的單反相機上,多次按動DISP按鈕;在尼康的單反相機上,按動多重選擇器的上下箭頭按鈕)。
即時取景直方圖
在以即時取景模式拍攝時(如果你的相機支持該模式的話),也可以調出同樣的亮度直方圖。和前一種直方圖的區別在于,這里的直方圖是實時的,也就是說,當你移動相機、或者改變曝光設置時,直方圖的形狀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顯示實時的亮度分布。
調節曝光
無論是哪種直方圖,一旦它顯示照片出現了過曝或者欠曝,那么在重新拍攝之前,我們就應該利用相機的曝光補償功能對曝光進行修正,相應地壓暗或者提亮照片。按下機身背后的“+/-”按鈕,并撥動相機的控制撥盤,完成曝光補償設置。
當然,有時候你可能會有意讓一些陰影或者是夜空呈現純黑色,但是即便是這些地方,多多少少也需要留存一些細節。如果直方圖的右端出現修剪,那么就意味著發生了高光溢出,最亮的高光會呈純白色,同樣沒有任何紋理或細節。
但在有些時候,高光修剪是不可避免的。閃耀的高光點,如一些高反射面發出的耀眼反光,通常都會呈現出亮白色,而這些反光處也是不包含任何重要的肌理或細節的。
直方圖會不會犯錯呢?
不會,它永遠是影調分布的忠實反映。在某些相機上,直方圖顯示較小,所以查看起來比較費勁,也很難判斷左右端點是否出現了修剪。不過可以啟用高光修剪警告,它能夠指示出現過曝的區域(如右上圖所示)。
所以說,我需要盡可能保證直方圖信息峰的最右端與橫軸的右端點之間要留有空間?
是的,要盡量如此,但是也不要留出太寬的間隙。在拍攝數碼影像時,應該在不發生修剪的前提下,讓畫面亮度盡可能高。這是由影像感應器的技術特性決定的,它對于直方圖右側、也就是較亮的影調更為敏感,對這一部分的信息記錄得也更多。
詳解高光修剪警告
為了讓自己直觀地感覺到高光修剪的情況,不妨開啟相機的高光修剪警告,該功能位于相機的顯示菜單中。在開啟該功能后,當在LCD顯示屏上預覽照片時,畫面中發生高光溢出的區域將會閃爍。這樣的提示比直方圖要更加直觀、更加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