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巍劉 寧許志娟顧建印國延軍趙 建
腰俞穴灌注配合臭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
郝 巍1劉 寧1許志娟2顧建印3國延軍1趙 建1
目的探討腰俞穴灌注配合臭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2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63例)和對照組(57例),治療組采用腰俞穴灌注配合臭氧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68.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33.3%,兩組比較應用wilcoxon秩和檢驗,P<0.01;結論腰俞穴灌注配合臭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方法簡單、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接受。
腰俞穴灌注;注射藥物;腰椎間盤突出癥;臭氧
1.1一般資料12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全部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自愿參與治療。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為63例,對照組為5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治療組患者進無菌手術室,行血壓脈搏監測,患者取側臥或俯臥位,常規消毒鋪洞巾,選取腰俞穴進針穿刺,因腰俞穴與骶管裂孔位置相同,因此選取此處穿刺即可起到督脈灌注之效果也可有硬膜外注射之作用。穿刺置管后保留置管4~6天,注射利多卡因燈盞細辛地塞米松合劑,同時用20ml注射器注射75%臭氧5~20ml,每日一次。對照組給予常規理療按摩口服消炎鎮痛藥物治療。
1.3療效判定按 MacNab腰腿痛療效評價標準進行[1]。顯效:恢復工作能力;偶有腰痛或腿痛;對止痛藥無依賴性;體能活動良好;無神經根損傷體征。有效:工作能力基本恢復;間歇性輕度腰痛或放射痛;對止痛藥無依賴性;體能活動良好;無神經根損傷體征。無效:無工作能力;繼續疼痛;不能停止使用止痛藥;體能活動受限;神經根損傷體征陽性。
1.4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 wilcoxon秩和檢驗,P≤0.01為有顯著性差異。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結果詳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表2 Spss分析結果
Wilcoxon秩和檢驗結果顯示P=0.000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可以認為對照組和治療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中醫“痹證”范疇。中醫認為本病的內因是肝腎虧損,氣血不足;外因是跌仆閃挫,瘀血阻絡,氣血不通所致。腰俞,腰即腰部,俞即輸之意。腰俞名意指督脈的氣血由此輸向腰之各部,此穴物質為長強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后,因其散熱冷縮水濕滯重,上不能傳于腰陽關穴,下不得入于長強穴,因此輸向腰之各部,故名腰俞。該穴屬督脈,督脈督一身之陽氣,只要是陽氣衰弱均可以在督脈上找到合適的穴位進行治療。腰俞穴主治腰脊強痛,下肢痿痹。選取此穴進行督脈灌注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的良好效果。同時,腰俞穴相當于人體骶管裂孔的位置,在此處進行臭氧推注,可以減輕髓核對神經根的刺激。因為醫用臭氧是強氧化劑,它可以破壞髓核基質中的蛋白多糖導致髓核脫水萎縮,從而減輕髓核對神經根的壓迫,同時臭氧還能破壞髓核細胞,引起髓核內蛋白多糖產生和分泌減少。有實驗證實[2],臭氧可促進炎癥過程消散,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影響細胞因子拮抗劑和(或)自免抑制細胞因子,如IL-10和TGF β1的釋放;引起抗氧化酶過度表達以中和過量的反應性產物;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產生NO和PKGF,引起血管擴張,從而導致炎癥消散。臭氧還有良好的鎮痛作用,其直接作用于椎間盤表面、鄰近韌帶、小關節突及腰椎內廣泛分布的神經末梢,這些神經末梢因被炎癥因子和突出髓核所釋放的化學物質(如P物質或磷酸酶A2等)激活而產生疼痛,臭氧作用到這些部位,減輕其神經末梢刺激癥狀從而達到鎮痛效果。國內亦有文獻報道,單純依賴解除壓迫而緩解疼痛并不是唯一的選擇,應拓寬診療思路,“多靶點”協作從而達到解決臨床癥狀的目的[3]。因此,選擇腰俞穴灌注配合臭氧,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推廣。
[1]Bocci V.Ozone as a bioregulator.Pharmacology andtoxicology ofozone therapy today[J].Biol RegulHomeost Agents,1973,7(1):31-53.
[2]謝衛國,張良琦,楊仁鋼,等.臭氧水對燒傷創面的消毒作用[J].中華燒傷雜志,2000,16(3):163-165.
[3]彭靜,刑輝,張鉑,等.臭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04例療效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0(02):114-116.
1 河北省中醫院,河北石家莊 050011
2 河北省第二醫院,河北石家莊 050000
3 河北省行唐縣人民醫院藥劑科,河北石家莊 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