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宇
血府逐瘀膠囊治療糖尿病合并心絞痛50例療效觀察
燕 宇
目的觀察血府逐瘀膠囊治療糖尿病合并心絞痛的療效。方法將50例糖尿病合并心絞痛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在給予常規降糖藥物治療的同時,對照組根據病情給予阿司匹林、β-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及硝酸酯類藥物等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給藥血府逐瘀膠囊。分別于給藥前、給藥后第1療程和第2療程末記錄兩組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間期、持續時間,并評價心電圖療效,同時在給藥前和兩個療程治療結束后,測定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結果治療組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間期、持續時間及心電圖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血糖血脂水平均顯著降低,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府逐瘀膠囊可有效減輕糖尿病合并心絞痛患者的癥狀,降低血糖水平,減緩心絞痛的發作,縮短其持續時間,改善心電圖表現,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廣應用。
血府逐瘀膠囊;糖尿病;心絞痛
心絞痛是指由于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暫時缺血、缺氧所產生的發作性胸痛綜合征,發生率約占缺血性心臟病的50%~80%。其病因90%以上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少數是冠脈痙攣、炎癥、畸形,肥厚性心肌病,二尖瓣脫垂,梅毒性主動脈炎,或嚴重的動脈瓣狹窄、關閉不全等。臨床上常將心絞痛分為穩定型心絞痛和不穩定型心絞痛兩種類型。而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或靶器官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一種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病癥,糖尿病患者中脂代謝紊亂,容易產生動脈粥樣硬化,累及到相應組織器官而產生嚴重的血管并發癥,進而引發心肌缺血產生心絞痛。因此,糖尿病合并心絞痛患者比非糖尿病型心絞痛患者嚴重,且因其病理改變較非糖尿病心絞痛復雜,故單純性藥物治療療效不明顯。我院采用傳統中藥復方血府逐瘀膠囊結合常規藥物治療糖尿病合并心絞痛患者50例,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絞痛患者50例,入選標準符合2003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診斷標準,且符合WHO提出的心絞痛標準,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59.5±5.4)歲,糖尿病病程(5.7±2.3)年。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空腹血糖、心絞痛等方面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一般治療降糖藥物,控制血糖、血脂,同時根據病情,口服阿司匹林、β-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及硝酸酯類藥物等。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服用活血化瘀復方血府逐瘀膠囊,主要組成為當歸、生地、桃仁、紅花、枳殼、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一次6粒,一日2次。15d為1個療程,連服2個療程。
1.3觀測時間及評價指標分別于用藥前、用藥1個療程、用藥2個療程未記錄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發作間期、持續時間及心電圖療效,并在 2個療程治療后測定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并記錄有關數據。
1.4療效評價標準心絞痛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心絞痛不發作或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減少80%以上,心絞痛分級改善2級。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減少不到80%,心絞痛分級改善1級。無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或硝酸甘油用量減少均<50%或者無明顯變化,心絞痛分級無明顯改善。惡化:心絞痛發作次數、程度和持續時間均加重,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
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顯效:心電圖達到“正常心電圖”或恢復至“大致正常”。有效:ST段降低,經治療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達到正常水平,或在主要導聯倒置T波變淺達(50%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變直立。無效:為達到上述標準,心電圖與治療前幾乎無差別。
1.5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分析采用SPSS 13.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以(±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心絞痛發作頻率、發作間期、持續時間用藥前后情況比較結果見表2。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用藥后在第1療程和第2療程時,治療組心絞痛每療程發作次數、發作間期、持續時間改善情況均比對照組效果明顯,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心絞痛發作頻率、發作間期、持續時間用藥前后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心絞痛發作頻率、發作間期、持續時間用藥前后情況比較(±s)
注:1)為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2)為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用藥后組別n時間 用藥前第1療程 第2療程對照組 25 18.11±2.56 7.89±1.971)6.95±0.711)治療組 25每療程發作次數(次) 18.23±2.78 6.57±1.231)2)5.01±0.131)2)對照組 25 12.57±5.07 31.17±5.011)47.03±5.371)治療組 25發作間期(h) 12.37±4.57 40.13±5.171)2)55.37±5.111)2)對照組 25 6.52±2.38 2.95±1.231)2.54±0.431)治療組 25持續時間(min) 6.57±2.17 2.57±0.671)2)1.17±0.251)2)
2.2兩組治療前后血脂、血糖水平比較結果見表3。結果顯示,治療組用藥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具有顯著降低,且比對照組明顯,說明血府逐瘀膠囊能改善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癥狀。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血糖水平比較
2.3兩組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結果見下表4。可以看出,治療組心電圖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

表4 兩組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n,%)
心絞痛主要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出血,血小板凝集與黏附性增加,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引起冠狀動脈管腔阻塞,使冠狀動脈血流量不足,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暫時缺血與缺氧而出現的以心前區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綜合癥狀[1]。糖尿病是常見的內分泌代謝失調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除血糖增高外,常伴有血脂濃度增高,血液黏稠度高,有時血液呈乳濁液樣改變,使血流緩慢,影響血液的變性,進而引起組織缺血現象的發生。而血液流變的改變是糖尿病微循環障礙的主要表現,在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的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的改變主要表現為血液呈高凝狀態,血液流速減慢和微血栓形成[2]。同時,還可導致微血管結構損害,表現為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內皮細胞腫脹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以及管壁濾過屏障功能受損等。而這些都是導致心絞痛產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發生心絞痛的危險性要比普通人高很多。
中醫學認為“久病入絡為血瘀”,其病機為血行不暢脈絡瘀阻,可引起血液流變學改變,出現血液循環障礙[3],心絞痛乃屬中醫學“胸痹”范疇,其發生多與寒邪內侵,飲食失調,勞倦內傷,年邁體虛等因素有關,其主要病理機制為心脈痹阻。心絞痛是心血瘀阻最常見的類型,治療應以活血化瘀,通脈止痛為法則[4]。血府逐瘀膠囊源自于《醫林改錯》,為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經典古方。復方中桃仁、紅花、當歸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環,為主藥;川芎、赤芍同樣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作為輔藥可以協助主藥起作用;生地配合當歸養血和血,化瘀而不傷陰血;牛膝具有活血通絡,祛瘀止痛,引血下行的作用,共為臣藥;柴胡、枳殼、桔梗具有行氣,祛瘀的功效;全方共湊齊活血化瘀的功效[5]。
本實驗結果表明,血府逐瘀膠囊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血流量,改變缺血狀態,減緩心絞痛的發作,降低血糖,改善機體組織代謝,減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有益于糖尿病合并心絞痛的治療,有較高的應用推廣價值。此外,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還要以控制好血糖為前提,將血糖控制在可允許的范圍內,運用綜合治療方法,包括糖尿病合并心絞痛在內的多種糖尿病并發癥將會得到較好的治療結果。
[1]陶振宇,孫華強,于增強,等.血府逐瘀膠囊治療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學,2006(03).
[2]袁申元,武寶玉.微循環障礙與糖尿病并發癥[J].中國微循環,2000,4(2):73-75.
[3]史大卓,陳可冀.活血化瘀方藥防治血栓形成的前景[J].中醫雜志,1993,34(5):308-310.
[4]呂志生,張先茂.血府逐瘀膠囊治療心絞痛 50例療效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09,7(18):52.
[5]胡筱娟,沈璐,閻曉萍.血府逐瘀膠囊對36例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環與血液流變的影響[J].陜西中醫,2004,25(3):207-208.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河南商丘 4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