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月明
200例新生兒撫觸的護理體會
任月明
目的通過對年齡為2~7d200例新生兒進行撫觸,觀察對皮膚刺激產生的良好影響,從而證實對其健康成長有積極輔助作用。方法隨機選擇在我科住院分娩的新生兒400例,分為對照組200例(常規護理)和撫觸組200例(常規護理后每天進行撫觸一次,每次 15min)。觀察兩組情緒反應、睡眠時間及排泄情況。結果情緒反應,撫觸組安靜60%,對照組安靜25%,撫觸組比對照組安靜有顯著差異P<0.05;撫觸組新生兒睡眠時間長于對照組;排泄情況:撫觸組比對照組排泄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撫觸后新生兒情緒反應好,睡眠好,排泄功能好。本法操作簡單、安全、經濟,對新生兒健康成長有積極輔助作用,值得廣大基層產科臨床應用。
新生兒;撫觸;護理
撫觸是人類生活中最自然的生理活動之一,可以說有了人類,就有了撫摩。胎兒未出世時一直生活在母親溫暖舒適的子宮里,在分娩過程中,胎兒受到母親產道收縮所帶來的一種特殊撫摩,出生后,他們會感到原來溫暖的而有限的空間突然地消失,而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撫觸正好可以補充這一缺憾。通過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給其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感,有助于穩定情緒,減少焦慮。接受撫觸的新生兒吃奶量增加,睡眠踏實,不易驚醒,也可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增加睡眠,減少哭鬧,促進智力發育,我科對200例新生兒進行撫觸,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新生兒,年齡 2~7d,足月兒,體重在 3000~3500g,無窒息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新生兒。隨機選擇400例,對照組200例(常規護理)和撫觸組200例(常規護理后每天進行撫觸一次,每次15min,撫觸是由經過培訓后的助產士完成)。
1.2護理方法
1.2.1撫觸的定義新生兒撫觸是經過科學指導的,有技巧的撫觸,是撫觸者雙手對被撫觸者皮膚和部位進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撫摩,讓大量溫和的良好刺激通過皮膚的感受器傳到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生理效應[1]。
1.2.2撫觸前的準備撫觸室溫度保持在 26~28℃,播放一些舒緩音樂,有助于母嬰彼此放松;準備好毛巾、尿片、換洗的衣物和強生嬰兒潤膚油。選擇適當的時候撫觸,時間可以在沐浴前后,不饑餓,不煩躁,清醒時。
1.2.3撫觸的操作方法撫觸的順序:頭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溫暖雙手,取少量的強生潤膚油,輕輕撫觸新生兒。頭部:用雙手拇指腹從眉間向兩側推壓,劃出一個微笑狀,下頜同樣用雙手拇指向外側推壓,劃出一個微笑狀,再用雙手指腹從前額發際向后滾動至后下發際,并停止于兩耳后乳突處,輕輕按壓。胸部(順暢呼吸循環):雙手放在兩側肋緣,右手向上滑向新生兒右肩,復原,左手以同樣方法進行。腹部(加強嬰兒排泄功能)食指、中指依次在新生兒的右下腹至上腹向左下腹移動,順時針方向畫半圓,用手指指腹在新生兒腹部,從操作者的左方向右按摩,可作“I Love You”親情體驗,右手在新生兒左腹畫一個英文字母“I”,再依操作者的方向由左向右畫一個倒寫的“L”,最后由左向右畫一個倒寫的“U”。在做上述動作時要用關愛的語調說:“我愛你”傳遞愛和關懷。四肢:上肢“增加靈活反應”將新生兒雙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從上臂至手腕部輕輕擠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雙手夾住小手臂,上下搓滾,并輕捏其手腕和小手,在確保手部不受傷的前提下,用拇指從手掌心按摩至手指。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另一只手。下肢(增加運動協調功能)按摩其大腿、膝部、小腿:從大腿至踝部輕輕擠捏,然后按摩腳踝和足部,接下來雙手夾住其小腿,上下搓滾,并輕捏腳踝和腳掌,在確保腿部不受傷的前提下,用拇指從腳后跟按摩至腳趾。同樣方法按摩另一只腿。背部:新生兒呈俯臥位,兩手放平背部從頸部向下按摩,然后用指尖輕輕按摩脊椎兩側的肌肉,再次從頸部向底部迂回運動。
1.3觀察內容觀察新生兒撫觸后情緒反應(安靜、哭鬧)、睡眠、排泄(大小便)情況。
1.4統計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別有顯著性意義。
撫觸組情緒反應:安靜120例(60%),對照組情緒反應:安靜50例(25%),撫觸組與對照組相比安靜P<0.05有顯著差異,見表1。撫觸組新生兒睡眠時間(18±2)h長于對照組(14±2)h。排泄情況(大便3~5次/d為正常、小便6~8次/d為正常)比較,撫觸組與對照組相比排泄P<0.05有顯著差異,見表2。

表1 兩組情緒反應(安靜、哭鬧)比較(n)
經χ2檢驗,χ2=6.923,χ20.05(1)=3.84,χ2>χ20.05(1),P<0.05

表2 兩組排泄情況比較(n)
經χ2檢驗,χ2(大便)=4.643,χ2(小便)=4.309,χ20.05(1)=3.84,χ2>χ20.05(1),P<0.05
撫觸可以刺激新生兒皮膚體表感受器而興奮迷走神經,使機體胃腸活動增加,胃泌素分泌增加,刺激胃酸分泌,促進消化吸收,使嬰兒體重增加。撫觸能促進新生兒皮膚的血液循環和代謝,并使心臟泵血作用增強血流加快,生長激素水平增高,血紅蛋白合成增加,有助于穩定情緒,減少焦慮及恐懼不安,增加睡眠時間[2]。同時撫觸也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充滿愛意的撫觸通過皮膚的刺激,給新生兒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感[3]。撫觸后很快入睡,而且不容易驚醒,延長睡眠時間。撫觸可以促進母嬰交流,令新生兒感受到母親的愛護和關懷[4]。撫觸應注意新生兒顯得疲勞,煩躁時,不要再刺激他,應讓其休息等醒后再進行撫摩。開始時應輕輕撫摩,漸增加壓力,好讓新生兒慢慢適應,不要強迫新生兒保持固定姿勢,留心新生兒的反映,如果他哭了,先設法讓他安靜下來,然后才可繼續,不要讓新生兒的眼睛接觸潤膚油,在臍痂未落之前不要按摩該區域,注意室內的溫度和通風換氣,避免室內空氣污染,并防止噪音。
本文通過對200例新生兒撫觸的撫觸組與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比較,證明了新生兒撫觸后情緒反應好,睡眠好,排泄功能好,從而證實了撫觸對健康成長有積極輔助作用。
[1]嚴曉瓊,吳歷.嬰兒撫觸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6,20(10): 2645-2646.
[2]趙君麗.嬰兒撫觸的方法及教學體會[J].科技信息,2011:204.
[3]何玉敏,蟻靜君,沈瓊佳.撫觸對新生兒生長發育的觀察[J].河北醫學,2008,14(7):860-861.
[4]吳鳳會,錢雷,孫長虹,等.嬰兒出生后早期撫觸對新生足月兒黃疸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2):158-159.
隆安縣人民醫院,廣西南寧 5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