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慶明 張智芳
循環(huán)抗阻訓練對偏癱患者下肢功能的影響
曲慶明 張智芳
偏癱;下肢功能;循環(huán)抗組訓練
偏癱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癥狀,主要原因是大腦半球皮層的運動中樞受損而造成的,其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存活患者中約70%~80%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所以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以及下肢功能障礙的訓練是偏癱患者康復的目標,本文就我院腦卒中導致下肢偏癱患者采用循環(huán)抗阻訓練的康復方法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病例來源為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康復科就診的腦卒中患者80例,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腦血管病診斷標準”[1],經頭顱 CT和(或)MRI確診;發(fā)病在1年以內,無意識障礙,能與治療師良好配合;下肢Brunnstrom分級達到Ⅲ級及以上,相關主要肌肉肌力達到Ⅲ級及以上。隨機將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0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入選患者一般情況
1.2康復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康復訓練。包括橋式運動、骨盆旋轉的控制訓練、坐位和站立平衡訓練、重心轉移訓練、患腿負重訓練、步行訓練、ADL訓練以及利用Bobath為主的易化技術以促進分離運動的出現(xiàn)。治療組在每天常規(guī)訓練的基礎上運用蹬踏訓練系統(tǒng)針對腦卒中患者髖、膝及踝的控制能力進行訓練。訓練開始首先通過 10RM 法或1RM法測得最大力量,隨后依據動力性抗阻力訓練法[2],通過觸控顯示屏設定訓練參數(shù),一般設定為勻速、訓練六組,每組重復30次,各組間休息30s,訓練負荷設定為最大負荷的40%~50%,以患者訓練后及次日不感到疲勞為度。
1.3評定標準①下肢運動功能:采用Fugl-Meyer(FMA)評分。共17項,總積分34分[3];②行走能力:采用Holden功能步行分級法評定。根據步行表現(xiàn)分為無功能、需大量持續(xù)性幫助、需少量幫助、需監(jiān)護或指導、平地上獨立、完全獨立六個等級[4];③下肢肌張力評定:采用改良Ashworth分級[5]進行評定,共分六個等級。兩組均于治療前及治療6周后由統(tǒng)一專業(yè)治療師進行評定。
1.4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所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SPSS 11.0版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分析,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下肢運動功能及肌張力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P<0.01),其中治療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行走能力均有所提高,且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評定及患側下肢改良Ashworth評定情況(n)
運動功能受損尤其是步態(tài)異常是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中最早出現(xiàn)最常見的癥狀之一[6]。目前證據表明,腦卒中后肌張力下降主要由于神經傳導障礙不等因素和失用導致的肌肉適應性改變引起,肌力的增強是改善功能的重要因素[7]。本訓練方法在運用蹬踏訓練系統(tǒng)進行蹬踏的訓練過程中,保證了患者在閉鏈的狀態(tài)下進行運動,在整個蹬踏過程中所有下肢肌肉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活動,將踝關節(jié)保持在背屈 10°的位置下進行訓練既可以使患者在蹬的過程中使小腿股三頭肌得到相應的牽伸,同時保持膝關節(jié)呈相對被動的微曲狀態(tài),防止膝過伸的發(fā)生,又能夠在踏的過程后期使小腿股三頭肌和股四頭肌有一個離心收縮的過程。訓練結束后可根據向心收縮與離心收縮的比例調節(jié)運動速度,達到關節(jié)控制練習的最大化,這樣使患者在增加肌力的同時又在蹬與踏的過程中既保證了同塊肌肉的向心與離心運動的交替進行,又促進了主動肌與拮抗肌的交互抑制,很好的在增加下肢肌力的同時抑制了肌張力的增加。綜上所述,采用循環(huán)抗阻訓練對腦卒中下肢偏癱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其療效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康復治療方法。循環(huán)抗阻訓練技術已在康復工程方面開始啟用,并廣泛應用,尤其是針對偏癱下肢康復中的應用產生積極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379-380.
[2]Scott K,Powers,Edward T,et al.Exercise Physiology.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fitness and performance[J].McGraw-Hill,2001:219.
[3]王玉龍.康復功能評定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460-461.
[4]燕鐵斌.物理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75.
[5]惲曉平.康復療法評定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211.
[6]畢勝,燕鐵斌,王寧華.運動控制理論與實踐[M].第 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310-311.
[7]周先珊,郭知學,沈良冊,等.等速肌力訓練在改善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中的應用[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1,13(4):422.
鄭州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河南鄭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