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納 畢鵬翔 尹昌浩 孫 麗 徐 晶
多發性硬化周圍神經功能改變電生理分析
趙維納 畢鵬翔 尹昌浩 孫 麗 徐 晶
目的探討多發性硬化周圍神經功能改變電生理特點分析。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MS患者50例,采用神經電生理技術評價(觀察組);就臨床資料與健康志愿者50例(對照組)的檢測結果行對比分析。結果對照組均做雙側腓神經、脛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檢測,共測出以上神經各100條。觀察組以上項目檢測37例,共測出以上神經各74條。NCV在觀察組患者中均有程度不等的減慢表現,與SCV比較,MCV的異常率較高,軸突損害經NCV結果顯示,比脫髓鞘明顯。采用MEP測得的腰4點和肘點在潛伏期上相對延長,故腰骶神經根功能和正中神經遠端功能可能受到損害。患者中部分F波在出現率方面有所降低,表明周圍神經根有異常表現。結論多發性硬化周圍神經功能改變采用電生理檢測,可顯著提高檢測準確率,為臨床治療創造條件。
多發性硬化;周圍神經功能改變;電生理技術
近年來,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情況下,醫療科技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進步,對多發性硬化(MS)的研究不斷深入和完善。多發生硬化傳統觀點認為,多以髓鞘在中樞神經系統脫失為主要表現,對肢體周圍神經有無合并損傷發生,存在爭論[1]。對 MS患者周圍神經的功能進行檢測,運用神經電生理檢測技術加以評價,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本次研究選擇我院2009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MS患者50例,采用神經電生理技術評價(觀察組),就臨床資料與健康志愿者50例(對照組)的檢測結果行對比分析,現將結果回顧性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本次觀察組共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齡23~70歲,平均(44.5±13.2)歲。均符合MS于1983年由Poser等制訂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結合臨床或實驗室檢查確診。對周圍神經病變合并有明確病因的病例排除。電生理應用Krarup推薦和Ho使用的對軸突病變和脫髓鞘鑒別診斷的標準。同期選擇50例健康自愿者作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22~67歲,平均(42.5±9.3)歲。
1.2治療方法觀察組50例中,采用F波(F-wave)檢測17例,行動誘發電位(MEP)檢測18例,感染傳導速度(SCV)和運動傳導速度(MCV)檢測15例。采用導肌電圖/誘發電位儀、肌電圖儀及磁刺激器實施檢測。依據常規工作方法及參數進行。對腓、脛、尺及正中神經MCV進行檢測時,分別于小指展肌、伸趾短肌、拇短展肌處行電極記錄。刺激電極分別于肘橫紋內側/腕橫紋正中、腘腔中點/內踝及尺骨鷹嘴/腕橫紋內側選擇。對脛、尺及正中神經SCV進行檢測時,于小指、拇指等處選擇刺激電位,尺骨鷹嘴/腕橫紋內側、肘橫紋內側/腕橫紋正中等處行電極記錄。對F波進行測定時,拇短展肌處選擇表面電極,采用正中神經記錄,腕橫紋處為刺激電極。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神經檢出數對照組均做雙側腓、脛、尺、正中神經檢測,共測出以上神經各100條。觀察組以上項目檢測37例,共測出以上神經各74條。
2.2相關指標比較NCV在觀察組患者中均有程度不等的減慢表現,與SCV比較,MCV的異常率較高,軸突損害經NCV結果顯示,比脫髓鞘明顯。采用MEP測得的腰4點和肘點在潛伏期上相對延長,故腰骶神經根功能和正中神經遠端功能可能受到損害?;颊咧胁糠諪波在出現率方面有所降低,表明周圍神經根有異常表現。見表1。

表1 兩組傳導速度NCV比較
MS合并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研究中,以往多采用數理報告的方式,可檢測技術較單一。應用神經電生理各項技術,對MS患者有周圍神經功能異常合并發生的機制進行檢測[2]。結果表明,對照組與周圍神經的 NCV比較,均呈程度不等的減慢表現,在MS患者中占有較高比例。MCV異常率要比SCV高,提示與感覺神經纖維比較,運動神經纖維可能更易受累,對潛伏期的相關研究中這點得到證實。周圍神經脫髓鞘的比例顯著低于軸突病變比例,腓神經病變最高,表明可能此神經有易感染,與其解剖因素有密切相關性[3]。MEP結明表明,腰骶神經根和正中神經遠端為主要的損害部位,與 MCV的潛伏期一致。F波出現率降低對神經根的功能造成了一定影響。故在早期即可行MS周圍神經病變檢查,利于干預方法的制定,對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及發展起到有效的防止和延緩作用,也加深脫髓鞘疾病臨床角度分析的特點,對多種電生理檢測技術的優勢進行了解,定量對病變程度進行反映,為臨床治療創造條件。綜上,多發性硬化周圍神經功能改變采用電生理檢測,可顯著提高檢測準確率,為臨床治療創造條件。
[1]湯曉芙,崔麗英,萬新華.神經病學——神經系統臨床電生理學(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99-100.
[2]Sarova-Pinhas I,Achiron A,Gilad R,et al.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multiple sclerosis:a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J].Acta Neurol Scand,1995,91:234-238.
[3]李美山.多發性硬化周圍神經功能改變的電生理評價(摘要)[J].昆明醫學院學報,2004,25(2):9.
黑龍江省牡丹江醫學院紅旗醫院神經內科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