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耿
春節參加了兩個家庭的聚會,他們不約而同地談論起同一個話題:移民。
上海已經被詡為中國“最好”的城市,這座城市里的人還想往哪里移?
Wayne和Vivian夫婦都是上海本地人,他們移民的理由是小學二年級的兒子總考倒數第一。從遺傳學來看,這顯然不是智商的問題。Wayne開了一家小型的貨代公司,十幾年了,收益平穩,小富即安。移民律師告訴他們,老外就喜歡這種穩定的公司。
國內縱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他們還是可以用支付更多金錢的方式來解決的,至于有錢也解決不了的,都是形而上的東西,不妨礙小老百姓過日子。“其實,國外也不是那么好,你沒聽人家說,國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嗎。”
只有一樣錢解決不了的,還妨礙生活的,就是孩子的教育。
他們秉承著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的原則,放任兒子玩到小學入學。小學的第一課就讓這一家三口傻眼了,“現在小學不教拼音了?那他們在教什么?”
一步落后,步步難追。Wayne花200元一節課的代價為兒子補課,他也憂心忡忡:沒有這個經濟條件的家長怎么辦?兒子回他:“老師說‘管好你自己。”
錢投下去不見起色,唯一立竿見影的是老師將第二天的考試題目在補課中當做練習做掉,這看起來與社會上的真題補習班并無二致。
Wayne成了教師辦公室的常客,動輒就被叫去耳提面命,老師對他家孩子拖了全班的后腿、十分光火。一次,是被所有任課老師輪番轟炸,在第一、二、三名老師面前,Wayne維持著臉上的笑容,終于對第四名老師發作,導火索是這位老師強烈建議父親或母親有一方辭職,專門在家帶孩子,“教學不是你們的工作嗎,憑什么讓家長辭職?”
每次發作之后,Wayne都會塞上一張購物卡,這是他自認為做得聰明的地方。
做得不聰明的,后果很嚴重。一次,兒子滿臉疑惑地問父親:“老師不讓我跟某個小朋友玩了,他是我的好朋友,怎么辦?”Wayne就問兒子:“你還當他是你朋友嗎?”兒子點頭。“那就跟他一起玩啊。”Wayne相當氣憤:“老師怎么可以插手孩子的世界?”
唯一讓Wayne覺得有面子的場合,是與歸國探親家庭聚會的餐桌上,原來兒子在同齡世界兒童中是這么優秀!兒子知道“七七四十九”,新西蘭一對五年級的姐妹驚為天人,并且為他鼓掌,“連這他都知道!”
兒子知道的還多著呢,比如“國”是全包圍結構,“過”是半包圍結構,這連Wayne自己也不知道。
不過,這個“全包圍”讓其凝思半晌之后,決定“突圍”。他悄悄地發現這對小姊妹舉止優雅、目光純凈,會禮貌地說:“對不起,我想先出去玩一會,等這位叔叔吸完了煙我再回來。”
Lily和Cloud夫婦都是新上海人。Lily是中學老師,Cloud是大學老師。他們移民的理由也是子女教育,理由可參照賣饅頭的不吃饅頭。
只是他們夫妻雙方還未達成一致,Cloud已經得到了領導的許諾,一年之內會升副處。對這名鳳凰男來說,“我奮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還混到了與縣太爺平起平坐的行政級別,“上海不蠻好嘛!”
這兩口子的圍城不是“婚姻”,而是上海。全國多少有志青年向往著這座城市,然而,18年的差距依然是存在的,鄉下父母勒緊腰帶、踮著腳尖把孩子送到了上海,上海父母早已把孩子送到了國外。抹平18年的差距至少需要兩代。縣城是農村青年的下一站,上海是縣城青年的下一站,外國是不是上海青年的下一站?何處才是終點站?
父親支持女兒移民的想法,但在操作手法上與女兒有分歧。好鄰居Donger在年前順利登陸美國,為了跨出這家族歷史性的一步,Donger窮盡和精研了從為美軍服役到鉆計劃生育的空子等各種可能。到了美國之后,他才知道鳳姐是以什么理由申請到綠卡的,原來網友頗具智商優越感地嘲諷,實際被她草船借箭。
Donger愿意為Lily準備材料,但是,父親堅決地謝絕了這番好意,作為過來人他知道黑名單的厲害。
作為中部某縣退休的副局長,Lily的父親慣行熟人社會的辦事模式,他與局長關系頗佳,局長在兒子讀大學時把兒子送到了新西蘭,自己一退休就過去與家人團聚了。本來以為好友會幫忙甚至會歡迎,Lily的父親卻碰了一個軟釘子、后來干脆是硬釘子,現在局長想斷絕與國內一切聯系。
在正規的技術移民、投資移民途徑當中,Lily選擇了后者,因為更快,她的目標是兒子小學畢業之前拿到身份,“據說,孩子讀完小學出國最好,漢語不會忘了,英語也學得快。”
她去年做得最得意的一件事是在高點上把一套房子套現了,現在這筆錢存在銀行做短期的投資,房價無論漲跌,她都不那么關心了,趕緊投資移民才是正事。
移民中介告訴Lily,現在像她這種案子不少,中環內有房的都是其目標客戶,只是需要給他們重新包裝一個有經商背景的身份。
這個假期,Lily忙著找開公司的親戚掛靠高管身份,“過年回家,有人問你一個月掙多少錢,有人問你什么時候結婚,有人問你什么時候買房,有人問你在公司是什么職位,卻很少有人問你:你現在過得幸福快樂嗎?”Lily對微博上的這句吐槽感同身受。
上海龍年除夕夜的鞭炮聲比往年少了一些,很多其他省市的人也有同樣感受,但是,這個城市的人依然在用炮竹聲宣讀著自己的價值觀,初五(迎財神)的煙花一如既往地比初一盛大。
驅車行駛在空蕩蕩的高架上,一路煙花次第盛開,仿佛世界向你喝彩,這一刻,很夢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