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昌
摘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濟體制也得到長足發展和逐漸完善。在這種背景下,經濟管理體系的構建亟需引起當前企業等經濟實體的足夠重視,這樣才能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和企業的長遠發展。經濟管理體系的完善是一項復雜而有序的目標,具體步驟可以分為完善組織機構的設置,擬定經濟管理體系的文件,強化經濟資源的管理,促進技術的革新與改進,建立高效的內部審核機制,多方位全面地保證,促進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經濟管理體系;企業;技術革新
中圖分類號:F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3-00-01
我國社會經濟體制在進入新世紀以來得到不斷發展與完善,從而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也日益成為企業提高效益的中堅力量,經濟管理體系的科學性、完整性以及運行順暢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市場能否良好、順利地運行。筆者充分結合自身經濟管理的實踐,對建立完善的經濟管理體系的措施并如何對其科學實施進行了探究,希望對當前經濟實體的發展能起到借鑒作用。
一、完善組織機構的設置,強化各個基層部門職能
經濟管理從本質上來說核心因素是人,因此組織機構設置是否合理、部門職能是否完善往往決定著經濟管理是否良好運行。經濟管理體系的組織機構,從層次上而言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以不同的職能形式,共同構成了系統的經濟管理體系。第一部分,企業的經營者,作為經濟管理體系中的最高管理者,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發展重點和方向,其主要職責就是負責源頭性職責、對重大經濟政策進行決斷、權限的制定以及對溝通和協調不同部門。因此作為最高端的決策者,需要時常制定經濟管理總體方針和目標,強化職員的守責意識,對經濟管理體系進行評估,確保經濟管理的方針與企業宗旨相一致,從而提高客戶的滿意度。第二方面,要安排獨立的經濟管理體系負責人,鑒于如今大多數企業均實行股份制,董事會需指定一些代表來具體負責經濟管理體系各方面工作的實行。作為具體事務實施的執行者,他們既需要對董事會負責,又要保持相應的獨立性,從而做好實際過程中的問題處理。第三部分,企業的基層員工需要有效地發揮民主參與和監督建議的職能,目前階段,這一部分的工作還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但是想要極大程度提高企業的經濟運轉效率,完善體系,就必須重視基層職工的主觀體驗和看法觀念。
二、擬定經濟管理體系文件,使經濟管理的制度逐漸標準化
要保證經濟管理體系運行過程的系統化和標準化,最好將經濟管理的政策制度等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制定并保存下來,其中包括形成文件的背景以及目標,經濟管理手段、經濟運轉程序,經濟過程的策劃和控制的文件,經濟管理活動中的備檔記錄文件。經濟管理文件的制定,要遵循程序的要求,以正式內部發文的形式確立,內容方面規定為經濟管理方面的。文件要按照標準流程來發布,確保各項步驟、程序的規范化。對經濟行為的記錄一定要備檔,要做好明確分類進行保存,并建立可行的檢索方法。當然,最基本的要求,制定文件一定要遵守國家相關經濟法律法規,切勿違反。一份合格的文件制定和使用需要根據國家有關經濟法律法規來制定操作性更強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相關規定,這樣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條理清楚。
三、加強基礎設施與人力資源的管理
經濟學有一點眾所周知:經濟效益取決于成本的投入與產出。但是在當前的形勢,經濟成本的構成呈現地更加復雜,關系到各類資源的管理,這是經濟管理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和環節。其主要分為兩部分:首先是硬件投入,比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區建設,生產設備構建,員工保障等方面的建設。其次是對人力資源方面的管理。對經濟管理體系而言,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要做到事無巨細,包括選拔、培訓及考核,制定出適合本企業員工崗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保證員工能夠人盡其才,最大限度地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企業生產的效率。
四、制定經濟計劃、促進技術的革新與完善
對企業經濟目標進行科學地制定,才能促進生產、服務過程的技術化,才能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目標的制定,涵蓋的方面很廣,諸如市場需求的調查評估、檢驗和復核,對客戶的相關要求進行的評價等方面。比起目標,生產和服務的具體過程顯得更加冗雜,第一要做好生產和服務過程的經濟核算;第二,要對新產品、方法、工藝流程等管理活動進行嚴格的技術確認,保證質量;第三,保證產品的儲存與搬運環節。總之,企業需要對相關技術進行及時更新,以實現長遠經濟目標。
五、建立高效的內部審核機制,保證經濟體系的止常運行
對經濟行為過程中的各類非生產與服務細節采取調節和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數據分析的強化,量化經濟管理過程,重視數據分析,為經濟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準確的參考;第二,企業有必要選擇合適的方案對經濟目標、轉化以及結果采取有效的檢測措施,確定經濟目標的實現程度;第三,及時采取措施篩選和消除不合格的經濟過程,并做好詳細的記錄;第四,要做好維護計量工作,核算工具和設備,保證其精確的作用發揮,及時進行維護和技術改進。 一個合格經濟體系的評價,既包括對其進行效價衡量,也包括對其執行體系評審,從而保證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企業的領導需要研究探索經濟管理體系實施的可能性和條件性;具體執行者,要綜合高層的意見,客戶意見以及經濟行為的形勢做出評審結果,然后提交給最高管理層。要確保規范評審過程操作,對個步驟和程序,都要有明確的規定。
經濟管理體系的健全和高效運行,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決定作用,因此,企業的所有者和決策層要充分認識到體系的重要性,制定科學的經濟管理體系,強化保障執行過程,逐漸降低經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并最終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運潔.論鄧小平的宏觀經濟管理思想[J]社會科學家,2005(01).
[2]余小唐.民營企業應對經濟全球化的初淺見解[J],2003 (06).
[3]丁鋒.知識經濟時代的我國企業經濟管理[J]地質技術經濟管理,2000 (05).
[4]張森.關于企業經濟管理體系內容的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