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蓉
摘要:股份公司內部財務控制對于企業財務管理、防范企業財務風險、資產管理等方面意義重大。本文討論了我國股份公司內部財務控制的意義,內部財務管理的現狀和不足,提出了加強股份公司內部財務控制的建議。
關鍵詞:內部;財務;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3-0-01
一、股份公司內部財務控制的意義
內部財務控制主要包括保障資產和財務核算、記錄的可靠性的相關方法和程序,一般情況下,內部財務控制采用批準授權系統、會計記錄和報告保管者與資產保管者任務分離、資產的實物控制等手段。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對于保證股份公司正常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實踐,在防范和控制企業財務風險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股份企業主要的財務風險包括:無力償還債務、稅率變動籌資費用增加、再籌資風險等。股份公司的管理者和經營者對企業的經營成果需要對廣大股東負責,因此更需要控制好財務風險。加強內部財務控制,有利于建立科學的企業財務控制體系,有利于企業財務部門更好的履行職責,從而加強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減少可能為企業帶來損失的不確定性。
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對于企業建立一套公正、公平、科學合理的業績考核體系非常重要。股份公司現代經濟中最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形式對企業實施經營管理和監督,公司所有權和控制權相分離,在這種情況下,對公司各個部門和員工進行業績考核對于提高企業效益、幫助企業發展十分重要。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控制,才能幫助企業進行準確的財務記錄、核算,提供準確的信息、數據和報表,保證企業業績考核的正確性、準確性和科學性,從而建立科學的業績考核機制,增加企業管理層、各部門和員工工作的效率,提高主動性和能動性。
二、我國股份公司財務內部管理的不足
(一)財務決策客觀性不足
部分股份公司治理結構失衡使得財務決策客觀性不足,由于一股股權獨大的結構,導致董事長幾乎代替了董事會行事,監事會形同虛設,獨立董事不再獨立,大多數中小股東失去了管理權和監督權,企業財務決策和財務活動受最終控制人的指揮,最終控制人獨攬財務決策權和財務執行權。由于受觀念、能力和經驗的限制,最終控制人主觀決策,導致公司治理結構失衡,財務管理未能納稅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財務管理失去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作用,導致財務決策不客觀,形成財務風險。
(二)監督不力導致財務信息失真
部分股份公司未建立或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設立內部審計部門,根本沒有對公司內部財務管理情況進行審計;部分公司雖然設立了內部審計部門,但是審計部門未能實現其獨立性,仍設立在管理部門或者經營部門之中,或者在審計部門工作時,無法保證控制審查過程的獨立性和審計結論的獨立性。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企業財務管理混亂、財務信息失真,卻仍未受到審計的監督。在外部審計中,由于審計行業競爭激烈,同時注冊會計師直接收取企業支付的審計費,經濟利益受制于企業,可能對公司的虛假會計信息默認和袒護,為企業經營者采取會計手段謀取自身利益、進行利潤操縱等違法行為提供機會,導致財務信息失真。
(三)財務基礎性工作質量不夠高
部分股份公司對于公司的生產經營較為關注,但是對于財務管理的基礎性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財務基礎性工作質量有待提高。主要表現為:現金管理水平不高,部分現金閑置,未參加生產和周轉,影響現金使用效率;資金使用計劃不恰當,超計劃購買不動產,經營需要的資金供應不足;未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未形成有效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回收周期長,資金回收困難,甚至無法收回形成呆賬或者死賬;存貨占用資金超過營業額比例過大,存貨控制薄弱,資金呆滯,周轉失靈;對于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資產等管理不到位,重資金輕實物,資產管理問題嚴重。
三、加強股份公司內部財務控制的措施
(一)改善內部財務控制環境
要加強內部財務控制,首先要優化公司內部財務控制環境。要實現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優化股權結構,形成有效的財務決策和財務制衡機制。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增強獨立董事的獨立性,發揮獨立董事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和財務活動的監督作用,形成良好的內部財務控制環境。
企業管理層要加強財務分析和資金投資可行性預測,對投資環境進行評價和分析,將資金用于企業核心產品和關鍵生產線,避免盲目投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投資回報率,提高資產流動性,縮短資金周轉周期。嚴格控制違規擔保等容易產生財務風險的違法行為,盡量避免各種財務危機。
加強預算控制,充分發揮預算的控制職能。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為前提科學制定預算,根據企業發展長遠目標規劃生產經營,以計劃形式系統反映企業經濟資源配置情況,根據企業產品生產體系、生產規模進行預算控制。
(二)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內部可以由公司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全部由外聘的獨立董事和專業審計師組成,其人員聘任和薪酬由董事會提案然后報股東大會表決通過,單列薪酬預算,單獨支出。割斷審計委員會成員與經營者的經濟利益聯系,從而改變獨立董事在經濟上不獨立的弊端。審計委員會負責監督公司的內部審計以及同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聯絡配合。審計委員會每季度定期向全體股東報告公司財務狀況。在公司外部,設立審計過渡賬戶,統一標準向被審企業預收審計費,再按會計師事務所的資質、信譽和被審企業狀況每年代理被審企業公開招標,由中標的會計師事務所對發標的企業進行審計,完成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后,從審計費過渡賬戶全額轉支審計費,增加審計的獨立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三)應加強基礎性財務工作
提高認識,把強化資金管理作為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貫徹落實到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資金的使用周轉牽涉到企業內部的方方面面,企業經營者應轉變觀念,認識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資金不單是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關系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的大事。所以要層層落實,為企業資金的管理做出貢獻。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資金運用產生最佳的效果。要使資金的來源和動用得到有效配合,以免導致資金周轉困難。準確預測資金收回和支付的時間避免造成收支失衡,資金拮據。合理地進行資金分配,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占用應有效配合。
建立健全財產物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物資采購、領用、銷售及樣品管理上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維護安全。對財產的管理與記錄必須分開,以形成有力的內部牽制。定期檢查盤點財產,督促管理人員和記錄人員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加強存貨管理,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庫存物資,避免資金呆滯,并以科學的方法來確保存貨資金的最佳結構。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對賒銷客戶的信用進行調研評定,定期核對應收賬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辦法,嚴格控制賬齡。對死賬、呆賬,要在取得確鑿證據后,進行妥善的會計處理。
(四)加強財務風險防范
應設置專門的財務風險管理部門,財務風險管理部門可以分為最高管理層、中間管理層和具體操作層三個層面。在董事會下設最高層次的財務風險管理部門,負責財務風險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傳遞、報告和反饋等工作;負責捕捉和監視各種風險跡象,識別和發現各種風險,進行風險預警,履行財務風險管理預警職責;對風險動態進行跟蹤監督與控制,向董事會提出財務風險對策。企業各業務部門是財務風險的中間管理層和具體操作層,可以根據各部門業務特點和需要建立財務風險管理小組,對本部門所涉及的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和監督,并向企業最高層次的風險管理部門報告,最終使風險管理的目標和功能逐級具體化,在業務活動和財務活動中實現財務風險管理的目的。
四、結論
作為現代企業最主要的組織形式,股份公司內部財務控制還存在著不足。只有不斷改善內部財務控制環境,加大監督力度,建立規范統一的財務控制制度,大力加強財務管理基礎性工作,不斷加強財務風險防范,才能有效加強內部財務控制,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桂英.對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控制的探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05).
[2]戴華江.論內部財務控制設計原則[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7,(12).
[3]唐林權.淺談改善國有林場內部財務控制的方法[J].會計師,2011(08).
作者簡介:蘇 蓉(1971-),女,四川敘永人,大專文化,成都三峰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財務部,會計師,畢業于四川大學、攀枝花大學聯辦財會專業,研究方向為企業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