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猛 劉衛華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國有商業銀行發展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必要性,全面推進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大支持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發展的建議,以進一步促進我國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小微企業在就業、經濟增長、提高生產率、創新、減少貧困和增加社會機會等領域都發揮更重要作用。
關鍵詞:國有商業銀行;小微企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3-0-01
一、發展小微企業必要性
(一)履行社會責任的需要
1.發展小微企業是國有商業銀行軟競爭力的重要內涵。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即是從社會和倫理的角度對傳統企業目的理論進行反思和批判的結果,其目的在于追求企業及其利益相關者共同利益的協調發展。依據該理論,不能以為股東賺取多少利潤及向國家繳納了多少稅收衡量一個企業優劣的標準,而是擴展到能否自覺保障員工權益、關心環境和生態、參與社區發展等方面。按照目前學界對商業銀行社會責任的界定,商業銀行社會責任為商業銀行在維護股東利益的基礎上對社會、客戶以及國家金融穩定、安全,促進可持續發展而負有的法律和道德責任。作為特殊的公眾企業,我國商業銀行在參與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應更加重視履行社會責任這一問題,把承擔社會責任看成是建設和諧社會背景下銀行對其自身經濟行為的約束,看成是國有商業銀行軟競爭力的重要內涵。
2.小微企業在就業、經濟增長,提高生產率,創新,減少貧困和增加社會機會等領域都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在“后危機”時期,小微企業依然是解決“保增長、保就業、調結構”重要力量。而小微企業當前面臨最突出的問題是融資相對較難,資金短缺已對正常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影響。幫助小微企業解決困難是國有商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的內在要求。
(二)戰略業務轉型的需要
1.大客戶貢獻度下降速度加快,銀行盈利空間逐步縮小。從近年國有商業銀行資產的結構分析了解,主要是依托大客戶,其貸款利率基本上都是在央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基礎上下浮10%,除去各項資金成本,單靠存貸利差各家銀行收益甚微。繼續通過依托大客戶維持盈利能力高速增長的局面難以再現。
2.小微企業貢獻度相對較大。目前小微企業市場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對銀行的貢獻度隨著銀行風險控制能力的提高正在逐步上升,日益成為國有商業銀行調整結構、增加競爭力、實現穩定發展的戰略選擇。
二、國有商業銀行推進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存在問題
(一)缺乏與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相匹配的人員。小微企業業務從產品營銷、業務辦理、和業績考核與傳統的信貸業務有很大的區別,要從現有人員或對外招聘找到適宜人選并非易事,很多相關員工能力的培養、流程的熟悉、特別是固有觀念的轉變都需要花費較大的精力。
(二)產品創新不夠,小微企業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一是難以實現批量營銷;二是新產品營銷運用程度不高,比如保理業務、小額無抵押業務等產品推進力度不夠。
(三)市場營銷體系較為薄弱,聯動效果不佳。尚未真正建立上下聯動,搭建多層次、多渠道營銷保障平臺。
(四)激勵考核力度不夠到位。主要表現在,一是小微企業激勵措施不夠明確,沒有針對小微企業制定一整套考核機制和辦法;二是人手少,重貸輕管現象嚴重。
(五)相對大客戶而言,對小微企業信貸業務風險管控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相關信息科技尚不能適應小微企業戰略發展和管理提升的要求,沒有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風險識別系統。
三、國有商業銀行全面推進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幾點建議
(一)加強小微企業組織機構及人員隊伍建設。一是加強小微企業經營中心規范化建設,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小微企業經營中心基礎建設、專職人員數量必須與業務快速發展的內在要求相匹配,同時要做到崗位明確,職能完善,分工清晰;二是加大小微企業專職人員配備力度,做好人員培養和職業生涯規劃。小微企業專職人員數量要和小微企業業務發展相匹配,做到“崗位到位、職能到位、人員到位”;三是加強培訓,提高小微企業信貸人員的工作能力。要把培養一支專業的小微企業業務人才隊伍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培訓資源、薪酬激勵、職業發展等方面予以傾斜。
(二)抓產品和服務創新,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一是提高供應鏈融客戶小微企業支持力度。通過對轄內核心企業供應鏈上下游的梳理,做好細分市場研究和推進;二是加強創新產品運用;三是推進產品組合營銷;四是拓寬擔保方式,特別是納入區政府再擔保網絡體系的擔保公司合作。
(三)加強聯動,搭建多層次、多渠道營銷保障平臺。一是細分市場客戶,打造批量營銷服務平臺。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園區、行業協會、專業市場等小微企業管理和服務機構的對口銜接,進一步細分市場和客戶,積極探索大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市場營銷新模式;二是加強與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增信機構的合作,建立支持保障平臺;三是加強營銷,建立目標客戶儲備庫。根據產品及其目標客戶群體特點,通過媒體宣傳、產品推介會、客戶座談會等多種方式,積極組織開展有針對性、豐富多彩的營銷活動建立小微企業客戶儲備庫。四是強化聯動,提高綜合服務能力。
(四)加大資源配置和激勵考核和力度。一是制定專門的小微企業業務激勵考核機制和辦法。包括基礎管理、業務發展、資產質量、信貸結構調整等業務指標組成的綜合考核辦法;二是加大財務資源配置力度;三是實行準事業部考核辦法,對營銷團隊實行“買單制”考核與綜合經營計劃考核相結合方式。
(五)全面提升小微企業信貸業務風險管控能力。一是加強對小微企業客戶按行業、客戶及實現渠道進行調研,并注重小微企業信貸客戶財務數據的收集、加工、存儲、預警、查詢;二是研究開發居于收集到小微企業財務數據的可以促進企業規范財務管理、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業務系統,為相關人員搭建了信息共享平臺;三是在貸款審批方面實施差別化的貸款審批方式和流程,提高小微企業服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