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經濟建設和結構調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國經濟發展仍然處于一個重要的轉型時期,各種矛盾日益凸顯,這就對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本文首先詳細介紹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面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對策,為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關鍵詞:全球化;產業結構調整;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3-0-01
一、全球化背景下產業結構調整面臨的問題
1.產業結構不合理
產業結構指的是經濟發展中各產業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對經濟結構的優化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的產業結構還面臨著一些問題。以2010年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的GDP為401202億元,比起初的核算數據多了3219億元。其中,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增長值為40534億元,有大約4.3%的增長速度,以工業為主導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87581億元,大約增長了12.4%,第三產業的增加值為173087億元。總體看來,2010年,我國三大產業都有了非常快速的發展和增長,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從深層次角度來看,三大產業之間的結構不合理。在當前的產業結構發展中,還是主要依靠第二產業的發展,而對第三產業的發展力度還不夠大,造成了三大產業發展的失衡。
2.自主創新能力低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國際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這對我國企業發展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要求。但是,在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在一些關鍵的技術領域還依靠國外進口。同時,在產業發展中,國家對新技術和新工藝缺乏必要的投入,原創新的技術成果不多,在自主知識產權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產業共性應用技術研發缺位,缺乏有效的公共試驗檢測平臺,社會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以上這些都不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
3.各種矛盾相互交織
首先,現行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速度快之間的矛盾。由于受到傳統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當前的產業結構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的持續增長。例如,以往在產業結構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受到新因素的挑戰,這就阻礙了經濟建設的速度;其次,新增投資與資產存量調整之間的矛盾。一般情況下,增量調整和存量調整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兩個重要方面,兩者之間存在著矛盾。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加快投資,但是當增加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就造成了產業結構的剛性反復沉積,造成了資產的運作困難;再次,擴大就業與技術產業升級之間的矛盾。近幾年來,我國的產業升級速度不斷加快,科學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就帶動了產業結構的技術升級,逐步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業壓力的增大,造成了大量勞動者失業,從而形成了勞動力就業和產業技術化之間的矛盾。
二、全球化背景下加強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對策
1.加強產業結構調整的制度建設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處于一個關鍵的轉型時期,制度的調整和建設逐步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所在。首先,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規范外資企業。在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中,相關政府部門要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規,保證企業的穩定運行。同時,積極規范外資企業行為,保證內部資本發展的穩定性和公平性,有效防止外資利用不正當手段進行競爭;其次,完善我國的投資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投資體制機制,克服重復建設和投資的問題,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成為投資的主體,保證產業投資的順利開展;再次,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政府要進一步轉變職能,積極打破行業壟斷,逐步形成一個開放統一的市場體系。同時要不斷完善資本、要素和產權市場,通過完善市場機制來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2.提高企業自主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首先,國家加強了對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視。2006年國務院頒布并實施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自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決定》中明確闡明了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性,為建設創新性國家指明了方向;其次,支持自主創新團隊,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國家積極支持創新團隊,大力組織實施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制與開發,加強新型船舶等重大裝備的自主知識產權,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調整;再次,企業要提高自主創新意識。企業在發展運行的過程中,要提高自主創新意識,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從而為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奠定重要的前提條件。
3.加大對產業過剩等產業的調控
為了能夠更好地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加強對產業過程等產業的調控意義十分重大。首先,積極調控產能過程行業。在調控過程中防止固定資產投資的反彈情況,積極強化技術改造,理論結構調整。改善產能過剩, 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進而提高能源資源的總體效率;其次,以節能降耗為重點積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通過一系列措施強化企業的節能減排,保證企業從降低能耗的中心點出發,真正做到產業結構的合理有序調整。
參考文獻:
[1]高栓平.我國產業升級換代過程中強對外依賴現象:表現、影響和對策[J].社會科學輯刊,1997(06).
[2]于維棟.把培育和發展城市新生產力放在戰略位置[J].新華文摘,1996(02).
[3]呂政.90年代以來我國工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新特點[J].中國工業經濟,1998(05).
[4]武小欣.產業結構調整面臨的形勢和問題[J].領導之友,2007(02).
作者簡介:李 峰(1979-),男,從事產業經濟學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