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煒
摘要:市政工程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政府投資、服務于民的建設體現,加強市政工程建設的審計至關重要。施工企業應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開展嚴格審計,以降低各種風險因素,提高市政工程質量。
關鍵詞:市政工程;跟蹤審計;科學開展
中圖分類號:F23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3-0-02
一、前言
市政工程多來自于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政府為群眾提供服務的重要環節,因而施工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審計工作的必要性,使工程審計嚴肅、認真,以維護群眾利益。施工企業在施工和竣工階段的審計實施對于控制工程投資、嚴把工程質量關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施工企業加強市政工程建設審計的必要性
我國新時期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開展,市政工程遍布各個省市地區,如為實現道路拓寬、緩解交通壓力興建的道路橋梁工程,確保群眾正常生活用水用電的水電工程,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的拆遷工程等。為提高市政工程建設質量,施工企業在承接項目時不應忽視審計工作的地位,在施工和竣工結算階段及時開展審計工作不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一方面,從市政工程的資金來源看,政府直接投資是市政工程實施的基礎。施工企業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進行審計是對財政資金負責的需求所在。為避免各種工程款項貪污、財政資金流失、防止不必要資金投入,使市政工程在完成既定目標的前提下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預算資金,企業審計工作應有效貫穿施工的各個環節,并在竣工結算時保持嚴謹的態度,杜絕審計漏洞。特別是傳統的審計模式存在滯后性,工程接近尾聲再由審計人員提出問題,很多時候已經來不及徹底改進,而且很多材料依據也難以搜集齊全,前瞻性的審計尤為重要。另一方面,本著對廣大群眾負責的態度,市政工程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工程施工的每個環節都應當以便捷、高效、安全為行動指南,杜絕“豆腐渣”工程。我國曾經出現的橋梁坍塌事件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就與工程質量不過關有著直接的聯系。施工企業有責任也有義務對承擔的工程進行審計,以維護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
三、施工企業市政工程建設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施工企業和業主對于工程建設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施工企業往往更關注企業自身的利益,所以在審計工作中不免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審計責任意識不強
很多施工企業雖然承接市政工程建設,但實際上審計工作的管理意識很差,主要是以本企業利益為焦點,對市政工程的審計重視不足。所以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長期落實不到位,有的企業沒有獨立的審計部門,有的企業審計部門地位不高,因而審計的權威性也受到影響。
(二)審計工作處于被動
審計不只是要發現已完成施工部分存在的問題,更要以前瞻性的思想指導工作,將很多施工風險、成本增加的問題提前預見,以便企業和業主及時做好應對準備,避免不必要的投資追加。但是施工企業在施工和竣工結算階段的審計工作比較被動,缺少主動控制、盡可能減少矛盾爭端的管理舉措。
(三)審計工作流程混亂
企業開工后,審計工作沒有科學的流程作為保障。審計人員在現場的工作隨意性大,很多施工中容易造成成本增加的問題都沒有留意,工程整體的簽證變更仍很頻繁,進而造成預算超標。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不健全,也影響到工程竣工結算環節,企業與業主方會就工程變更、原材料價格、備用金等問題產生摩擦。
(四)審計人員素質不高
施工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也會對審計工作產生制約。審計人員的學歷背景、經驗程度參差不齊。特別是由于施工企業對內部審計重視不足,很多專業的審計人員不愿從事內部審計工作,所以企業審計人員隊伍也會由項目實施和管理人員組成,直接影響到審計工作的專業水準,給日后留下隱患。
四、施工企業加強市政工程建設審計的舉措
市政工程是政府服務于民的建設,施工企業在招投標階段中標后,很快將開始正式施工。針對上述問題,施工企業應努力推進審計工作的改革與發展。
(一)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
施工企業對市政工程審計的加強首先應從轉變觀念開始,樹立嶄新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企業審計工作的改革。從長遠發展來看,企業加強內部審計,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加快工程竣工,更重要的是創建良好的企業形象,得到業主的認可,從而承接更多的項目工程。所以企業不應只顧眼前利益,一旦審計執行不力,工程出現問題,企業也不可避免地要承擔損失。
(二)打造高水準的審計執行部門
各項審計工作的改進最終都必須落實到專業的人才。施工企業在審計意識提升的同時,也應盡快打造高水準的審計執行部門。企業負責審計工作的人員應當是公正的、嚴肅的,市政工程審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密不可分,專業基礎、職業道德等都可能對市政工程的最終質量產生影響。施工企業建立獨立的審計部門、組建專業的審計團隊,對于提升審計形象、提高審計工作質量是不可或缺的。企業應吸納一批具備專業學歷背景、工程審計經驗的人才,與企業共同實施內部審計的改革,由獨立的審計部門、專業的審計團隊建立起企業的審計規章制度,重塑審計流程,并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有效貫徹到每個工程。
(三)開展前瞻性的市政工程審計
市政工程中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問題長期存在,施工企業在審計工作中應當以前瞻性為原則,控制工程變更,并在竣工結算階段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一,工程施工階段的審計工作。施工階段是市政工程建設的核心,工程變更簽證也恰恰是在此階段發生。長期以來工程發生變更,簽證工作不僅涉及一系列的流程,而且變更依據的搜集也經常發生問題,如變更可行性的討論、變更發生時的憑證保存不完善等。所以施工企業的審計工作不僅要嚴格控制工程造價變更,更要遵循前瞻性的工作原則,在施工過程中確保現場跟蹤,提前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提高工程質量的同時避免工程造價增加。
首先,審計人員要杜絕不必要的工程變更。工程施工中因原材料供給、地區實際特點等因素,確實會存在工程變更的情況。市政工程建設所用物資雖屬于政府采購,但也必須控制在預算范圍內。如果后期施工簽證變更頻率過高,將會大幅增加建設資金。工程物資采購價格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尤其是受通貨膨脹、國際物資緊張等因素影響,目前很多原材料都在漲價。因此,施工企業應保證每次簽證都經得起反復推敲。盡管市政工程有監理單位監督,有時也會發生監理不到位的情況,進而增加工程造價變更的風險,使工程質量受到影響。所以施工企業審計人員一定要深入勘查,分析工程變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對于的確需要發生的變更,審計人員要努力將變更控制在前期階段,如避免在大量采購施工原材料后再提出原材料變更,從而減少批量成本增加的問題出現。例如,當前不少市政工程涉及舊城區改造、道路橋梁新建,工程施工周期較長,一般超過一年以上,審計人員要根據當前施工現場的進度、建設實施情況,提前預期后續的工程發展情況,抑制各種可能發生的風險。最后,當發生工程變更時,審計人員要嚴格審核相關的變更簽證依據,如圖紙和分析的提交,為竣工階段提交全部的工程簽證奠定基礎,以免竣工決算發生矛盾。
第二,工程竣工階段的審計工作。工程竣工決算也是容易產生爭議的階段。施工企業的審計工作要以工程量核實、數據勘測、價格核實為主要內容,審核實際完成工程量與計劃是否相符,確認各項工程建設勘測結果達到要求,主要材料采購價格與預算范圍符合。為此,審計人員尤其要對工程匯總的全部簽證進行檢查,防止工程變更與簽證不符,或是簽證資料不全。審計完成后,審計人員要出具詳細的審計報告,并附相關憑證和依據,為竣工決算提供條件。只有將市政工程的建設目標實現,將工程變更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在采購中及時預期價格變動,施工企業才能以優質的竣工成果向業主遞交滿意答卷。
(四)確保科學的實施流程
施工企業應以市政工程項目為審計對象,組建項目審計小組。每項市政工程的審計小組確定后,審計人員應集中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包括審計概況、具體工作范圍、審計內容、質量標準、審計依據和原則、相關人員配置和職責、工作流程、工程造價控制方法等。審計實施方案編制完成后要遞送負責人審批再予執行。審計小組正式跟進工程項目后,要及時召開由施工、監理等各方參與的會議,明確審計的具體要求,如根據工程節點總結工程變更,定期匯報工程進展等,以確保審計的順利實施,完成既定的審計目標。
五、總結
市政工程審計監督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施工企業應高度重視審計工作,以維護廣大群眾利益為使命,深化內部審計改革,從而使市政工程建設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鄭述君.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創新之我見[J].財會通訊,2010(01).
[2]劉文國.淺談施工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防范[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0(05).
[3]孫夏麗.施工企業內部審計的加強與審計效能的提高[J].中國集體經濟,2011(27).
[4]慕森.論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實施重點[J].價值工程,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