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江 王解先 顧建祥
(1.上海市測繪院,上海 200063; 2.同濟大學,上海 200092)
三維直角坐標轉換中,采用7參數(3個平移參數、3個旋轉參數、1個尺度參數)的Bursa-Wolf模型只適用于小角度下的坐標轉換,當在兩坐標系統下有3個或3個以上公共點,就可解算出7個轉換參數。空間大地測量、三維激光掃描、近景攝影測量的交會攝影、測量機器人自由設站以及GIS中,都遇到大量的大旋轉角三維直角坐標的轉換問題。
在3個或3個以上公共點不共線的情況下對大角度的空間直角坐標轉換,一種方法是對非線性模型線性化,陳義等提出了以方向余弦為參數適用于任意旋轉角的空間轉換方法[3],姚吉利等提出了羅德里格矩陣代替方向余弦矩陣的方法[4]。另一種通過引入反對稱矩陣等方式,形成線性方程解算,姚吉利提出了3維坐標轉換7參數直接計算的模型[5],潘國榮等提出一種基于空間向量旋動理論的三維基準轉換模型[6],秦世偉等提出了以轉換矩陣9元素為參數的坐標轉換的簡便模型,但其在3個公共點時,可能導致矩陣病態[7]。
在3個或3個以上公共點時,提出了通過構建輔助公共點,以平移量及旋轉矩陣元素為參數組成線性方程,按最小二乘法完成參數計算及坐標轉換,適用于任意旋轉角的空間直角坐標轉換。
設3個不共線公共點A1、A2、A3在A坐標系中坐標分別為A1(x1,y1,z1)、A2(x2,y2,z2)、A3(x3,y3,z3),有A1、A2、A3可形成一個空間平面,其法向量按公式(1)計算
(1)


(2)
給定一個合適的距離D,在該直線上距A1點距離為D的空間輔助點FDA1坐標按公式(3)計算
(3)
公共點A1在B坐標系中可按上述方法計算相對應的輔助點坐標,這里距離須考慮比例系數,則D′=(1+m)D;同樣,在公共點A2處,按上述思路計算另一輔助公共點FDA2在兩個坐標系中的坐標。
由坐標計算距離,通過相應距離的比較得出尺度參數,在文獻[4] 、[6]中均有詳細論述,設dij、Dij為Ai、Aj兩點在坐標系A和坐標系B中的距離,對n個公共點,可計算n(n-1)/2條邊比例系數,尺度參數的最佳估計值為n(n-1)/2個尺度參數的平均值,尺度參數可按公式(4)計算
(4)
設有兩個空間直角坐標系分別為O-XYZ和O′-X′Y′Z′(如圖1所示),兩空間直角坐標系間有七個轉換參數(3個平移參數、3個旋轉參數和1個尺度參數)。

圖1 空間轉換
由空間直角坐標系A到空間直角坐標系B的轉換關系為
(5)

R(ωX).R(ωY).R(ωZ)為旋轉矩陣,記為R=R(ωX).R(ωY).R(ωZ)。
(6)
以R中9個元素為參數,將1+m乘入矩陣中各元素中,令
(7)
將(7)式代入公式(5)中,以平移3參數及旋轉矩陣9參數共12個元素為未知參數,則公式(1)可寫成如下形式
(8)
式中:X1×12=[a11a12a13a21a22a23a31a32a33ΔX0ΔY0ΔZ0]T
當有不共線3個公共點時,按公式(3)計算出2個輔助公共點,則由這5個公共點根據公式(8)可組成15個方程,按最小二乘法計算出X1×12;同上,當有n個公共點,可組成3(n+2)個方程,完成參數計算及坐標轉換,計算出旋轉矩陣后,由公式(6)可計算3個旋轉角。
為驗證坐標轉換模型的正確性和可靠性,采用文獻[3]中的數據,節點的設計坐標和實測坐標見表1,文獻[3]算法與本文算法分別計算的轉換坐標及較差數據見表2。

表1 節點的設計坐標和實測坐標 mm
由表1數據按上述坐標轉換公式求得的轉換參數為
(1+m)=1.001 442 289 3
旋轉矩陣
R=

根據計算結果,本文算法可實現三維直角坐標的數據轉換,表2數據表明,二者的轉換精度基本一致。


表2 轉換后的節點坐標和坐標較差 mm
將空間直角坐標轉換問題從非線性的的形式轉化為線性的、參數相關的形式,使解算公式簡單明了,避免了采用非線性方程線性化迭代求解的模型對參數初值、迭代收斂等問題的考慮,經實測數據及模擬數據檢驗,算法解算精度較好,可靠性高。在3個或3個以上公共點的情況下,模型可完成任意角度情況下的三維直角坐標的轉換,對工程應用有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征航,黃勁松.GPS測量與數據處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2] 朱華統,楊元喜,呂志平.GPS坐標系統的變換[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4
[3] 陳義,沈云中,劉大杰.適用于大旋轉角的三維基準轉換的一種簡便模型[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4,29(12):1101-1104
[4] 姚吉利,韓保民,楊元喜.羅德里格矩陣在三維坐標轉換嚴密解算中的應用[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6,31(12):1094-1096
[5] 姚吉利.3維坐標轉換參數直接計算的嚴密公式[J].測繪通報,2006(5):7-10
[6] 潘國榮,趙鵬飛.基于空間向量的三維基準轉換模型[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09,29(6):79-82
[7] 秦世偉,谷川,潘國榮.任意旋轉角坐標轉換的簡便模型[J].工程勘察,2009(6):62-65
[8] 王解先.七參數轉換中參數之間的相關性[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07,27(2):43-46
[9] 王保豐,徐寧,等.兩種空間直角坐標系轉換參數初值快速計算的方法[J].宇航計測技術,2007,27(4):20-24
[10] 孔祥元,郭際明,劉宗泉.大地測量學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