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班超
父親通過當童子軍、交通協管員和酒后代駕司機度過他的青春期,而我則在逃體育課和逛商場中荒蕪了大好青春。小時候,父親常給我講人生道理(他反復強調的一點是“誠實的重要性”),我當時勉強聽著,過后也就忘了。有趣的是,長大后,我發現自己正是遵循父親的這些話在做事情。下面是父親最棒的幾句名言:
1.談論可能引起爭吵的事情時,請握住愛人的手
我父母已經結婚47年,父親幸福婚姻的法寶之一是,他們一旦爆發激烈爭吵,他會握住母親的手。
最近,我丈夫湯姆因忙于瑣事而忘記交賬單,我大為惱火。當談這件事時,我們十指交織,我感到自己的血壓下降、情緒大大好轉。當有人緊握著你的雙手時,你不可能大喊大叫,就這么回事。
2.向挎著工具包的人學習
父親很節儉,準確點說有些摳門。父親對家居維修很在行,找修理工那是他的最后一招兒。當修理工來了之后,父親就圍在他身旁問一大堆問題。父親經常說:仔細觀察掌握技能之人,而后,你就能自己做那些如填表格般簡單的零活了。
他是對的,在修理工身旁逗留了一個小時后,我以后能自己修理洗碗機了,這讓我那些叫公寓管理員幫忙換燈泡的朋友們驚奇不已。
3.對清潔工說聲謝謝
餐廳服務員只要端上來一個蛋奶布丁就能得到20%的小費,而一個賓館清潔員清理用過的牙線卻一分錢也拿不到,這總是讓父親很惱火。父親經常告訴我們,垃圾清理工和辦公室的保潔員,他們的工作重要且光榮,他一定在年終酬報他們。
小時候,他這么做讓我感覺難堪,現在,我對我們的垃圾清理工做相同的事情。一個清潔工曾經哽咽著對我說:10年來,這是他第一次聽到感謝。
4.收納袋永遠不嫌多
父親把任何東西都裝進袋子里,鞋帶、地圖、襪子等等。我過去嘲笑他這種老套習慣,但有一天我忽然發現,收納袋是最神奇的工具——便于存放,一目了然。
5.拜托,請別再猶豫
父親像他那代許多人一樣,是個實干家,絕不空談。只要“處理它”,他總是這樣說,無論問題看起來多么棘手。
父親行動迅速、果斷,讓我這個超級優柔寡斷之人覺得他太沖動。然而,我終于意識到,憑直覺做決定總比思前想后把自己弄到疲憊不堪要好得多。現在,每當猶豫不決時我就想起這句話:“處理它”,答案自然就有了。
6.隨身攜帶手帕
幾年前,我父母和我參觀博物館,我感冒咳嗽,父親遞給我一方干凈的手帕,告訴我放進錢包里。我至今如此。面巾紙會磨碎,手帕不會。洗手間的烘干機壞了?用手帕。想包起一塊小甜餅帶走?用手帕。
7.沒有人比你更聰明
以前在聚會中交談,如果談話轉向一個我不熟悉的話題,我就保持沉默。父親啟發我,你可以說“我不懂,你能解釋一下你正在談論的是什么嗎?”父親還說,問問題讓人顯得聰明且自信。
最近的一次聚會,有人提到毛里求斯大陸架后一片沉默。然后我問,“那是什么?”我身旁所有的常春藤大學聯盟的畢業生都呼著氣承認,他們也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
我最近當上了媽媽,女兒成了我生活的快樂源泉。我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與她分享生活的智慧,比如扭結絲的無窮用途、誠實的重要性——呵呵,是不是聽著耳熟?我想她會和我一樣,翻著眼珠抱怨——傾聽并記住我的每一句話。
選自《情感讀本·道德篇》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