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張玉芹 呂朝陽 _左華軍
7月18日,頭伏第一天,天氣悶熱。在汝州市電業局溫泉供電所,一切工作井然有序。前往位于該所辦公樓三樓的模擬實操室實地采訪時,筆者注意到,樓梯臺階的側面貼著許多勵志勸學標語:“志不強者智不達”,“有錢難買經驗多”,“業精于勤荒于嬉”……令人一路走來,一路思索。
沒有學習,就沒有進步。沒有提升,就沒有發展。自農電整體素質三年提升工程實施以來,溫泉供電所將學習融入日常工作,建立起“全員參與、全員思考、全員創新、全員實踐、全員學習”的“五全”學習機制,并且先后建設了員工實訓場地、模擬實操室和多媒體學習室、職工書屋等,為職工提供了從一般到優秀,從優秀到標桿,不斷超越、追求卓越的“舞臺”。
受益于學習,該所農電工陳兵兵不僅獲得了省電力公司技術能手稱號,而且入選了國家電網公司農電工優秀人才。溫泉供電所更是獲得了國家電網公司標準化示范供電所殊榮。
隨行的汝州市電業局工會主席李新建感慨地說:“農電整體素質三年提升工程就像一個大推手,將縣級供電企業方方面面的工作全部納入掌中,并且充分發揮內因、外因的共同作用,推動農電管理邁上新臺階。”
時至2012年年中,“河南農電整體素質三年提升工程”已經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具體推進情況如何?成效又怎樣?帶著這些疑問,筆者到一些縣級供電企業進行了采訪。
在豫北南樂縣,豆腐干加工一直是元村鎮的傳統致富產業,享譽國內外。去年年初,南樂縣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支持特色豆腐干產業發展,得到大發展的豆腐干產業對電力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南樂縣電業局以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為契機,高標準改造工廠集聚地臺區,徹底解決供電不穩定、電壓低的問題,并對適宜發展豆腐干產業的農村地區優先改造低壓線路。良好的用電環境為豆腐干產業的發展備足了后勁,元村鎮豆腐干加工廠紛紛引進技術、擴大規模,并由原來的不足20家增加到現在的100多家,從業人數達1萬余人,解決了全鎮半數勞力的就業問題。
在豫東蘭考縣,針對縣域經濟相對落后、農村電網相對薄弱的客觀實際,蘭考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在進行農網改造時,摒棄過去單純依靠大規模投資一次設備的傳統思路,從基礎管理抓起,從節能降損增效入手,堅持技術進步,在“軟件”上創新發展,扎實開展臺區綜合治理,夯實了農電管理基礎。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綜合電壓合格率達97.95%,同比提高0.16個百分點。
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是農電整體素質三年提升工程五大專項工程之一。在省、市、縣三級供電企業的協同推進下,截至6月30日,全省2011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8.32億元,新增110千伏變電容量46.15兆伏安、線路3.8千米;新增35千伏變壓器86臺,變電容量791.2兆伏安,線路102千米;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6322千米,0.4千伏線路3494千米,臺區5845個。這些工程,有效改善了我省農村電網基礎薄弱的現狀,提升了農村供電可靠性,不僅進一步滿足了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用電需求,也更好地促進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采訪中,筆者了解到這樣幾條信息:
6月15日,來自省公司系統各市、縣公司的128名辦公室負責人,參加了縣供電企業辦公室業務綜合培訓,省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文啟、辦公室主任孫金泉等有關工作負責人親自走上講臺為學員授課。系統的培訓,使學員進一步掌握了辦文、辦會、辦事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對提高縣供電企業辦公室工作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水平,推動縣供電企業辦公室業務與省、市公司接軌起到了積極作用。
今年3月,在了解到社旗縣電業局急需開展電纜頭制作專題培訓的情況后,南陽電力技工學校迅速抽調專家教師前往該局進行了培訓教學。“送培上門”效果良好,不僅現場解決了農電生產難題,提高了農電員工學習技能的積極性,而且也為該局節約了培訓經費,可謂一舉三得。作為省公司農電培訓中心,南陽電力技工學校今年全年培訓規模將突破6500人次,創歷史新高。為切實做好培訓工作,助力農電整體素質提升,該校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加強教學管理,持續提升培訓質量;研發新培訓項目,增強培訓針對性;并且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廣大教師的自身素質。
為進一步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淇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班組長大講堂制度,將50多名班組長排序,按照每周一堂課的標準,要求班組長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技能、班組管理、安全生產、創新等方面以開放的思路,以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工作水平為出發點,總結推廣先進工作經驗。
所有這些,都是提升農電隊伍素質的生動實踐。在推進農電整體素質三年提升工程過程中,想方設法提高農電員工整體素質,成為省、市、縣三級供電企業共同的“必修課”,也為農電員工隊伍打開了學習進步的“快速通道”。今年上半年,省公司印發了2012年農電培訓計劃,全面開展農電員工培訓,計劃內培訓班共舉辦73期,培訓農電員工3687人(次),且有2105人通過了初、中、高級技能鑒定。
7月10日,安陽供電公司出臺了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辦法,統一加強轄區內縣級供電企業電網節能管理。與之同時出臺的,還有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年”工作方案,旨在通過加強線損管理,深挖內部降損增效潛力,進一步提升縣級供電企業的盈利水平。
圖:淇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創新教育培訓機制,開展師帶徒培訓。
據了解,安陽公司一手抓農電整體素質三年提升工程,一手抓農電專業化管理,建立了農電工作部綜合管理、總體協調和評價考核,各專業部門歸口管理的縣供電企業管理新模式,實現了綜合管理與專業管理有機統一。在具體操作層面,該公司引入項目化管理方式,設立五大專項工程項目組,分別配置項目經理、聯絡人、協同配合專責,每個項目組還單獨設置了一名由農電工作部人員擔任的綜合協調專責;采取橫向綜合管理、縱向條狀管理的工作模式,制定了農電專業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各專業職能部門歸口工作、管理職責和職能定位,由農電工作部協同專業管理部門制定各專業管理辦法,梳理工作業務流程,統一管理模式、方式、標準,目前已出臺“縣級供電企業營銷專業管理辦法”等8項專業管理辦法,縣級供電企業專業化管理全面展開;建立了督查通報、月度例會協商、工作報送、調查研究、信息宣傳五項工作機制,協同開展縣公司同業對標和供電所同業對標,實現了綜合管理與專業管理緊密結合。
自啟動實施農電整體素質三年提升工程以來,省公司農電綜合管理與專業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各專業管理全面向縣級供電企業延伸。縣級供電企業人、財、物集約化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省公司下達了2012年縣供電企業綜合計劃,加強全面預算和財務集中管理,鄭州供電公司、安陽供電公司、開封供電公司等9家市公司設置了農電財務集中管理中心。深入研究縣級供電企業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指導意見,全面健全縣級供電企業考核管理制度,組織開展了縣級供電企業領導班子業績考核,考核結果與縣公司領導班子年薪掛鉤,激發和調動縣公司領導班子深化農電管理的積極性。農電物資倉儲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同時,全面推行縣級供電企業作業組織專業化,規范抄、核、收管理,逐步夯實農電發展的安全基礎、物質基礎、管理基礎和服務基礎,使農電管理向規范、集約、高效轉變。
素質提升一小步,發展邁出一大步。農電整體素質三年提升工程的成效,顯著體現在農電服務水平提升上。
為實現“只要有用電需求第一時間滿足,只要有用電問題第一時間解決”的服務目標,今年春天,內黃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領導班子帶隊分頭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走轉改”活動,走訪各級用戶,了解各類用電需求;轉變工作作風,開展“治庸問責”工程;改變工作方式,開通供電服務直通車。
“能提前半個月用上電,真是沒有想到!”5月8日,安陽協和生物有限責任公司吳經理對前來回訪的內黃縣公司客戶服務中心主任李文甫說道。協和生物公司是內黃縣重點招商項目,接到用電申請后,該公司就根據協同服務機制,第一時間就組織各部門現場辦公,協同合作,通過提高服務效率壓縮勘察、預算、施工、驗收、送電過程的時間,5天就為該企業通上了電。
享受到更加優質、快捷供電服務的不僅是全省各地的工業企業客戶,城鎮居民和鄉村百姓也同樣深有體會。“電業局的服務一年比一年好,營業廳提供了這么多的自助延伸服務,我們感到非常滿意!”6月25日,前往沁陽市電業局供電營業大廳辦理業務的安宅小區居民劉女士贊不絕口。據了解,沁陽市電業局今年開展了“提升居民用電服務質量專項行動”,在全省農電系統率先建立了計量現場服務標準化體驗中心,并且按照省公司A類營業廳標準,為供電營業廳配備了電動車充電樁、自動報裝系統、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互動數字櫥窗等多種先進的電子設備,實現了報裝、咨詢、報修、查詢、繳費和電能表收發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功能,供電服務更方便、更快捷、更溫馨。
采訪中,筆者感受到,盡管還存在工程實施方案與縣公司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縣公司人員素質達不到“四接軌”要求等各種問題,但縣級供電企業正緊跟省市公司變革發展思路,努力夯實電網發展基礎,提升管理水平和供電服務品質,深化內質外形建設,在規范提升之路上鏗鏘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