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李建國
會議費用同比下降20%,車輛能耗同比降低30%,辦公費用降耗40余萬元,生產運維降本100余萬元,工程造價壓降600余萬元,綜合線損率同比下降0.05個百分點……9月17日,盤點濟源供電公司前8個月的降本增效成績,不僅“降聲”一片,而且“升勢”明顯:生產管理挖潛增效1000多萬元,創新成果轉化創效200余萬元,售電均價每千千瓦時同比提高54.44元,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增長21.8%……
“今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集約管控、質量效益兩大核心,一手抓全程降本,一手抓全員增效,苦練內功、用足真功,在扭虧增盈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談及“升降”之道,該公司總經理張明亮說。
“堅持集約發展不動搖,盯緊降本降損硬指標,強化節能增效硬措施,全面落實扭虧增盈硬任務。”今年年初,該公司把降本增效作為扭虧增盈促發展的重要舉措,精心制定實施方案,迅速作出安排部署。
立足“成本降下來、效益升上去”的原則,該公司確立“五降五升”目標:全面降低公務活動、辦公能耗、生產運維、電網建設、物資采購五大成本,努力實現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務效能、經營效益、發展質量五大提升,并推出“321”工作機制,即建立三大體系:建立組織體系,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部門天天抓;建立責任體系,把“升降”指標分解到部門、班組、員工,制定工作臺賬,納入績效管理,確保責任履行;建立制度體系,健全日常管理、生產經營、增供擴銷等42項制度。深化兩個管控:深化過程管控,采取動態跟蹤的方式,加強監督指導,全程問效問責,確保降本增效目標落到實處;深化質量管控,全面加強安全生產、設備運維、供電服務質量控制,向質量要效益,以質量促提升。同時,推出100條降本增效具體措施,作為行為規范和實踐準則,促進降本增效具體化、規范化、常態化。
今年3月份,該公司16名內部借調人員離開機關部室,回歸原生產崗位,并采取多崗合并、一人多責等方式,對管理崗位優化重組,將富余人員充實到基層班組。
圖:加快“五小”成果轉化應用,提升發展質量和經營效益
這是該公司以集約管理推進降本增效的個例。圍繞“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加速核心資源整合,大力提升集約化管理水平。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對每個崗位、每項職責重新審核,嚴格壓縮非生產性人員比例,降低人員成本,提高經營效益;強化財務集約管控,圍繞全年降本增收3000萬元目標,在確保正常生產秩序的前提下,壓降各類開支,對各部門、各單位費用集中管理、按需審批、嚴格審核;物資管理方面,實行統一招標、統一管理、統一配置、統一使用,并統籌做好清倉利庫和退役設備調劑使用工作。
規范管控、全面集約,實現了核心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打開了降本之“鎖”,也開啟了增效之“門”。據了解,該公司僅物資采購一項今年就將節約資金100萬元。
“燃油費、維護費明顯下降,車輛使用規范有序,‘2+4’模式有效管住了‘車轱轆’。”該公司辦公室負責人李元義說。
為壓降車輛費用,該公司推出“兩定四有”制度,所有生產服務和公務用車集中統一管理,根據人員和規模“定配置”,盡量拼車出行;根據車況和行程“定能耗”,保證規范用車。同時,嚴格申請審批程序,做到用車有申請、派車有手續、出車有憑證、事后有問責。車輛能耗同比下降了30%以上,預計全年壓降費用達200萬元。
本著科學管控、全程降本的原則,把降本理念融入到日常管理和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各道流程,著力打好降本降耗攻堅戰。工程管理方面,堅持策劃在前、樣板先行、過程控制、自然成優的理念,深化標準設計,發布典型造價,控制可研投資,并堅持邊施工、邊審計的原則,壓降工程造價600多萬元,審減資金300多萬元;生產運維方面,評估評級設備狀態,科學制定檢修策略、檢修方式和檢修時序,實行分級檢修、集中檢修、“零點”檢修等措施,并大力實施帶電作業,降低檢修成本60余萬元,增加“效益電量”1000多萬千瓦時;用電管理方面,積極開展電力市場秩序專項治理,逐條線路、逐個臺區、逐個用戶拉網式排查,嚴格執行政策法規,查處違規違約用電行為,并實行線損日監控、周分析、月考核制度,堵塞管理漏洞,深挖電費、電價潛力,售電均價居全省第一位,線損率下降0.05個百分點,全年可減少線損電量320萬千瓦時;辦公管理方面,對訂書機、計算器等用品采取以舊換新方式,杜絕跑冒滴漏,制定辦公樓宇節能降耗制度,改造老化設施,更換節水、節電設備,有效壓降各類開支,并嚴格壓縮會議開支,會議費用同比壓降了10多萬元……
“成本控制是系統工程,既要創新管理,更要精打細算,這樣才能‘降’出低成本,‘摳’出大效益,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經營業績。”張明亮說。
“為杜絕基層長明燈現象,根據員工合理化建議,我們在所有供電所安裝了計量表和節能電器,按月考核,半年多下來,不僅節約用電10多萬千瓦時,還培養了員工的節約習慣。”該公司工會主席王宣陸說。
企業搭臺子,員工唱主角,人人挖潛能,個個創效益。該公司把持續推進“三節約”活動作為提升經營效益的重要舉措,深入開展“十個一”活動,通過“開展一次形勢與任務教育,征集一批心得體會,舉行一次簽字儀式,作出一次公開承諾,制定一份個人節約和創效計劃,剖析一批勤儉節約經典案例,舉辦一次演講比賽,組織一次降本增效經驗交流,發布一批創效成果,選樹一批‘三節約’先進典型”,營造人人節約、環環節約、處處節約的濃郁氛圍,調動員工參與節能減排、深化降本增效的積極性。以此為基礎,持續開展“我為降本增效獻一策”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引導員工為降本增效建言獻策,開辟增收增效“快車道”。目前,已收集各類建議339件,實施67件,增收節支、創造經濟效益180多萬元。
“針對220千伏虎金線計量電壓二次回路壓降誤差大、電能損耗多的現狀,我們深入開展課題攻關,利用更換端子排、減少計量裝置回路節點的方式,實施3個月就減少13000度電量流失,挽回損失7000多元。”裝表接電班職工成鋼說。緊密結合生產經營實際和降本增效要求,該公司集課題研究、成果發布、效益產出為一體,深入開展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成立組織協調和評估應用機構,及時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經營效益,有力拓展了增收增效渠道。據了解,目前該公司已轉化應用科技創新成果21項,增加經濟效益90余萬元,并有效降低了人員、物資等成本,提高了工作質量和生產勞動效率。
同時,確立“一切服從服務于擴銷增盈”的思想,實施全員營銷策略,把安全穩定、電網建設、運維管理、優質服務納入“增供擴銷保增長”序列,堅持眼睛向內挖潛能,眼睛向外拓市場,推出120多項新舉措,并把業擴報裝流程時限壓縮30%,用全員增供拉動增效增盈,實現了電量逆勢上揚,前8個月完成售電量40.7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9%。
“升降”有道,貴在持續。目前,濟源公司以全面集約、全程降本、全員節約為核心,在電網投資、工程建設、市場拓展、生產管理等方面又推出37項管控措施,大力實施“三全”降本增效專項行動,為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進行著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