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永建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人民醫院,湖南慈利 427200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一種雙眼性疾病。臨床上多見于早期單眼急性發作,若未給予及時的治療以控制癥狀,則5年之內另一眼多會發病。雙眼在同一時期發病的病例較為罕見[1]。若急性發病,雙眼的眼內壓會迅速上升,對患者的視覺造成極大的損壞,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2]。本院于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雙眼急性發作患者25例,通過及時的救治及護理,療效較為顯著,在此對其誘因作以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雙眼急性發作患者25例,其中,女14例,男11例。年齡40~70歲,平均60.5歲。本組患者中,有6例患者首先出現單眼發作,入院后4 h內另一只眼急性發作,15例患者有使用阿托品治療史,4例患者在詢問病史時得知因情緒劇烈波動后出現雙眼急性發作。
立即對患者進行降低眼內壓治療,待眼內壓得到控制之后,進行濾過性手術的患者10例,進行虹膜激光透切術的患者15例。手術后,進行雙眼的前房深度測量以及周邊前房深度測量,并測量雙眼深度差,以及屈光狀態[3]。
雙眼前房深度測量以Haag-Streit厚度測量法測量晶狀體前囊內皮表面與瞳孔中央角膜內皮的距離。周邊前房深度,以角膜厚度(CT)為單位,有 1 CT、1/2 CT、1/3 CT、1/4 CT、消失5個等級,1/4 CT以下者,提示為高危[3]。
運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組與組之間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數據整理,各組之間P值均大于0.05,提示經治療后,不同誘因的治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不同誘因下眼睛狀態的比較
在國內,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中最常見的類型,多見于45歲以上的女性。對于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患者,眼部的解剖特點是前房淺,房角較窄,在此基礎上如有某些誘因發生,則可引起急性發作。發作時,雙眼的眼內壓迅速上升,嚴重損害患者的視覺功能。通過對多例患者的分析,筆者認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雙眼急性發作的誘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4]:(1)劇烈疼痛的刺激。本組病例中,有6例患者早期單眼急性發作,入院后4 h內對側眼發作。對側眼的表現為劇烈疼痛、眼內壓迅速上升。入院后,對側眼未運用毛果蕓香堿類藥物、加上對咽部房角檢查時的刺激、住院后的環境加重了患者焦慮的情緒、眼內壓升高使眼部劇烈疼痛以及頭部疼痛等因素,均是其誘因。(2)M受體阻斷劑的使用。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有前房較淺,房角較窄的解剖特征,如合并瞳孔的擴散過大,則是導致急性發作的最常見的誘因。本組的25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曾使用阿托品進行內科治療,雙側眼發作的時間相差在4 h以內。阿托品是強效M受體阻斷劑,可以對節后膽堿能神經所支配的效應器官或組織上的M受體進行選擇性阻斷,導致各處平滑肌的松弛度增高?;颊咴趹冒⑼衅分委熎渌麅瓤萍膊〉耐瑫r,瞳孔括約肌上的M受體也被阻斷,從而導致了瞳孔的散大,房水流動受到了阻滯,眼內壓升高。加之前房較淺,房角較窄,就有誘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生的可能。如僅單眼使用了托品酰胺,藥物被對側眼的淚道上皮黏膜所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到達并作用于對側眼的瞳孔括約肌上的膽堿能受體,引起對側的瞳孔散大,進而導致雙側眼的急性發作[5]。(3)情緒劇烈波動。本組病例中,有4例患者在詢問病史時得知因情緒劇烈波動后出現雙眼急性發作。由于前房較淺,房角較窄的解剖特征,如果情緒發生劇烈的波動,刺激了交感神經使其興奮,則會引起雙側瞳孔括約肌的松弛,阻塞了房角,影響了房水循環。同時,還會引起血管的舒縮功能異常,使毛細血管擴張,睫狀體產生了水腫而阻塞了房水的流動。此外,情緒劇烈波動還會引起房水生成增多,后房的壓力上升,壓迫周圍的虹膜向前凸出,阻塞了房角,使眼內壓升高,進而誘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6]。
閉角型青光眼雙側急性發作對患者雙眼的視力會產生巨大的危害,經過對本組病例的分析以及結合以往的臨床經驗,筆者認為疼痛的刺激、情緒的劇烈波動和M受體阻斷劑等藥物使瞳孔擴散增大,是此類疾病的最常見誘因,臨床治療護理工作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舒蘇鳳.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雙眼發作的誘因分析與護理[J].上海護理,2008,8(1):56-57.
[2]李橋,王育良,卞春及,等.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雙眼眼前段相關結構的對比研究[J].臨床眼科雜志,2008,16(1):7-9.
[3]孟蕾.急性閉角型青光眼19例臨床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4):69-70.
[4]張金順,彭壽雄,方愛武,等.11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雙眼急性發作的誘因分析[J].臨床眼科雜志,2006,14(4):336-338.
[5]路琦,胡兵,畢宏生,等.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首診內科誤診28 例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10,10(1):133-134.
[6] 趙紅蓮.青光眼手術的護理[J].健康天地:學術版,2010,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