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特約記者 傅天明
截至目前,郴州市作風大整頓活動共問責單位83個,問責人員476人(處級16人、科級138人),清理不在崗國家公職人員780人。郴州市委書記向力力告訴記者,郴州要用史上最嚴厲的問責,掀起“吏治風暴”,切實實現全市干部作風、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據本刊編輯了解,這是2008年后,郴州第二次刮起的吏治風暴。
自2006年,湖南郴州歷經史上罕見的官場系列腐敗案,又接連遭遇多次自然災害,郴州干部情緒跌入谷底,經濟發展陷入窘境。如何走出天災人禍,成為擋在當地主政官員面前的一道難題,經過多次試水,一場由黨政一把手掛帥的作風大整頓“吏治風暴”在郴州刮起。
2012年4月18日,晚上8點。
郴州桂陽黃沙坪鎮政府大門緊閉,郴州作風大整頓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工作組)扮演當地百姓,經過良久交涉,大門才緩緩打開,當晚19名值班人員,到崗才4人。
按相關規定,工作日應當在當地留宿,無正當理由,“走讀”干部將會問責。
這只是一次普通抽查暗訪,當天,工作組分為數組,對郴州下轄縣區的多個鄉鎮進行了暗訪。
另一頭,郴州市區。工作組輾轉多次,才找到早已搬家的郴州市交通局,在該局計劃基建統計科的一臺電腦上,諸多不良網站在工作時間打開。在對郴州市公路局養護科一名宋姓科長的電腦進行檢查時,上班時間瀏覽的情色網站記錄還未刪除。
郴州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原副主任李成勇、郴州市農業局原副局長鄧勇男在辦公電腦上看股票行情,皆丟了烏紗帽。
這些被當地稱為“太平官”的人,正好觸犯作風大整頓的紅線。
2012年伊始,郴州市召開了反腐敗工作和“作風大整頓”活動動員大會,宣布了《郴州市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作風問責暫行辦法》和“五個一律免職”的決定:對干部“索拿卡要”、參與賭博、醉酒駕駛、違反規定大辦婚喪喜慶以及上班時間打牌、炒股、玩電游或到休閑娛樂場所的一律免職。
在工作組人員看來,只要沒有查到自己身上,一些“太平官”依然不做事、不管事,對老百姓態度粗暴,逐漸將一些大問題暴露出來。
郴州市紀委副書記李小華對記者說,經過暗訪,發現了3個層面的問題:一是工作質量層面;二是工作紀律層面;三是違紀違法層面。
郴州市紀委副書記李小華兼任郴州市作風大整頓活動領導小組常務副主任,2012年1月初,他帶隊考察了武漢、長沙等地,并分析研究了山西等省的成功經驗,然后結合本地來研究。
在郴州本地,曾經因“嘉禾拆遷”、“嘉禾高考舞弊”等負面新聞被外界熟知的嘉禾縣,在2011年就提前上演了作風大整頓,當地每周就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對相關單位“一把手”進行電視問政。
同時,宜章縣實行考核,年底對領導干部實行末位淘汰。在當地,整頓活動引起當地群眾的熱情參與,該縣一名政府干部說,“動真格了才能取得老百姓信任,老百姓最怕一陣風、最怕是作秀。”
有一個細節在當地流傳。宜章縣有一位老百姓投訴當地派出所的教導員亂收費,工作組介入調查后發現,該教導員不管收費這一塊,也確實不存在亂收費問題。
按投訴程序,工作組把結果反饋到該投訴人時,他首先是吃驚,隨后一臉歉意,“當時,我喝了酒,看到電視里公布投訴電話,就隨便說了個事,想試試電話能不能通,也想看看你們會不會去調查,沒想到動了真格。”
“這說明,我們監督干部、公職人員的同時,群眾也在監督我們!”郴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劉光躍說。
2006年,郴州市陸續查處了震驚全國的系列腐敗案,以李大倫為代表的一大批腐敗官員先后落馬,輿論評價為“郴州官場大地震”。遭受重挫的郴州久久不能恢復元氣。隨后,接連出現自然災害,將這座環境幽雅的山水之城推向命運的十字路口。
2006年,碧利斯臺風侵襲郴州,導致至少310萬人受災;2007年,郴州遭遇“圣帕”,洪水再次泛濫;2008年,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災害發生,郴州成為重災區。

落馬的郴州原市委書記李大倫

落馬的郴州原市紀委書記曾錦春
天災人禍一度讓郴州的干部情緒低落。
劉光躍向本刊介紹,現任郴州市委書記向力力,把預防腐敗看得很重,作風建設是防范于未然,在苗頭時候滅掉。
郴州一些黨政干部至今還清晰記得:2008年,剛剛從湖南省會長沙空降郴州的向力力在全市領導干部大會上,一方面為郴州面臨困境找出路,一方面要為全市的領導干部打氣。
“當時,一個成功經驗是把干部逼上一線、逼上項目。當時也進行了作風整頓,問責處理的人也蠻多。”郴州市紀委副書記李小華告訴本刊記者,效果很好,經濟發展很明顯。
一個“逼”字,逐漸讓這個負重的城市開始轉身。
自2008年,郴州經過了3年的后發趕超,效果開始體現。2011年,郴州經濟社會發展從尾巴首次進入湖南第一方陣。
當經濟開始發展,一些黨政機關的官僚問題又萌生了:干部臉好看,門好進,就是事情不好辦,干部工作消極,不愿干事,效率低下。
在這個情況下,郴州市委、市政府開始醞釀這次作風大整頓活動。
向力力說,郴州要用史上最嚴厲的問責,掀起“吏治風暴”,切實實現全市干部作風、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
時下,郴州民眾反映的情況和處理的結果均登記在冊,對各種投訴和新聞媒體曝光的問題,均予以受理,啟動問責程序。相關部門必須限期辦理和回復,最后由投訴人簽署是否滿意的意見。
該方式調動了郴州市及其下轄各個區縣老百姓的積極性。在街頭巷尾,都能聽到老百姓對活動的討論,一名出租車司機向本刊介紹該活動時,用“非常給力”來評價,他希望該活動不要一陣風,能夠長久堅持下去。
“這個活動的生命力與有效性,首先就在于它能不能解決問題,能不能拉近政府部門和老百姓的感情。”郴州市紀委副書記李小華說,只有當投訴的渠道暢通并且有效時,國家公職人員才會感受到來自群眾監督的壓力,有了職能部門、媒體和老百姓的監督合力,活動就能得以延續。
郴州作風大整頓經驗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相關領導的高度評價。湖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建國也作出批示:“這一活動,思路新、組織嚴、措施實、問責硬、效果好,值得倡導和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