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委書記 李勝利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是以人為本,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成果。近年來,上級民生政策很多,區縣要把政策落實好,需要一套良好的運作機制,我們結合自身實際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困難群眾救助方面就是一個例子。
自2009年起,歷城區針對傳統救助工作中易出現的重復救助、遺漏救助、人情救助等問題,徹底摒棄了過去“政策靠發文,名額靠分配,撥款靠填表”的傳統救助模式,打破上行下效、照抄照搬、條塊分割,整合資源統一實施,打造了“陽光民生救助”品牌。通過戶申報、村(社區)公示、街鎮審核后,在區陽光民生救助中心建立起動態數據庫和救助成果信息數據庫。同時開發軟件,根據貧困家庭的收入、支出、醫療等信息計算出每名困難群眾的貧困指數和需救助指數,按照分數高低給所有困難家庭排名,為實施救助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
按照“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難有所濟”的“六有”目標,歷城實施了陽光民生助學工程、安居工程等六大工程,使區內困難群眾及時、公平地得到了救助。3年時間,累計投入救助資金2.1億元,救助轄區內各類困難群眾60萬人次,實現了改善民生過程中的公平與公正,促進了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