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震,邵忠順,付南亞,孫元華,文 宏,馬 駿
(黔西南州煙草公司興義市分公司,貴州 興義 562400)
烤煙生產是一項技術性強、勞動強度大、環節復雜的產業[1-2]。收購是烤煙生產流程中極其重要的環節,是涉及公司煙葉質量、收購成本,政府稅收以及煙農收益、滿意度等直接利益的環節,直接影響著整個烤煙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2]。在當前的煙葉編碼分級收購模式中,由于烤煙交售(收購)量大且時間有限,基層技術員及煙農工作強度大,在采收、烘烤、分級、交售等環節易出現組織混亂、管理滯后的問題[3]。收購期間無序交售、集中交售、驗級質量下降、人力設備浪費與超負荷、秩序沖突等管理、技術風險同時存在。煙草公司必須掌握烤煙收購期間的管理、技術等風險的發生規律,及時制定并執行相應的措施,以達到維持烤煙穩定收購,避免風險損失的目的。
風險管理模式的建立以風險分析技術為核心,風險分析可概括為相互關聯的3個主要技術環節:風險事件識別、可能的風險損失估算和風險評價[4]。風險監測指標體系建立是風險分析技術的關鍵,其作用在于對風險超前識別、準確評估,在農業領域較多的應用于干旱等氣象風險發生的識別監測[5]。圍繞“卷煙上水平”的行業發展方向,在當前烤煙生產確保“原料保障上水平”,大力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背景下,煙草農業領域研究更多的集中于育種、栽培、土肥、植保等傳統領域以及育苗、烘烤、機械化等生產環節[6-10],但是與烤煙收購模式相關的報道較匱乏,烤煙收購風險發生規律識別監測研究更是空白。本研究對烤煙收購期間收購風險的發生規律進行探析,并建立一套基于烤煙收購量的風險監測指標體系,為現代煙草農業中烤煙收購風險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試驗設2個重復。數據分別采集某烤煙主產區A、B兩個標準化收購線2010年收購數據。每日收購時段為上午8:00~12:00和下午1:00~5:00,共計8 h。收購區段為2010年8月12日至11月10日,共計91 d(13周,3月)。其中各收購日依次以1~91序號標識;各收購周(7 d)依次以A~M序號標識;各收購月(30或31 d)依次以Ⅰ~Ⅲ序號標識。
綜合考慮收購人員與煙農兩方主體,本研究以基于烤煙收購量衍化的收購指數識別收購風險、從“人員設備效率”、“驗級準確度”、“煙農滿意度”3方面對烤煙收購風險進行損失估算,以損失估算為依據評價收購風險。
烤煙收購量統計使用國家煙草專賣局煙葉收購專用軟件。每日收購過程中調查“人員設備效率”、“驗級準確度”和“煙農滿意度”數據。統計分析使用MS Excel及DPS分析軟件進行。其中:
人員設備效率 = {低,充分,超負荷}。參考《煙葉收購管理規程(試行)》的要求,當日開秤時間未滿5 h為低,開秤時間5 ~ 8 h為充分,開秤時間超過8 h或關秤后有待售煙葉為超負荷。
驗級準確度 = {低,中等,高}。參考GB 2635—1992 烤煙[11]和《煙葉收購質量等級管理規定》要求,抽檢當日散煙等級合格率狀況暨驗級準確度,其中合格率 90%以上為高,合格率 80%~90%為中等,合格率小于80%為低。
煙農滿意度 = {低,中等,高}。參考《煙葉收購管理規程(試行)》的要求,以問卷調查表的形式每日隨機調查 10戶售煙農戶滿意度,平均得分80分以上為高,得分60~80分為中等,60分以下為低。

其中Max日收購量是91日中最大日收購量。
烤煙收購風險是在收購人員和煙農活動的綜合作用下產生的,是一個復雜的、多因子互作的過程。在實際收購過程中,收購人員的烤煙收購量同時也是煙農的烤煙交售量。作為兩方主體活動的唯一交集,烤煙收購量決定著收購效率、技術員驗級質量和收購秩序等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的變化。本研究中以烤煙收購量為基礎衍化的收購指數具有直觀、可量化比較、綜合等特點,在實際收購風險監測工作中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因此,可作為收購風險監測的主要識別評價指標。

圖1 日收購指數頻次分布圖Fig 1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daily acquisition index
91個日收購指數平均為 40%,變幅為 0.04%~100%,且呈正態分布,說明烤煙收購季節中自然日收購風險發生存在極大變異(圖1)。將日收購指數劃分為4級分布區間統計收購日(表1)。以“群體大概率事件原則”統計各“收購日分布區間”的人員設備效率、驗級準確度、煙農滿意度并分別賦分值。綜合各指標評估4個“收購日分布區間”的風險損失,并根據“分值合計”將日收購風險評價為4個等級。從表1可以看出,二級(主要表現為人力設備效率低)出現概率最大,表明收購期間的資源配置不合理現象發生頻率極高;三級(表現為人力設備超負荷、驗級準確度和煙農滿意度下降)+四級(全面風險)也有三分之一的出現概率,驗級質量和收購秩序穩定也面臨較多的挑戰。

表1 日收購風險識別評價Table1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aily acquisition
13個周收購指數平均為40.24%,變幅為8.39%~ 72.04%,周收購指數隨周段增加呈拋物線變化(圖2),說明烤煙收購季節中周收購風險發生存在動態變化。將周收購指數劃分為4級分布區間,以“群體大概率事件原則”統計各收購周的人員設備效率、驗級準確度、煙農滿意度并分別賦分值。綜合各指標評估 13個烤煙收購周的風險損失,并根據“分值合計”評價周收購風險等級(表2)。
結果表明,共有3個一級風險(風險不明顯),均分布于30%~50%;5個二級(主要表現為人力設備效率低),均分布于0%~30%;4個三級(表現為人力設備超負荷、驗級準確度和煙農滿意度下降),均分布于50% ~ 70%區間;1個四級(全面風險),分布于70%~100%。其中,二級周收購風險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達5周(A-E周);三級+四級也持續了5周(G~K周)(表2),表明在收購不同階段風險發生各有特點,應該遵循風險發生規律,針對不同時段收購風險的變化開展相對應的避險措施。

圖2 周收購指數變化Fig.2 Variation of weekly acquisition index
3個烤煙月收購指數變幅為15.48%~54.71%。月間變幅較小,且Ⅱ月與Ⅲ月的月收購指數十分接近(表3)。將月收購指數劃分為四級分布區間,并以“群體大概率事件原則”統計各收購月的人員設備效率、驗級準確度、煙農滿意度并分別賦分值。綜合各指標評估3個烤煙收購月的風險損失,并依據“分值合計”評價月收購風險等級(表3)。3個月收購風險呈沙漏型分布,表明在收購前期及后期風險發生較中期嚴重。共有1個一級(風險不明顯),月收購指數分布在30% ~ 50%;2個二級,分別分布在0% ~ 30%和50% ~ 70%。前期二級月收購風險主要表現為人力設備效率低,后期二級風險表現為驗級準確度及煙農滿意度下降。
3種收購指數(日、周、月)作為主要識別指標具備了直觀、綜合、可量化等特點,可分別用于日、周、月3個度量單位的收購風險發生識別評價。在烤煙收購過程中,各度量單位的收購風險表現出不同的特點,表明3種收購指數在實際操作中具有不同的應用價值。

表2 周收購風險識別評價Table2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weekly acquisition

表3 月收購風險識別評價Table3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onthly acquisition
日收購指數作為一個短期監測指標反映了單日收購風險變異大的特點。雖然其靈敏度高,但識別周期太短、變化規律性差,在收購風險管理中可操作性不強。月收購指數作為一個長期監測指標反映了整個收購期間風險發生的總體程度,但存在各月之間變幅較小,識別靈敏度較差的不足。
與日、月兩種收購指數相比,周收購指數具備了變化規律性強、高靈敏度、識別周期便于實際操作等優點,實現了收購風險監測評價的規律化、階段化和連續化,在風險管理應用中具有極好的可操作性。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周收購指數最為直觀、能綜合反映烤煙收購風險的發生規律,可以作為收購風險發生識別監測的主要指標,并運用于實際收購工作中。
建立收購指數為主的評價指標體系,其目的就是通過對收購季節中管理、技術風險的變化進行識別和評價,實現對收購風險程度的量化,充分認識烤煙收購風險的發生規律[12]。本研究發現收購指數(日、周、月)分布在30% ~ 50%時,收購風險(日、周、月)均表現為最低,對烤煙收購工作帶來的損失最少,在日后收購工作中可以作為風險控制參考值用以科學協調收購進度以及平衡人力設備成本與煙葉等級質量間的博弈,從而為煙草企業“因時制宜”地協調資源,提高收購管理水平提供理論依據。
烤煙收購風險發生規律可以用來探索并完善烤煙收購管理模式。參考上年度收購風險發生規律,可以對本年度收購風險進行預警,為管理部門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同時使煙草企業及農戶在風險發生之前有充足的時間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規避收購風險所帶來的資源配置不合理、煙葉質量下降和煙農利益受損等現象。
烤煙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在采烤收購環節更是用工量大,時間緊。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加速轉型,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鎮)轉移,導致了煙農隊伍的過度流失。從事烤煙生產的煙農數量、技術水平都不能滿足采烤收購工作的需要,各環節管理、技術風險更為突出。針對當前形勢,煙草企業普遍采用了烤煙預檢分級和定時定量采烤交售制度等方法來規避收購風險[13]。但由于烤煙生產受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影響太大,烤煙收購過程中各環節風險發生依然很嚴峻。
煙草企業必須進一步加大收購風險管理力度,通過合理配置資源、加強采烤環節技術指導、提升預檢工作水平、改進收購服務質量等積極措施,才能實現掌控收購工作進度,提高煙葉等級純度,穩定煙農隊伍的目標。本研究探析的烤煙收購風險發生規律,在當前的烤煙收購模式中引入了風險監測機制,完善了收購風險的管理理論,為我國煙草企業收購風險監測管理能力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是解決收購風險監測難、管理難等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現代煙草農業的重要內容[14]。其應用技術及推廣模式有待進一步研究和開發。
作為烤煙收購風險評價的可量化指標,周收購指數最為直觀、綜合地反映了烤煙收購風險發生規律。利用收購指數為主的指標體系,發現烤煙收購風險發生具有變異性、階段性、規律性等特點,為烤煙收購風險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論依據。
[1]朱尊權.中國煙葉生產科研現狀與展望[J].中國煙草學報,2008,14(6):70-72.
[2]姜成康.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煙草農業的轉變[C]//三明:2007年全國煙葉基層建設暨收購工作現場會,2007.
[3]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中國煙草栽培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4]徐啟運,張強,張存杰,等.中國干旱預警系統研究[J].中國沙漠,2005,25(5):785-789.
[5]顧穎,劉靜楠,薛麗.農業干旱預警中風險分析技術的應用研究[J].水利水電技術,2007,38(4):61-64.
[6]陳帥,劉貫山,周佳,等.受PVY誘導的煙草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Ntasp的克隆與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10,43(16):3331-3339.
[7]劉國順,肖慶禮,王艷麗.不同供磷能力的土壤施磷對烤煙根體積和根冠比以及根系傷流組分的影響[J].中國煙草學報,2009,15(2):28-32.
[8]宋朝鵬,陳江華,許自成,等.我國烤房的建設現狀與發展方向[J].中國煙草學報,2009,15(3):83-86.
[9]張漢千,賴榮泉,林天然,等.利用手機進行煙草病蟲害求助與診斷[J].中國煙草科學,2009,30(1):78-79.
[10]汪健,楊云高,王松峰,等.烤煙紅花大金元上部葉采收方式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2010,31(2):15-19.
[11]國家煙草專賣局.GB 2635—1992 烤煙[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2.
[12]席北風,賈香鳳,武書龍,等.干旱預警指標初探[J].山西水利,2007(5):12-13.
[13]趙敬之.煙草收購預檢預驗分級方法與生產加工標準化管理手冊[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14]李軍萍.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思考[J].河北農業科學,2008,12(9):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