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順


倘若當時的中國十分強大,就算藏本真喂了狼,又如何?
我國著名報人徐鑄成在其大作《報海舊聞》中說,在抗日戰爭前夕,我國報界泰斗張季鸞曾寫了一篇別具匠心的評論文章。在文章中,張老用春秋筆法將鐘山(亦稱紫金山、蔣山)狼猛夸了一通。據有關史料顯示,張季鸞的這篇“頌狼奇文”見報后,曾經在古城南京掀起了軒然大波。還有許多雖目不識丁卻不乏一腔熱血的南京市民,他們在聽了別人熱議、轉述張老“頌狼”文章后,并沒有真實領會張老文中所含深刻寓意,而人云亦云地紛紛湊錢買來供品去紫金山犒賞“有良心”的狼群。關于南京市民湊份子“犒狼”一事,筆者除在報章上讀過相關報道外,還曾親耳聆聽南京市白下區八寶東街已故百歲老人袁卓鴻老先生和長壽老人汪三爺、龐二大爺等人親口說過。汪三爺和龐二大爺當年也參與湊份子,并作為“犒狼代表”上過紫金山。
當年南京市民為何要上山犒狼?紫金山上的群狼“良心何在”?要想厘清這件奇事,還得從當年震驚中外的“藏本事件”說起。
上世紀三十年代,自“九一八”事變發生后,日寇加快了全面侵華的步伐。1934年6月9日上午,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突然通知南京國民政府:總領事館副領事藏本英明莫名其妙地失蹤了。日本方面懷疑,藏本已被受中國官方暗中指使的“仇日分子”暗害了,日本政府認為,中國政府應對藏本失蹤案負有全部責任。南京政府接到日本方面的外交照會后,深感事態嚴重,忙派人城里城外四處尋找藏本。
轉眼間幾天過去了,盡管南京政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藏本仍生不見人死不見尸。在南京政府急如熱鍋之蟻,惶惶不可終日之際,日本軍方則陸續調派海軍第3艦隊27隊的“葦號”驅逐艦、“對馬號”巡洋艦等軍艦耀武揚威地開赴南京下關江邊,進行武力威脅。眼看日寇借藏本事件而磨刀霍霍,準備動手了。戰爭一觸即發!
藏本從人間蒸發了嗎?當然不會。原來,藏本英明是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的一個老資格外交官,自認為懷才不遇的他苦于一直得不到升遷的機會,內心十分郁悶。久而久之,便因厭世而萌生輕生的念頭。
6月8日,藏本借送日本駐華公使有吉去上海的機會,悄悄離開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雇了一輛人力車,獨自來到當年還十分荒涼的南京東郊紫金山,準備選一險峻處,跳崖自殺。但當他站在山頂上時,又下不了自殺的決心,便找到明孝陵后山坡上一個小山洞藏身。在餓了幾天后,6月13日,走出山洞覓食的藏本終于被中山陵園的花匠張燕亭等人發現后,及時向上司匯報。爾后,獲悉信息的“首都警察廳”立馬派精干警員驅車飛馳現場,當天就將藏本送回了日本駐南京的總領事館。
關于藏本走出山洞覓食被發現之經過,還有一說。說是餓狼般的藏本到一個熟食攤購買點心充饑時,因狼吞虎咽之“猴”相而引起女攤主的注意,覺得他很像四處廣貼的布告上的日本人。這個女攤主很有主見,她一邊張羅藏本,一面用眼神叫孩子去報告。當時,為了方便市民通風報信,“首都警察廳”除廣貼附有藏本照片的布告外,還在南京城內外設了許多舉報站。所以,警察很快就接報而來,找到了藏本。徐鑄成先生就持此說,并將其寫入其大作《報海舊聞》中。
雖然藏本被發現之經過有兩個“版本”,但關于紫金山狼群未吞噬藏本卻是記載相同的。據藏本后來交待說,當時萬念俱灰的他曾不止一次在山洞內外遇到獨狼和群狼,他也曾脫去衣服躺在草叢中,準備“喂狼”,但他做夢也沒想到的是,獨狼和群狼竟對他視而不見,所以才導致他再次“現世”。
在藏本“現世”的消息傳出后,許多為南京政府捏一把汗的中外人士才略略將心放下。我國著名報人張季鸞有感而發,在報上撰文說,南京紫金山常有餓狼出沒,而這些與藏本近距離接觸的餓狼竟然沒有吞噬藏本,想是這些餓狼也是有愛國心的,否則南京政府將百口難辯了。
張季鸞的文章發表后,在全國引起轟動,也成了南京街頭巷議的熱門話題。許多說書藝人迅速跟進,將這事編成唱詞,在酒樓茶館傳唱。許多不識字的老百姓在聽了別人轉述張老文章或藝人傳唱后,誤認為紫金山上的狼通人性,不吃藏本是為了避免戰爭爆發。這事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廣,越傳越玄。于是,很多老百姓紛紛湊錢買些肉食上山,放置在僻靜的地方,犒勞“懂事”的狼群。
“藏本事件”發生后,南京有成群結隊的平民百姓和不少政府官員去藏本“窩藏”的山洞看過,發現這個山洞確實人跡罕至,而且還在山洞周邊發現不少新鮮狼糞。也就是說,藏本在山洞棲居期間,的確有狼群在山洞周邊活動過。觀看過山洞的人心里都很納悶:難道鐘山狼真有良心?否則,這些嗅覺靈敏的狼為何沒有呑噬藏本呢?
當時,有不少老百姓說,也許是因為藏本肉臭,無法引起餓狼的食欲,但此說明顯缺乏科學依據。然而,藏本在山洞“窩藏”了好幾天而未遭狼侵,這又是個不爭的事實,這究竟該作何解呢?著名報人徐鑄成在《報海舊聞》中也未將此事言明。
筆者注意到,1967年2月號美國《和平》雜志(中文版)上,有位日本籍知情者化名撰文披露了當年藏本在紫金山未遭狼侵一事之鮮活史料。這篇文章透露,當年藏本在山洞“等死”之時,曾欲用無聲手槍飲彈自盡,后因怕死而放了三次空槍。這篇文章還說,為何不敢用槍自殺的藏本卻為何有膽量以身飼狼?這和曾接受佛教思想的藏本欲效法佛經故事“以身飼虎”有關。
為了解開餓狼不食藏本之謎,筆者查閱了大量有關資料。筆者在相關資料上讀到,當槍械類的武器發射子彈后,槍膛內會不可避免地留有火藥味,而這種火藥味能被嗅覺靈敏的野獸聞到,能對獸類產生威嚇作用。所以,有理由相信,當年藏本在紫金山未遭狼侵,很可能和他隨身攜帶的手槍充當“護身符”所致。
最后再說一下藏本。當年藏本“現世”無疑給日方一記耳光,也使得日本妄圖借助“藏本事件”挑起戰爭的企圖破產。十分惱火的日方高層經過緊急磋商后,統一了口徑,聲稱藏本“身心俱缺乏平靜,其陳述亦不明了確實,故關于今后之措置,俟藏本之心身回(恢)復后,再行考慮”。除此之外,日方又說藏本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癥,需要回國養病。藏本被以“療疾”的名義押解回國后,再無下文,結局可想而知。
作者單位:南京市《現代快報》社
責任編輯:王封禮